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检伤分类的方法学概述
检伤分类的方法,按是否定量评估,可分为模糊定性法与定量评分法两大类。其中模糊定性 法简单方便,不用记忆分值和评分计算,即可迅速完成现场检伤分类,但缺乏科学性与可比性,仅 适用于院前对灾害事故的快速检伤分类。而定量评分法通过量化打分,用数字直观地评价,因此 具有科学性、符合标准化,方便科研、写论文及国际交流;但必须记忆分值并进行评分计算,比较 繁琐、复杂和费时。创伤评分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初,目前巳有几十种定量评分方法,各有其 特点及应用范围。按适用范围的不同,还可将检伤分类法分为院前与院内两种体系。院前检伤 评估每个伤员必须在5~10 s内完成,否则面对重大灾害事故造成的上百人伤亡,如果需花费 60 min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现场检伤分类,重伤员就会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这种检伤分类变得 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所以,用于院前的检伤分类法,必须具备简便、快捷的特点。而院内检伤分 类在时间上不需要那么紧迫,因此其方法应该尽量全面、详尽、准确,只能使用多参数定量评分 法,即使繁琐、费时一些也没有关系,常用的创伤评分法如AIS-ISS、ASCOT或APACHEII等。
院前模糊定性法——ABCD法。ABCD法来源于伤情判断依据中的四项重要生命体征指 标,即神志(C)、脉搏(P)、呼吸(R)、血压(BP)。一旦确定伤员的神志昏迷,脉搏在≤50或≥120 次/分,呼吸在≤10或≥30次/分,或者血压低于正常值(收缩压<100 mmHg或平均动脉压< 70 mmHg,只要其中一项有明显异常,即可判断为重伤。如果单一使用上述生理指标作为伤情分类依据是有严重缺陷的,因为测量和计算这些生命体征指标需要耗费时间,并且容易将重伤轻 判,这是现场检伤分类不允许出现的致命错误。ABCD代表着创伤的各种危重症情况,其含义分 别如下所述。
(1) Asphyxia——窒息与呼吸困难 伤员胸部、颈部或颌面受伤后,很快出现窒息情况,表 现为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十分急促或缓慢,伴有发绀、呼吸“三凹”征、气胸或连枷胸等体 征。常见原因为胸部穿透伤、张力性气胸、冲击性肺损伤、多发性肋骨骨折或急性上呼吸道机械 梗阻。
(2) Bleeding——出血与失血性休克 创伤导致伤员活动性出血,不管那一个部位损伤出 血,一旦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800 ml,出现休克的早期表现,如收缩压低于100 mmHg或脉压 差<30 mmHg,脉搏超过100次/分,伤员神志虽清楚但精神紧张、烦躁不安,伴有面色苍白,四 肢湿冷,口干尿少,即应判断为重伤。休克的快速检查方法为一看(神志、面色)、二摸(脉搏、肢 端)、三测(毛细血管充盈度、但暂时不用急于测量血压)、四量(估计出血量)。
(3) Coma——昏迷与颅脑外伤 伤员受伤后很快陷人昏迷状态,并且伴有双侧瞳孔改变和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即使头部没有外伤迹象,也暂时无法做头颅CT证实,仍可初步诊断为颅脑 损伤,属重伤员分类。
(4) Dying(die的现在时)——正在发生的突然死亡 重度的创伤会导致伤员当场呼吸心搏 骤停,如果医疗急救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面对正在发生的猝死,只要伤员心脏停搏的时间不 超过10 min,心肺复苏仍有抢救成功的可能,故可归为重伤范围。但是,如果在事发10 min以后 急救人员才来到现场,或者伤员头颈胸腹任一部位的粉碎性破裂甚至断离,诊断生物学死亡即可 放弃救治。即便是刚刚发生的临床死亡,如遇重大灾害事故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人手严重不足,仍不得不将此类伤员划归为死亡,只好忍痛放弃抢救,因为此时拯救活着的人更加重要和有实际意义。
ABCD法属于模糊定性的方法,只要一看见伤员出现ABCD其中一项以上明显异常,即可快 速判断为重伤,异常的项目越多说明伤情越严重;目反,如果ABCD四项全部正常,则归类为轻 伤;而介于两者之间,即ABC三项(D项除外)中只有一项异常但不明显者,则应判定为中度伤。 该法简便快捷,只需5~10 s即可完成对一个伤员的检伤分类,非常适合于灾害现场的医疗检伤 评估。
院前定量评分法——PHI法。迄今为止,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院前检伤评分方法共有6种, 评价如表5 - 1。
各种院外定量评分法一览表
------------------------------------------------------------------------------
评分方法 问世时间(年) 作 者 总体评价
-------------------------------------------------------------------------------
创伤指数法 1971 Kirkpatrick 灵敏度60%
(trauma index,TI) 特异度82%
目前已很少使用
创伤记分法 1981 Champion 灵敏度71%
(trauma score,TS) 特异度99%
易将重伤轻判
修正创伤记分法简称RTS 1985 Champion 灵敏度95%
特异度37%
较好反映颅脑伤
CRAMS评分法 1982-- Gormican 灵敏度82%
(5个参数英文字头的缩写) 1985 Clemmer 特异度86%
评分较为复杂
儿童创伤记分法 1986 Tepas 灵敏度91%
(pediatric tS’PTS) 特异度85%
仅适用于儿童
院前指数法 1986 Koehler 灵敏度94%
(prehospital index,PHI) 特异度91%
目前最好的方法
----------------------------------------------------------------------------
PHI法即“院前指数法”(prehOSpital index,缩写PHI),在CRAMS评分法的基础上改进、简
化而产生,是上述6种评分法中灵敏度与特异度最高,并且保持最佳均衡的一种方法。因而,PHI属于目前灾害现场检伤评分体系中最好的一种院前定量分类法,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
本文重点推荐如下:
院前指数法
-------------------------------------------------------------------------
参数 级别 分值
---------------------------------------------------------------------------
收缩压(kPa) 〉13.33 (100 mmHg) 0
11.46~13.20 (85~100 mmHg) 1
10.0~11.33 (75~85 mmHg) 3
<9.86 (<75 mmHg) 5
脉搏(次/分) 51~119 0
>120 3
<50 5
呼吸(次/分) 正常(14~28) 0
费力或表浅〉30 3
缓慢<10 5
神志 正常 0
模糊或烦躁 3
不可理解的言语 5
附加伤部及伤型 胸或腹部穿透伤 0
无有 4
--------------------------------------------------------------------------
PHI法的检伤分类标准为,将表中上述5项指标的每个参数所得分值相加,根据总的分数进 行评判:评分0~3分,轻伤;评分4~5分,中度伤;评分6分以上,重伤。PHI法用数据定量评 判,因而比ABCD定性法更加科学、准确,但评分过程相对复杂、费时。有学者建议,在灾害现场 检伤分类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首先采用ABCD法初步筛查,然后再对筛选出的重伤员和 中度伤用PHI定量评分,综合二者的优点与长处,比单用一种方法更加合理、正确。
(六)伤员分类的等级和处理原则
1.分类
一般可将伤病员分成以下几类。
(1)立即治疗級 用红色做标记。有严重生命危险的伤病员要最先治疗,救命必须优先其 他适应证。非常严重的创伤,通过费时较少的立即治疗就使之能有生存机会的所有有生命危险 的伤病员亦属于此级,如开放型张力性气胸、气道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大出血部位可以简便处理者等。
(2)延期治疗級 用黄色做标记。包括伤情不会立即危及生命,但又必须进行手术的伤病 员。在等候治疗的时间里给予呼吸、循环支持,以及导尿、止痛等措施。
(3)轻伤员級 用绿色做标记。以自救互救为主,包括所有轻伤如擦伤、扭伤、撞伤、肌腱损 伤、小的骨折和轻度烧伤等,甚至不必进人医疗机构。
(4)期待医疗級 用黑色做标记。包括严重多发伤或复合伤,也就是濒死或救活希望较小的病人。在人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可对他们进行对症和不费时的支持治疗。但要确保经常观 察,并随时重新分类,尤其是当他们的情况得到改善时。
2.处理原则
伤情分类和处理原则。
伤情分类和处理原则
------------------------------------------------------------------------------
类别 程度 标志 伤 情
------------------------------------------------------------------------------
立即治疗 危重伤 红色 严重头部伤、大出血、昏迷、各类休克、严重挤压伤、
内脏伤、张力性气胸、颌面部伤、颈部伤、
呼吸道烧伤、大面积烧伤(30%以上)
延期治疗 中重伤 黄色 胸部伤、开放性骨折、小面积烧伤(0%以下)、长骨闭合性骨折
轻伤员 轻伤 绿色 无昏迷、休克的头颅损伤和软组织伤
期待医疗 致命伤 黑色 按有关规定对死者进行处理
------------------------------------------------------------
(七)检伤分类的标识和现场登记
实施现场检伤分类的分检人员,应当由急救经验丰富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的医生担任组长。在检伤分类的进行过程中,必须在每一位甄别后的伤员身上,立即作出分类标 志,即边分类边标识,同步完成,以防止差错、提高效率。完成检伤分类后,由参加急救的医护人 员按伤情标识给予相应的顺序处理。
检伤分类标志国际通行采用“伤情识别卡”。伤情识别卡可用不同材料制作(最好是硬纸 卡),必须采用国际公认的四色系统颜色(如前所述)加以显著区别,整张卡片用一种纯颜色明显 标示;卡片上必须记录伤员的重要资料,格式化打勾选择伤情和注明检伤评分分值;卡片一式两 联、预先编好号码(两联同号),一联挂在每一位伤员身体的醒目部位,另一联现场留底方便统计。
检伤分类的同时,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灾害现场的登记和统计工作,边分类边登记,最好采用 一式两联并编号的伤情识别卡进行统计。现场登记有利于准确统计伤亡人数和伤情程度,正确 掌握伤员的转送去向与分流人数,以便及时汇报伤情,有效地组织调度医疗救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