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是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通过相应的传播途径,使该病的易感人群受到传染而相 继发病。在地震、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后,次生传染病流行,导致大量人员患病或死亡,给灾 民带来雪上加霜的苦难,是千百年历史上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灾害纪实。对以往自然灾害的灾难 特征进行总结,探索其次生传染病流行的发生规律,对于制定今后自然灾害救援和减灾防病措施, 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生及流行机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条件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于人与其生活环境间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形成传染病易于流行的条 件,包括:
①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绝大多数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海啸、台风)直接造成饮用水 供应系统破坏,人们被迫利用被各种污染物污染的水源作为生活用水,常常导致灾后早期爆发大 规模的肠道传染病,是在这些灾害发生后首先面临的严峻问题,对于城市居民的影响更为严重。
②食物短缺,在洪水灾害发生的季节,常伴随阴雨潮湿天气,此时,储存的粮食极易霉变。1998年 在我国南方多省发生的洪水灾害中,曾发生多起霉变食物中毒事件。当灾害发生在天气炎热的季 节时,也极易发生食物的腐败变质。由于腌制食品较易保存,在大规模灾害期间,当副食品供应中 断时,腌制食品往往成为居民仅有的副食,而这也为嗜盐菌中毒提供了条件。食物短缺还会造成 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易于发生和流行。
③居住条件被破坏,地震、水灾、火山 喷发和海啸等,都会对居住条件造成大规模的破坏。灾害发生后的早期,在外界救援未到达之前, 人们往往被迫露宿,易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袭击,因而在这一阶段,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可能会增 加,如疟疾、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等。然后,由于临时板房或简陋棚屋的搭建,又出现人口集中 和居住拥挤的情况。唐山地震时,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简易棚屋绵延数十里,最长时间的居住 达到一年以上。即使在回迁之后,由于大量的房屋被破坏,部分居住拥挤状态仍将持续很长时间, 而这种状态又有利于一些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流行,如病毒性肝炎、红眼病等,如 果这种状态持续到冬季,则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严重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④水体污染,洪水往往造成水体污染,导致一些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如血吸虫病,钩端 螺旋体病等。但洪水对于水体污染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在大规模的洪水灾害中,由于洪水 的稀释作用,这类疾病的发病并无明显上升的迹象;另一方面,当洪水开始回落,在内涝区域留下 许多小的水体,如果这些小的水体遭到污染,则极易造成这类疾病的爆发和流行。
(二)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上升
自然灾害发生后,常见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甲肝等的发病率会出现明显上升,可能与灾后食 品、饮水污染有关。
人群流动性的增加也是重要因素。自然灾害往往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如2008年汶川 大地震发生后,数千伤员被运送到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治疗。而在灾后重建期间,灾区群众大量 外出从事劳务活动,几乎成了生产自救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人口的大规模迁徙,首先是给一些 地方病的蔓延造成了条件,并使一些疾病大流行。我国云南省历史上最近一次鼠疫大流行,就是 从人口流动开始的。人口流动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当灾区的人口外流时,可能将灾区的地方性疾病传播到未受灾的地区。更重要的是,当灾区开始重建,人们陆续返乡时,又可能将 各地的地方性传染病带回灾区。如果受灾地区具备疾病流行的条件,就有可能形成新的地方病 区。人口流动带来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是它干扰了一些主要依靠免疫来控制疾病人群的免疫状 态,形成局部无免疫人群,从而为这些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灾害的干扰,使计划免 疫工作难以正常进行,部分儿童漏种疫苗,这种情况均有可能使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三)传染病传播媒介生物的密度明显增高
受灾地区由于人和动物尸体腐烂,粪便和垃圾的外溢,造成环境卫生的极度恶化,为疾病传 播媒介如蝇类、蚊类和其他吸血类节肢动物的孳生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经这些媒介节肢动物传 播的传染病流行。
(四)某些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发生改变
传播途径是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之一,在自然状态下,每种病原体都通过其固有的途径 进行传播,如SARS、麻疹等通过呼吸道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出血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通过 粪-口途径进行传播;登革、乙型脑炎病毒等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血吸虫、够端螺旋体是通 过皮肤、黏膜接触疫水而传播等。但是,当自然灾害导致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病原体可 改变其原有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如在灾后人群密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 出血热、狂犬病毒等由于在空气中的密度比较大而形成气溶胶,便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 流行。
(五)某些传染病的地理分布发生改变
作为疾病的重要流行病学特征,地理因素对传染病的流行具有较大影响。例如,我国嗜盐菌 食物中毒多见于沿海地区;血吸虫病分布于我国南方13个省、市、区的沿水系地域,均具有明显 的地理分布特征。但是,当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于灾区人口向外地流动,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外 地人口回流,均可造成传染性疾病的地理分布发生一定的变化。
(六)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发生改变
在自然条件下,各种传染病的分布具有明显季节性,即时间分布方面的特征。一般而言,病 原体大量繁殖和媒介动物大量存在的季节,也是传染病普遍发生和广泛流行的季节。如在我国 北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高峰在8、9、10等3个月份,在此前后很少发生,而南方稍早,其主 要原因与乙型脑炎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繁殖特性及蚊虫孳生条件有关。又如细菌性痢疾在我国 各地终年均可发生,但也有季节性升高,一般为8~9月份,南方稍早,北方稍晚,有的地区季节性 高峰内的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数的40%以上。但是,有些传染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结核、麻风、 梅毒等的发病则无季节性。究其原因,可能与这些疾病的传播方式有关。然而,在自然灾害发生 后,由于人员的大规模流动,这些疾病可能改变其季节性分布特点。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斑疹伤寒在苏联的发病高峰是在每年的的第一个季度,而战后随着人群的大规模流动,1941年, 斑疹伤寒的流行高峰巳变为第四季度了。
除了自然灾害次生传染病爆发以及使用生物战剂导致传染病疫情发生外,由于病原体自身 变异而导致大规模传染病爆发或流行越来越频繁,如前面介绍的2009年甲型H1N1流行及最近 在欧洲肆虐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均属于这类情况,其灾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范围广
从SARS爆发到禽流感、甲型H1N1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所致疾病的流行,每一次疫情都是 在首例病例出现后的较短时间内超出国界,在大洲或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 关注和重视。
由于交通的发达,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使世界范围内的人群流动愈加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同 时,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食品、饮料、化妆品等生活用品的进出口增加,当某地出现传染病疫情后,病人、感染者或接触者的活动以及通过食品、空气飞沫等传播,疾病迅速蔓延,从而导致大流行。
2.人群普遍易感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WHO 开展的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 不断提高免疫覆盖率,使每个儿童在出生后都能按计划获得免疫接种,有效的提高了人群对常见 传染病的整体免疫力,巳成功地降低了如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同时,由于人体的免疫压力,这些病原体也不断发生变异,尤其是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产生具有 新的抗原特性的病原体,使人群的机体免疫系统和巳有的抗体失去保护作用而感染发病。
此次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侵袭、产毒力和耐药性,人群普遍易感。近两个月 来,疫情巳造成4 000多人感染,近50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表示,初步基因组测 序结果显示,此次疫情的致病菌是由两种不同大肠杆菌基因结合的突变体,以前从未被发现过。 深圳华大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这次肆虐欧洲的血清型0104大肠杆菌带有新型特异基因,与 2002年从中非共和国艾滋病患者腹泻标本中分离的肠聚集性大肠杆菌55 989菌株同源性超过 93%,同时它还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毒力相关质粒,这可能 与该菌株强毒性和重症感染有关。
3.传染源不易获得
从近年来数次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流行可以发现,自然状态下在动物间传播的传染病病原 体通过基因重组等方式获得变异而感染人体,并在人群间传播,使传染源的快速、准确追踪更加 困难。如对2003年SARS冠状病毒来源的研究就经历了从老鼠、果子狸到蝙蝠的推测。此次肠 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发生后,对传染源的研究从进口黄瓜到芽苗菜后,最后认定从埃及进口的胡 芦巴种子才是德国和法国疫情的源头。因此,跨国或地区间的食物进出口增加也使传染源不易 被发现。因此,不能及时控制传染源,也导致了疫情的快速扩散。
4.防治传染病国际化
在传染病疫情跨国家或大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同时,网络和通讯的发达便于各个国家之 间开展合作,共同防治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疫情。如对机场、港口人员和货物出人的检疫等。此 外,以WHO为中心,其发布的世界范围的传染病疫情为人们提供重要信息,同时协调指导各国 开展针对性的防治也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