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人员处理(二)-传染病爆发


二、查明病因
 
    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必须尽快确定病原体、查明病因,作出正确的诊断,这是及时隔离和采取 有效治疗的基础,从而防止其扩散。特别是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以及我国尚未发现但可能传 人的疾病,对首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传染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 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特征。
 
    (一)询问临床资料
 
    主要是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加以综合分析。根据潜伏期长短、起病缓 急、发热特点、皮疹特点、中毒症状等可作出初步诊断。如猩红热的红斑疹,麻疹的口腔黏膜斑, 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皮肤瘀斑,伤寒的玫瑰疹,脊髓灰质炎的 肢体弛缓性瘫痪、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红及球结膜渗出等特殊性体征都有助于该疾病的快速诊断。
 
    (二)搜集流行病学资料
 
    主要是对传染病爆发的地区,爆发的季节,患者年龄、性别、藉贯、职业等分布特点等进行调 查。同时,获取该病在该地区的既往流行情况,患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流行地区旅居史等信 息,结合之前临床资料的归纳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由于传染病种类繁多,不同病原体可以引起相同的症状或体征,因此,仅靠临床特点的检查 很难进行快速、准确诊断。为了尽快确定病原体,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还必须进行实 验室的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1)血液常规血液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的分类和计数结果具有重要价值。化脓性细菌性 传染病常导致白细胞总数增多,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和猩红热等。革兰阴性杆菌如布鲁 氏菌、伤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绝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的白细胞总数 减少或正常且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总数增高。血中出现异型淋 巴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原虫病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
 
    (2)尿常规有助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患者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 胞,且前者尿内有膜状物。黄疸型肝炎患者的尿胆红质阳性。
 
    (3)粪常规有助于蠕虫病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如菌痢、肠阿米巴病,呈粘脓血便和果浆 样便;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出现水样便或血水样便,或混有脓及黏液。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 或混有黏液。
 
    2.病原学检查
 
    (1)直接检出脑膜炎双球菌、疟原虫、微丝蚴、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及包囊、血吸虫卵、螺旋 体等病原体可在镜下或肉眼检出,及时确定诊断。
 
    (2)病原体分离培养依不同疾病分别取血、尿、粪、脑脊液、骨髓、鼻咽分泌物、渗出液、活 检组织等进行分离与培养鉴定。细菌能在普通培养基或特殊培养基内生长,病毒及立克次体 必须在活组织细胞内增殖。培养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不同的组织与培养基或动物 接种。
 
    3.免疫学检查
 
    最常见的免疫学检查方法就是应用巳知抗原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未知抗体,或用巳知抗体 检测血清或体液中的未知抗原,若能进一步鉴定其抗体是属于IgG或IgM型,对近期感染或过 去发生过的感染有鉴别意义。免疫学检查还可用于判断受检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1)特异抗体检测在传染病早期,特异性抗体在血清中往往尚未出现或滴度很低,而在恢 复期或后期则有显著升高。因此,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其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 度升高4倍以上时往往有重要的意义。
 
    (2)特异性抗原检测在病原体直接分离培养不成功时,对病原体进行特异性抗原检测能 够提供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在乙型肝炎病毒分离培养还未成功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 面抗原即可为诊断提供重要根据。因此,其诊断意义往往比抗体检测更加可靠。
 
    4.分子生物学检测
 
    (1)分子杂交利用同位素32P或生物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可以检出特异性的病毒核酸,如乙 型肝炎病毒(HBV)的DNA。
 
     (2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它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核苷酸序列 作为“引物”,在耐热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变化反应温度,扩增目的基因片段,能将标本中 的DNA分子扩增一百万倍以上,是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很高的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 步发展,可以设想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在传染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通过以上实验室检查找到病原体以后,根据著名的科赫(Robert Koch)原则确定导致本次传 染病爆发的病原体。该原则要求:首先,在所有患者身上发现这种病原体,但健康人身上没有; 其次,从患者身上分离出这种病原体,并使其在实验室的培养皿内繁殖;再次,用培养皿中的病原 体能使实验动物患上与人同样的疾病;最后,要求从患病的实验动物身上分离出该病原体,并证明其能在培养皿中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