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脆弱性及主要公共安全风险


    城市具有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强!同时建筑密集、交通拥堵、经 济要素高度积聚,政治、文化及国际交往活动频繁等特征,这就导 致了在一些大型聚会等类似活动时容易出现后果严重的突发公共 事件。中国政府极为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及处置,但也发生 了一些影响极大的灾难事件。以上海为例,2014年12月31日晚 上海民间机构组织迎新年之夜,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 挤踩踏事件,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的惨剧,其中大部分是青 年学生。2010年11月15日,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教师公 寓因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大楼外层“保暖”材料起火,楼内不少居民 惊慌失措、撤离不及时、逃生方法失当,导致58人遇难,70余人受 伤。1987年12月10日清晨,上海黄浦江上骤起大雾,陆家嘴轮 渡码头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踩踏事故,造成66人死亡、2人重伤、 20多人受伤。1987年12月,江苏启东水域环境和运输车辆受到 人畜粪便的严重污染,吸附力极强的毛蚶将甲肝病毒聚集在体内, 在随后的短短一个月里,占领了上海市场的“问题”毛蚶导致了上 海甲肝大暴发,仅在市区就有30多万人罹患甲肝,大部分是青壮 年,其中11人死亡。甲肝大流行严重地影响了处在起步中的上海 经济。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突发灾难 的风险高、后果严重)斗学管控潜在风险、有效预防和降低突发灾 难发生频率和灾难受累规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必将远胜于灾难发生造成严重损失后的“追查责任”或“亡羊补牢”。预防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在特大型城市灾难预防领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充分体现了危机管理的理念。
 
    城市安全的脆弱性是指城市支撑系统面临某种危害或灾难的 易患性,灾难造成的直接冲击或间接后果,以及影响城市对于灾害 响应、防御与恢复的能力。脆弱性所包含的因素与个人或群体的 生命、财产或其他资产面临风险的程度密切相关。面对致灾因素, 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加而增强,脆弱性是决定灾害性质和强度的基 本要素。中国特大城市脆弱性显著,在不少领域存在城市安全风 险隐患。中国特大城市脆弱性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人口快速向特大城市集聚,导致土地、水等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 尖锐,城市卫生环境超负荷承载,城市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城市 安全风险上升;②人口数量大,活动强度大,造成火车站、客运等交 通枢纽以及各繁华商业区域的交通流量特别大,特别是节假日交 通压力巨大,市内日常交通拥堵现象屡见不鲜,交通事故频频发 生,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难以及时疏散群众;③城市的经济、社 会、文化、生态等系统存在发展失衡、匹配失调的现象。在现阶段 发展中,国内特大城市脆弱性导致可预见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一、社会安全风险
 
    中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因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 社会矛盾凸显期。特大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人口流动性 较大,社会分层和居住差异现象明显,大量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蜗居在城中村、棚户区和城市边缘区。加上经济利益分配格局不尽 合理,各种社会文化相互冲突,这使得特大城市在城市贫困和失 业、暴力犯罪等方面积聚了大量的安全风险。此外,西方敌对势 力、国际恐怖主义与国内分裂分子相互勾结,为了制造社会轰动效 应,故意选择在特大城市制造各种暴力恐怖事件等。未来,暴力恐 怖事件可能存在从边疆地区向内陆特大城市蔓延的趋势。
 
    二、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密集,每天生产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不能及 时有效和正确地处理,将会导致严重公共卫生危机。受教育程度 较低的市民,尤其是从农村涌人城市的所谓新市民人群往往公共 卫生意识淡薄,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等不卫生不文明现象屡禁 不止,为新型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扩散提供了天然土壤。因密切接 触方式导致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暴发流行、宰杀活禽促进 H5N1和H7N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已经给中国特大城市带来 了烈性传染病暴发的风险。此外,由于中国某些企业社会责任感 缺失,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卫生监管不力,特大城市的食品安全也 在 大 。
 
    三、生态安全风险
 
    由于城市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越来越优越的条件,使中国人 口高速向特大城市集聚,经济活动越来越强烈,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也越来越严重。很多特大城市的生态空间不断被压缩,形成了大 片的钢筋水泥丛林,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已经面 临巨大挑战。不少特大城市的地下水长期被严重超采,已经引发 了地面沉降、“天坑”和房屋坍陷等地质灾害。还有不少特大城市 的PM2. 5严重超标,雾霾频现,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身心健康。
 
    四、信息安全风险
 
    在当今社会,特大城市的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各类 重要信息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传播信息 的速度不断加快。然而中国特大城市信息安全防护的能力与其信 息中心的地位不相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特大城市在信息安 全防护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
 
    五、经济安全风险
 
    在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竞争将从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 争,特别是走向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竞争。中国特大城市 在引领城产业转型、创造就业机会、维持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举足轻 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房价过高、城市政府的地方债务过高等经 济安全风险。此外,由于历史上在城区布局了一些高危化学品行 业,有些高危化学品生产、储存和加工在人群集聚区,还存在安全 生产方面的风险。
 
    六、资源安全风险
 
    中国大多数特大城市资源禀赋条件较差,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日渐短缺,石油、天然气、粮食等战略资源高度依赖外部供给。然 而中国特大城市的战略资源储备数量非常有限。一旦发生重大事 故灾难,资源供给途径被切断,那么这些城市的正常运行势必面临 严峻挑战。
 
    七、公共交通安全风险
 
    生活在特大城市中的居民深深感受到交通拥堵造成了生活和 工作的不便。涉恐、涉暴犯罪常以攻击公共交通设施为目标。城 市主要交通设施是公交系统和地下轨交系统。近几年在新疆发生多起针对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设施进行的爆炸、纵火等恐怖行为。 在上海等地也发生多起公交车燃烧事件。高峰时期,地铁人满为 患,如发生事故常造成恶劣影响;如遭受恐怖袭击,疏散群众非常 困难,会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事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对人的生 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自然灾害,包括风灾、水灾、雪灾、地 震等;二是人为事故灾难,包括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如交通运输事 故、踩踏事件、火灾、公共设施事故、环境污染、核化事故等;三是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大范围食物中毒事件、传染病暴发等;四是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指恐怖袭击、劫持人质、金融安全、群体性事件 等。根据历史资料,上海常见和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和威胁的城市 灾害的事故有19类25种,呈现高密度生态条件下自然和人为致 灾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显著特征。据上海市政府印发的 《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对上海构成威胁的主要自 然灾害包括:台风、暴雨、风暴潮、赤潮、龙卷风、浓雾、高温、雷击、 地质和地震灾害,其中汛期的台风是自然灾害事故之首。上海主 要人为灾害事故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化学事故和“生命线工 程”事故;上海现有机动车已超过百万辆,道路总长超过6 500公 里,道路交通事故是目前上海发生率最高、伤亡人数最多、经济损 失最大的事故种类,且呈上升趋势;火灾也常见,且危害较大;上海 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涉及有害化学物品在7 570种 以上,年用量超过1亿吨,较易引发化学事故;上海现有煤气、自来 水地下管道和供电通信线路局部老化,加上违章施工和人为破坏 等问题,煤气泄漏燃爆、大口径水管爆裂、供电通信线路中断等事 故时有发生。
 
    我国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城市化,伴随着各地城市化和城市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离开土地的人们在潮水般地涌向城市。中国 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承载着各种重负。城市中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频繁,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新旧体制矛盾的交织以及敌对 势力的活动,各类建筑密集带来的环境、能源、卫生灾害和治安突 发性事件影响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愈加显著。同时,突发流行疾 病,饮用水源污染,有毒有害物质泄露,大范围停水停电,交通通讯 中断等城市中易发生的灾祸数量也有增多趋势。在城镇化快速推 进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安全风险问题也日渐成为各界密切关注的 热点问题。我国特大城市的安全风险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趋 势。不仅存在传统型安全风险,也存在非传统领域的新型安全风 险。在新形势下,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特大城市安全风险防范经验, 加强城市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加强城市安全网 络化管理,大力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加大救灾物资储备力度,建立 健全安全应急预警机制与风险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