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特点-核辐射事故


    (一)各类核辐射事故的共同特点
 
    (1)突发性及快速性 核辐射事故往往是突发事件,难以预料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一旦发 生,进展迅速,且在几分钟内就可向环境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由于事故原因各不相同,所造 成的结局也各有所异,这就需要应急组织能及时、高效地作出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事故原 因并立即展开救援。
 
    (2)照射种类的多样性 事故发生后,放射性物质进人大气形成放射性烟云和悬浮颗粒,可 造成人体全身受到外照射或因吸人造成内照射r沉降于地面的颗粒可造成人员持续受到外照射 或形成再悬浮颗粒被人体吸人r沉降于食物和水源的放射性物质被人体食人后造成内照射;沉积 于人体体表和衣物上的放射性核素则造成局部皮肤外照射或通过伤口吸收造成内照射。
 
    (3)社会心理影响大 重大的核辐射事故常常引起公众恐慌,由于对射线知识的欠缺,人们 往往认为受灾后发生的一切疾病均与辐射有关,不仅造成了受害人长期的心理压抑与焦虑,同时 也夸大了辐射的危害。公众不必要地自发撤离事发地点更是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 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美国三哩岛事故中,虽然人员受照剂量很小,但由于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 对群众的心理治疗不够,导致数万人组成的反核势力向华盛顿抗议,约14万人逃离家园,对社会 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及恶劣的政治影响。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由于对辐射知识的 欠缺,中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暂的抢购碘盐风潮,造成了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及社会秩序混乱。
 
    (4)救灾投入力量大 重大核辐射事故发生后,由于所涉及的地域广泛、人数众多,常需投 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救援。处理核反应堆和消除放射性污染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在 大范围地域内检测辐射量需从地面和航空两方面展开,对受灾群众进行医学诊治及事后随访也 需动用大量的医药资源。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政府共动用了约60万人展开应急救援,其中军人34万人,医务人员22 000人,工程技术人员1 600人及大学生1 200人。事后,前苏联共 7000多个辐射实验室、防疫站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参与了环境辐射监测。
 
    (5)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核电站爆炸事故可形成大量的放射性烟云,扩散到周围地区 甚至其他国家,有些半衰期较长的核素可长期污染土壤、水源和食物,严重影响人员的健康,并造 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散落的放射源被融化后也可随建筑材料分散于多个地区的建筑物内,若未 及时发现事故,可能造成大范围人群长时间受照射,造成慢性放射病。
 
    (二)不同类型核辐射事故的特点
 
    (1)大型核设施事故 由于大型核设施在选址、建造时都有严格的要求,各机器设备也都配 有应急防故障装置,所以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事故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则可能造成严重 的社会经济后果。厂区工作人员及现场救援人员除可能受大剂量电离辐射外,还可能受到火灾、 厂房倒塌等威胁,造成烧伤及骨折等外伤。一般公众可通过多种途径受到内外照射,但所受辐射 剂量较小,不足以引起明显的早期效应。
 
    (2)放射源丢失或散落 此类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放射源管理不当造成的,一旦放射源被 窃取或丢失,则需较长的时间调查其去向,且此段时间内流动性较大,放射性核素可在不同的地 区停留扩散,因此难以准确估计人员受照的时间及剂量。放射源往往在当事人身上停留较长时 间才被发现,因此局部受照剂量远远大于全身剂量,可以局部症状为放射病的主要表现。此类事 故中,放射性物质被食人的可能性也较大,常需使用普鲁士蓝等促排剂减少其在体内的停留。
 
    (3)辐射装置事故 工业、农业辐射装置事故往往局限于操作该装置的工作人员,且常为短 时间的大剂量照射,由于辐照室内设有其他金属部件及屏蔽设施,故全身剂量分布不均匀,以接 触放射源部位的损害为主。 医源性事故常常表现为病人的特定部位受到一次或多次超过治疗剂 量的放射性照射,故以受照部位的局部损伤为主,早期表现为充血、水肿或溃疡形成,晚期则发生 纤维化和功能障碍。
 
    (4)核武器恐怖袭击 为引起较大的社会恐慌,恐怖组织常常在人口密集、重要设施处实施 恐怖活动,不仅可造成大范围的人员伤亡,还可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核恐怖活动因其实施方式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后果,当其利用爆炸装置袭击大型核设施或向重要 建筑物投放“脏弹”时,可造成人员短时间内受大剂量辐射并死于爆炸、房屋倒塌等其他致伤因 素,其效果相当于大型核电站事故;当其向食物、水源中播撒放射性物质或将辐射装置安装于公共场所内,则不易被发现,可造成大范围人群长时间受内外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