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在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有关文件中指出,生物恐怖袭击处置对策和应急处理原则 为“在国家反生物恐怖指挥协调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及时判断;分类处置、系 统防护、综合控制;就地就近、减少扩散、积极救治;宣传教育、维护秩序、消除恐慌;严厉打击恐怖 犯罪活动,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消除生物恐怖袭击的危害和影响,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众 生命健康”。根据这一原则,具体到实际的现场处理时应作出如下反应。
一、启动救灾程序
指挥部接到举报或报告后,初步核实情况,启动紧急处置预案。一旦判断为突发生物攻击事 件,各级各部视事件的具体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建立高效的应急组织指挥系统进行统一协 调指挥,根据编制的预案有条不紊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应对。我国突发生物攻击事件的 应急处置体系主要由军队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救治机构、药材保障机构和部队卫生机构 构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事件的监测、预警、调查、判断、现场处置和总体评估;医疗救治机 构负责救治遇难者;药材保障机构负责药品、器材及卫生装备的供给;部队卫生机构负责事发现 场的先期处置、伤病员紧急救治和群众性的卫生防疫工作。
二、控制现场
紧急预案启动,人员逐步到位,应急救灾部队在接到命令后,应紧急收拢,戴好携型装备和个 人必需用品快速进人指定的救治点开展救援工作。
1)对事发地实施控制,包括戒严和交通管制等措施。
2)现场人群实施暂时约束,救援队快速进人现场,指导病员救治、现场封锁、洗消和防护,同 时要尽可能登记所有可能的暴露人员。
3)尽快展开人员救治工作,野战医疗队开赴现场,选择合适场所展开野战医疗设施,快速迎 接伤员进行分类救治。
4)未确认污染巳经消除前,事发地禁止使用。
三、进行现场采样及初步筛奋
(一)现场标本采样及后送
对每一件可疑物品,包括粉末、不明液体、动物尸体、可疑容器及碎片等,在采取严格的安全 防泄漏措施下由专人护送,移交现场指定团队进行检验。
(二)初步筛查
标本用快速检验方法进行现场初步筛查,同时将备份上送至指定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进行 检验。
1.现场检测
生物战剂的现场检测要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生物战剂的种类和特征。快速准确的侦 检方法对于指导后续的救灾工作,如人员防护、现场洗消以及控制感染蔓延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受生物武器袭击的灾难现场,经侦查获取可疑生物战剂后,利用现场检验装备如车载实验 室和移动检验车,应用抗原一抗体技术、涂片镜检技术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实时、准确、快速 的检出生物战剂的种类,快速了解此类生物战剂所致疾病的特征,进而指导救灾程序。在一系列 的检测方法中,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及涂片镜检法的使用最为广泛。
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NC膜为载体,利用微孔膜的毛细管作用,滴加在膜条一端的液体慢 慢向另一端渗移,犹如层析一般,在移动过程中被分析物与固定于载体膜上某一区域的抗体或 抗原结合而被固相化,无关物则越过该区域而被分离,然后通过胶体金的呈色条带来判断实验 结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且操作人员无需技术培训,无需特殊仪器设备,试剂稳定、便于保 存。目前救灾随行的金标检测试纸条主要可检测炭疽、鼠疫、布氏、土拉杆菌、肉毒毒素等8种 生物战剂。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快速核酸扩增技术。它是通过病毒序列保守区的3套特异引物(外引物、内环引物、环引物),利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65℃左右恒温扩增60 min,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反应结果可通过肉眼观察扩增副 产物焦磷酸镁沉淀的浊度来进行结果判断。该技术不需要PCR仪,反应时间短,肉眼观察即可 判断结果。目前巳经可以检测多种感染人类及动植物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等,是将来运用 于生物武器恐怖袭击理想的快速侦检技术。
2.实验室检测
在确定遭受生物武器恐怖袭击后,运用现场检测技术对采集的未知标本进行全面快速准确 的鉴定,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恐怖分子所使用的生物武器是复杂的,会给检测带来很多影响因素, 进而给现场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在进行现场快速侦检的同时,要快速后送到指定实验室进行检 测。包括一般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一般鉴定方法主要是对样品进行适当的纯化后,重 复现场检测的步骤,并进行必要的分类培养。生物学检测主要包括电化学发光检测、核酸扩增检 测、基因探针以及基因芯片检测等。
四、划定并控制污染区
(一)划定污染区
根据恐怖袭击特点及当时现场的气候、气象条件,人群活动情况、场所与建筑的具体情况,以 及送检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判断是否划定污染区。
(1)气溶肢施放 可能的施放途径主要有地面点源施放和空中线源施放两种。
1)地面点源施放,主要是向目标区投掷或发射装有生物战剂的小航弹、炮弹、炸弹、火箭弹 或气溶胶发生器等,通过爆炸产生含有生物战剂的气溶胶以达到袭击杀伤人群的目的。根据各 种武器的攻击范围,炸弹、炮弹一般在爆炸点周围150~200 m:火箭弹一般在爆炸点周围500 m 左右:导弹的攻击范围更大,一般以爆炸点为中心的周围1 000 m。再加上下风向的扩大效应, 下风向扩大效应(km)=风速(km/hr ) X气溶胶持续时间(h ),气溶胶持续时间晴朗的白天一般为2h,阴天或晚上为8 h。点源施放污染危害范围可根据侦察结果,在地图上找到弹着点,以弹着 点为中心,生物武器攻击范围为半径画一圆a,从弹中心沿下风向划一直线A,做两条与圆相切与 直线平行的短线B和C,再做两条与圆相切与短线呈20°的线条D和E,以下风向危害范围为半 径做一同心圆F,得到圆圈F与线条D、E的交点G和H,直线A反向延伸与圆a交于点I,最后 做一经过点G、H和I的椭圆,椭圆内即为估算得到的污染区范围。
2)空中线源施放,主要是从距离目标区一定距离的上风向用飞机喷撒出一条与风向垂直的 含生物武器的气溶胶带,靠风力将生物战剂投掷目标位置。这种施放方式导致的污染区范围非常大,可能在飞机喷撒线下风向的几至几十平方公里。污染范围估算方法为,在地图上根据相关 部门提供的布撒线始、末两点做一直线A,以直线中点为圆心,直线全长为直径做一圆B,经过圆 心向地面做一垂线C,与圆B相切做两条与C平行的短线D、E再做两条与短线呈20°与圆相切 的线条F、G,在地面做一条与A平行的直线H,直线A、F、G与H围成一梯形,梯形以C为轴旋转360°,得到的柱状范围即为估算的污染区。
(2)水源及食物受污染 水库等大水体以可能受危害的流域为污染区;水厂蓄水池以可能 受污染的水池及管网为重点,根据病原体种类及浓度具体确定,污染严重时应包括整个供水区 域;水井以受污水井及受水井污染的领域为划定区。
(3)媒介生物作为施放工具 以媒介生物的最大活动范围为划定区,如:蚊虫1 km,蚤数 10 m,鼠类约500 m。
(4)信件等其他投递方式 划定区应包括物件发现地、停留场所及运输工具。
(二)控制污染区
首先封锁污染区,严格控制污染区人群活动,然后污染区可采取自然净化、局域或全局消毒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蚊虫、鼠类,甚至是牲畜的扑杀。处理时按照先重点后一般、 先室内后室外、先驻地后野外、先人员后装备、先进后远的顺序进行。
污染区封锁和处理的目的均在于减少和控制受生物武器袭击的遇难者,使生物战剂导致的 疾病不外传。如果污染区不是机要部门、交通要道或人群聚居处,则不一定要进行全面洗消,可采用封锁留待自净。
1.污染区的封锁
划定污染区范围后,应立即进行全面封锁。对于污染区应在周边拉起警戒线,插上生物危害 的标志,并在必要位置设立岗哨警戒,禁止人员进出。封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生物战剂危害在污 染区的持续时间,不同生物战剂不同施放环境其持续时间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污染区的检疫
检疫是指对污染区出来的尚未发病的人员和动物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医学观察、留验和集体 检疫。检疫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直接或间接受到生物战剂污染,但目前仍处于潜伏期的人或动物 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员,并确定进人污染区展开救灾工作的人员巳有过预防接种史,如没有则指 导他们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检疫站设于污染区封锁后建立的用于疏散人员和进行物资运送的路 口处。
根据生物袭击事发现场情况,检疫形式可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检疫,即对所有受生物战剂环 境影响而尚未发病的人和动物限制活动,进行医学观察、留验或集体检疫,一般对乙类和丙类传 染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即每日视诊问诊体温记录,病人可正常工作,对甲类传染病SARA、人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肺炭疽接触者应立即隔离留验,即将病人隔离于指定场所后进行医学观 察,这类疾病大规模流行时需进行集体检疫,即进行集体留验和医学观察;另一种是不完全检疫, 救灾过程中遇到可利用人员严重不足或环境艰苦的情况时,可不完全限制受污染人群的活动,对 个人进行医学观察和相互监督。上述两种检疫的持续时间均是根据生物战剂所致疾病的最长潜伏期来定。
检疫过程中病人一旦出现疾病的疑似症状应送指定隔离救治点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