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灾难应急预案
灾难应急预案是一级救援机构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紧急灾难事态预先制定的应对计划和方 案。编制灾难应急预案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以往救援经验与教训,研究和编制灾难紧急事态的 背景与需求想定,建立相应的救援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基本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提出救援组 织、人员、技术和装备“四落实”备勤清单和要求,在灾难发生以前建立起一套基本的应对方式、方 法和技术、物资准备方案,一旦灾难发生,救援行动的实施与运作有一个基本的指南和参照框架, 以便使整个救援过程达到迅速、有序、高效地应急响应与处置。灾难应急预案也是组织救援应急 力量平时训练、考核的基本依据。灾难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应急管理范畴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 作,它对于提高大批量伤病员的整体救治效率、规范应急管理各阶段工作应急决策、最大限度地 减少灾难造成的人员与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编制灾难应急预案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和预见性的原则。
1.制定灾难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灾难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模板,由于灾难发生的事态规模、严重程度不一,涉及 的响应层级不同,同时灾难存在着多种类型,救援队伍的行动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从国 家、省市层面上说灾难应急预案应是一种包含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应对力量、各种方案组 成的预案体系。应急预案的制定应符合下述基本要求。
(1)各层級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国家层面主要制定总体预案,目前国家巳颁布的专项应 急预案18项,包括:国家自然灾难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省、市层级根据总体预案的要求制定具体预案和实施细则, 如:省、市级政府根据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具体包括: 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 人民政府及其基层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 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针对不同灾难类型制定不同 的单项预案,各不同的预案要形成统一的整体,以便统一安排救援资源的使用。
(2)预案制定要符合国情、社情,切合实际预案制定的每一步都必须兼顾环境因素、资源 因素、人员素质因素和时效因素,充分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不可超越本区实际和灾情现状 进行预测,以免造成救援系统无法运行和救援工作陷人混乱。
(3)预案应具有权威性,且有相应的法律保障政府部门和军队制定的各类预案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 例等法律条例为基本依据而制定的,下位预案制定都应以“母法”为依据,以确保全部预案的严肃 性和权威性。
(4)平时要做到救援组织、人员、技术和装备物资四落实要明确救援的组织体系、指挥关 系、配属关系和协同关系,完成救援分队队员的预任预编,组织救灾技术训练、演练与减灾能力评 估,落实装备物资器材的研制和储备,加快分队快速机动能力装备和建设,加大队员环境适应性 训练强度和解决后勤保障重点和难点等,这些都是灾难医学救援的关键要素。只有平时做到 “四”落实,才能增强应急处置的有效性。
2.预案种类
国家和军队把机构的层级和事件的类型结合起来,规定了应急预案的体系框架。各个层级 的卫生部门或保障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任务和分工,灵活编制以下几种类型的应急预案,形成 本系统或本单位的预案体系。
(1)总体预案是全局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规范和总纲,需报请最高领导部门批准后实施。
(2)专项预案通常是指针对某一类型重大事件的专门预案。如:全军制定的《军队参加防 汛抗洪应急预案》、《军队协助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应急预案》、《军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 案》等专项预案。全军层次的专项应急预案由总部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报军队处置突发事件领导 小组批准后实施。
(3)部门预案通常指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专门预案。各级各类管理部门根据上 级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预案。如:《总后卫生部处置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属于总部一级的部门预案,需经总后勤部批准后实施。
(4)机构预案指地方和军队各级各类卫生救援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制定的应急医学 救援预案。该救援机构在地方省(市)、军区、军兵种领导下,按照总体、专项应急预案的基本要 求,针对可能承担的任务和可能处置的应急事件,结合自身功能特点和现场应急处置实际,编制 响应的预案。预案尽可能做到一类事件一个,如:自然应急管理预案(如:抗震、抗洪救援预案 等)、重大化学事故救援预案、恶性交通事故救援预案、核事故救援预案、职业中毒救援预案、疫病 流行救援预案和食物中毒救援预案等。
(5)重大活动预案针对国家和军队重大活动所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参加国家举办 的重大国际会议、国际维和行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双边和多边国际联合军事演习等活动 所编制的应急预案,此类预案分别由承担重大活动保障任务的各级卫生部门和各类保障机构制 定。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海地抗震救灾行动、2010年巴基斯坦抗洪救灾行动的准备工作中,地方和军队的卫勤部门和机构都编制了详细的总体预案、部门预案和机构预案。
3.灾难医学救援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灾难医学救援应急预案是指地方医学救援分队、卫勤部队及部队卫勤分队制定的具体应对 突发灾难的行动预案。该预案与总体预案不同,前者偏重于宏观指导、总体谋划与组织工作的规 范,类似于“组织法”后者偏重于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的规范,类似于“程序法”。一般灾难医学救 援应急预案从本级层面对紧急事态应急处置的基本任务、行动原则、责任区分、指挥体系、保障体 系、基本程序等作出规定,并对编组形式、任务区分、卫勤协同和保障方式等进行明确。
(1)目的和依据编制预案的目的表述,可根据本单位可能承担的任务需求,对各类突发灾 难制定救援预案,同时要明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总体预案等。
(2)适用范围通常是指预案规范和执行机构类型的范围,包括:医疗后送、防疫防护、药材 装备、血气保障等任务分队,同时要明确预案适用的时间和范围等。
(3)事件的背景与想定通常是指预案所应对的救援行动方式、事件类型、波及范围、严重 程度、人员伤亡数量等进行设计与想定,是预案提供的环境背景和前提。灾难类型的不同,对救 援应急准备、处置的要求也不同。环境背景的设定可以区分出救援任务的性质,是实施对行动部 队的卫勤保障,还是对灾民进行医学救援。要尽可能明确哪些是巳给定的条件,哪些是未知情 况,这对减员的预计十分重要,是预案制定的基本依据。
(4)基本任务在进行减员预计的基础上,进一步预计需要完成救援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测 算出全部救援(保障)的范围及其工作量、技术范围,以及完善资源的需求等。
(5)指挥与保障关系预案要明确上下、内外指挥关系与救援(保障)关系,特别是在军地联 合救援时,必须明确军内、军外的协同指挥关系,明确联合救援的协同实施细则,包括:确定联络 方式、组织间协作方式、信息收集、反馈和传递方式等。
(6)力量的编组与任务区分预案要明确机构力量的编组和任务区分。目前,我军抽组的 各类机动卫勤力量均有明确的编组,战时能保障大批量伤病员的救治需要,但较少考虑应急管理 的需求,故在编制预案的时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进行模块化的编组。与地方卫生力量联合 编组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双方技术优势和整体救援水平。
(7)应急机动预案要明确物资装载的程序和方法,明确机动路线、配置地域和展开方式及 时间等内容。预选机动路线和启用国防动员运力时,要有详细动员方案。
(8)应急处置对救援行动和医疗后送、防疫防护和药材保障等专业处置、重点环节、工作 方法、工作标准与评价标准等做出规定,也可规定特殊伤病员的基本救治方案,并对技术工作中 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强调。
(9)动态监控预案中,要规定主要监控的内容、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汇总分析、反馈评估 等方法和内容等。
(10)相关保障预案要对应急救援行动的通讯、运输、军需、生活等相关工作做出安排,必 要时还要制定特别防护措施、撤离和疏散方案,尽可能地绘制一些常用的应急图表供使用,如: 医疗单位分布图、救援路线图、资源分布图等。
灾难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份较好的预案,不仅要密切结合救灾的实 际,认真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在预案初步完稿后,须经演练和实战的检验,然后进行不断地 补充、修正和完善。
(六)灾难医学普及教育
灾难医学普及教育的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在任何灾难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正确应对 可能遭受的伤害,保护自己,挽救他人,它所发挥的作用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越来越重视灾难医学在广大民众中的普及教育,如: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 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层次与专业、不同的地区有针对性地普及灾难医学教育工作;虽化地方 各级政府的减灾责任意识。将减灾知识普及纳人学校教育内容,纳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活动,开展减灾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加强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国家减灾科普教育支撑 网络平台,编制减灾科普读物、挂图或音像制品,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和减灾知 识,提高公民应急管理意识和技能。在灾难医学普及宣传教育方面各级红十字会发挥的作用尤 其突出。灾难医学普及教育的主要工作如下所述。
1.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教育
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与灾难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全国和地区范围内的群 防和自救体系;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防灾、抗灾、救灾的基本知识;学习常用的自救互救技能。 美国要求全国有三分之一的成人会从事简单的院外急救工作,王一镗教授认为我国应争取有10%的成人接受这方面的培训。
2.对重点人员进行训练和教育
对常与灾祸接触的人员和为应急管理服务的人员,如:警察、司机和消防队员等,进行人工 呼吸、压迫止血等现场急救复苏技术的培训。在救灾现场,有40%~80%的伤员需要依靠自救 互救,如方法得当,灾后3 h内获救的伤员有90%可能存活。重点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与质 量对整体救援效益影响很大,应予引起重视。美国定期对重点人员,甚至对大、中学生进行心肺 复苏技术培训,法国在一些医学院校开办集训班,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复苏的培训工 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灾难现场的抢救水平。
3.对救灾医务人员进行特殊技术培训
除基本的创伤救治技术外,救护医务人员还应掌握检伤分类、徒手复苏、临时骨折固定、紧急 通气和气管切开、搬运后送等野外常用急救技能,并适时组织模拟演练,以提高现场的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