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处理和恢复重建-地震


 一、地震发生后的卫生学处理
 
    地震发生之后,由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伤亡人员数目巨大,会引发一系列的卫生 问题,如食品和饮水的卫生问题,临时避难所的环境卫生以及灾后疫情的预防等等。震后的卫生 学处理与应急救援同等重要,必须及时同步开展。
 
    (一)地震发生后环境卫生的处理原则
 
    地震发生后,伤员的机械外伤受土壤污染较普遍,要注意地震中受伤人员发生破伤风和气性 坏疽以及其他感染的可能性。救援营地应有足够的面积,合理的布局,及时修建临时厕所,且营 房、厨房、厕所、垃圾站等区域的设置都应符合卫生学要求,定期喷洒杀虫剂控制蚊蝇孳生。值得 一提的是临时厕所的建立和临时垃圾的处理问题。由于地震后救援人员和受灾民众大量集结, 临时厕所和临时垃圾处成为灾后防疫工作的主要内容。临时厕所的数量应根据集结的救援人员 和受灾民众数量而定。临时厕所的设置应统一规划,设置在远离饮用水水源、低洼、隐蔽且离临 时生活点不远处,避免设置在主要河道上游以免污染水源。最好应用大容器收集粪便等排泄物, 并定期消毒、杀虫和深埋处理。临时垃圾处场也应集中设置,最好设置在离集中居住区50~100 m距离的路旁,以便集中消毒、杀虫和使用车辆运往远处集中焚烧处理。焚烧垃圾场所应远离直 升机起降场地并处在直升机起降场地下风向,避免焚烧垃圾所产生的烟雾影响直升机起降。震 后居民和救灾队伍临时生活区灭蚊蝇的主要方法包括应用消毒车对污染区进行超低容量杀虫剂 的喷洒,该方法高效、速效、面广,但无法喷洒到室内和倒塌建筑物的空隙;对于分散的居民点室 内和道路狭窄地区可运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等手提喷雾器进行喷洒;对于室内、地窖、地下道等 空气流动缓慢的场所,可采用烟剂熏杀和消毒剂低容量喷洒。对地震灾区应避免过度消杀灭和 不恰当的使用消杀灭药剂问题。在过去地震灾区防疫工作中曾出现诸如对遇难者集中区进行所 谓“7天大剂量终末消毒”,对进出灾区现场的汽车轮胎进行消毒等奇怪现象。条件差的防疫队 用喷雾器消毒,条件好的防疫队用消毒喷洒车到处喷洒,最后改成应用消防车“灌溉”。这些极端 的消毒措施实施后,大部分没有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有些单位甚至用蚊蝇密度评价消毒效果。 在消杀用药剂的品种和浓度上各防疫队也有很大不同,消毒剂和杀虫剂往往混为一谈,有些单位 用含氯消毒剂消灭苍蝇,个别单位还用奋斗呐(Fendona )等滞留性灭虫剂进行生活用品的“消 毒”,有的单位应用超高剂量含氯消毒剂处理露天厕所,导致用厕者集体“落泪”,呼吸困难。地震 灾区非传染病疫区,地震遇难者绝大多数并非传染病患者。对灾区环境和遇难者遗体消杀处理 一定要谨慎。拟通过大剂量消杀灭一次性达到清除病原体、消灭病媒来杜绝灾后疫情是不科学 的。病原体作为物种不易被彻底消灭,即使消灭了还可以“引进”,病媒随季节变化有自身消长规 律,因此相应的疫情也有一定的季节性。防疫工作中有很多科学问题,不能以大剂量消杀灭代替日常的防疫工作,更不能以消杀灭的投人量和面积计算防疫工作的成绩。因为所有灭虫药物,如 奋斗呐等菊酯类灭虫剂和敌敌畏等可在环境中长期滞留,多数消毒剂可污染环境,毫无目的地对 环境进行大剂量消杀灭不但对人体健康无益,而且可能对当地和下游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造成破坏,化学污染还可影响子孙后代。此外病原体和医学昆虫可产生“耐药性”,增加后期疾病 控制难度。针对灾区生活环境的杀虫工作应在对医学昆虫密度进行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如每立 方米空间超过1只苍蝇才有灭蝇的必要。因此,灾后防疫需要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大灾之后防 大疫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说大灾之后马上就有大疫,大疫往往在地震后1年发生,因此灾后防疫 工作应有长期打算。
 
    (二)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处理
 
    做好食品卫生检查和监督,防止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应注意饮水卫生,尽可能利用未被破 坏的自来水,尽快恢复卫生供水。分散式给水应优先选用地下水,其次是流量大、稀释能力强的 江河,同时应防止水源污染,上游1 000 m,下游100 m的沿河两岸禁止排人污水,防止大灾后大疫。
 
    地震发生之后的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十分重要。震后传染病的流行具有很大的威胁,包括烈 性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畜共患病等。诸如疟疾、斑疹伤寒、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 唐山地震之后曾有痢疾流行;溧阳地震后局部地区曾流行疟疾,并出现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咬伤 156人的事件;邢台地震后出现了流脑和麻疹的流行。因此,需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系统及传染 病报告制度,建立世界范围的疫情信息网络。震后医疗条件恢复较好后应普遍开展预防接种,降 低人群易感性。同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预防灾后疫病。
 
 二、地震发生后的恢复重建
 
    地震后的恢复建设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和灾区长远发展,必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把科 学规划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依据和基础。
 
    1)妥善安置灾民,打好重建基础。安民工作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灾后重建的 基础和前提。我国坚持农村自建、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相结合,实施就地分散安置,尽快恢复受灾 群众的家庭生活。在城镇,对居民住房及机关、学校、医院等公用事业单位,主要采取活动板房解 决过渡性安置。在农村,主要采取帐篷和充分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搭建简易住房。有条件的地方, 鼓励农民逐渐建设永久性住房。在搞好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 普通商品房。
 
    2)抓紧灾后公共卫生和教育设施的恢复,创建重建条件。包括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抓紧 时间恢复受灾地区的水电供应,尽快使居民饮用水得到充足供给,日均用电量恢复到灾前水平; 同时抓紧恢复通讯、商贸流通和服务业,在居民安置点设置便民商店;此外,尽快恢复学校上课, 汶川地震后,当地政府在灾情稳定后迅速安置灾区学校复课,7月初中小学复课率达82. 8%,并 保证了重灾区县高考的顺利进行以及秋季的顺利开学;另外应加紧恢复工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 恢复应考虑到当时的季节性和灾后多变的天气及气候条件;规模以上受灾工业企业可酌情先部 分复产,对仪器设备进行质量安全检查,情况稳定成熟后逐步完全恢复生产。
 
    3)全面统筹规划,强调恢复重建的科学性。将公共事业的重建列为先期启动项目,重点突 出学校、医院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严格保证建筑物质量,提高抗震标准;同步优先安排交 通、电力、通信设施的恢复重建,以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为目的;对于产业的恢复,应加强前期 的统筹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建的同时可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升级。重建和迁建时,应合 理选择重建的时间和地点。重建工作应及时筹划,但在大地震发生后不宜马上开展,因为大地震 发生后的一段时间余震频发,山体和地基松动,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二次伤亡和损失,应待当地灾情稳定后抓紧开展。另外,应选择地基牢固的地点进行重建,例如汶川地震的震中位于龙门山 地区,地震发生时导致严重的山体滑坡,使得山体土质疏松,如立刻原址重建,遭受强降水时,可 能再次发生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而导致江河改道、新建居民区损毁和大量财产损失。对于类 似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重建的居民住所及厂房应避开山区迁建,或将原地址空置3年以上,稳 固土壤后实施重建回迁。
 
    4)着眼未来需求,组建人才队伍。在重建各项设施,逐步恢复工农生产的同时,应总结地 震发生前的薄弱环节以及灾情发生后应对措施的弊端,针对各方面的不足重新组建各行各业 所需的人才队伍,加强专业技术培训,防患于未然。例如在灾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补充和培 养,以应对医务工作者因灾情导致的部分减员。对一线医务工作者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 应强化灾难医学知识的培训。此外,应向灾区派遣有管理背景的卫生干部和专业医学专家对 灾区卫生设施及医疗队伍的重建进行培训和督导,提升当地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医疗系统的 “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