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止血法(一)-现场救援主要技术


    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有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如何使事故造成 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各国认真研究的课题。意外伤害 导致的死亡更多地发生在事故现场,即刻死亡(数秒至数分)占 50%,早期死亡(2~3小时)占30%,后期死亡(伤后数周内)占 20.。意外人身伤害已成危害青少年生命的第一杀手、44岁以下 人群的第一死因,意外伤害事故已占35岁以下青少年全部死亡 原因的50.以上。现场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抢救 生命,保护患者再次受伤,防止伤口污染,迅速转运,以便尽早地到 妥善处理。针对各种外伤,现场应及时采用止血、包扎、固定等救 护技术,随后将伤员尽快安全送往医院进行后续救治。
 
    血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成人全身总血量约占自身 体重的8.。当出血量达到全身总血量的20.时,则可发生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全身总血量的40.时,则可迅速危及生命。出血的 危险程度不仅与破损血管的口径有关,也与出血的速度成正比。如心脏、胸主动脉、腹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及股动 脉等大血管破裂出血,往往来不及送往医院,可于数分钟内在现场 死亡;中等口径的血管破裂出血,也可迅速导致休克而危及生命。 急性大出血是人体受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现场外 伤后外出血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挽救生命最首要的 环节。
 
    1.出血的类别
 
    (1)按损伤的血管分类
 
    1)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液从伤口喷射而出,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液从伤口持续涌出。大静脉断裂,如颈静脉内呈负压,断裂后立即将空气吸人心腔,而使心脏无血可 排,十分危险,可导致当即死亡。
 
    3)毛细血管出血:颜色鲜红,血液从创面呈点状或片状渗出,几乎无危险性。
 
    (2)按出血的部位分类
 
    1)外出血:受伤后,血液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流至体外,可从体表见到流出的血液,极易识别。
 
    2)内出血:深部组织、器官损伤,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流人组 织、器官的间隙或体腔内或经气道、消化道、尿道排出,而未通过破 损的皮肤、黏膜流出,体表见不到流出的血液,如颅内血肿、肝脾破 裂等。
 
    2.常用止血方法
 
    出血为创伤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急性大出血促成或加重休克,大量出血又未能迅速止血和输血时可危及伤员性命。因此外出血 必须首先做好临时止血措施。
 
    (1)动脉指压止血法 抢救者用手指将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按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 种方法是用于动脉破裂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不宜持久采用,具体指压操作的方法:
 
    1)颞浅动脉:站在伤员伤侧身后,一手固定伤员头部;另一手拇指垂直压迫伤侧耳屏前上方约1.5 cm凹陷处,可感到动脉搏 动,其余四指托住下颌。用于头部发际范围内及前额、颞部的动脉 破裂出血。
 
    2)面动脉:站在伤员伤侧身后,一手固定伤员头部)一手拇 指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5 cm处,向下颌骨方向垂直压迫,其余四 指托住下颌。此法用于颌部及颜面部的动脉破裂出血。
 
    3)颈动脉:面对伤员,一手固定伤员头部)一手拇指在伤侧 的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动脉搏动处,向颈椎方向压迫,其余四指固定 在颈后部。适用于头、颈、面部动脉破裂的大出血。紧急情况且压 迫其他部位无效时用此法,压迫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引起脉搏 减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跳停止,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
 
    4)锁骨下动脉:面对伤员,一手拇指在锁骨上窝中点动脉搏 动处,向下垂直压迫,其余四指固定肩部。适用于肩部、腋窝及上 肢的动脉破裂出血。
 
    5)肱动脉:站在伤员伤侧,面对伤员,一手握住伤肢腕部,将 上肢外展外旋,并屈肘抬高上肢)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 缘动脉搏动处,向肱骨方向垂直压迫。适用于手、前臂及上臂的动脉破裂出血。
 
    6)尺、桡动脉:面对伤员,双手拇指分别在腕横纹上方两侧动 搏动 垂 压 。 适用于手部的动脉破裂出血。
 
    7)指动脉:一手握住伤员手腕;另一手拇指、食指分别捏住伤 指根部左右两侧。适用于手指动脉破裂出血。
 
    8)股动脉:面对伤员,两手拇指重迭放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 下方动脉搏动处,用力垂直向下压迫,两手其余四指固定大腿。亦 可直接用手掌或拳头垂直压迫股动脉。使用于大腿、小腿及足部 的动 裂的大出血。
 
    9)腘动脉:双手拇指重迭放在胭窝横纹中点动脉搏动处,垂 直向下压迫,两手其余四指固定膝部。适用于小腿及足部的动脉 破裂出血。
 
    10)足背及胫后动脉: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 (足背动脉)及足跟内侧于内踝之间处(胫后动脉)两手其余四指分 别固定足部与踝部。适用于足部的动脉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