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橘皮竹茹汤


   由于气温的不断升高,在炎炎夏日里,人很容易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昏昏欲睡等症状。因此,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拥有一个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缓解上述症状会非常有帮助。生活家小编特别为您搜罗了适合这个夏天的饮食调理知识,为您贴身定制夏季膳食调理!

  该方的药物组成为:橘皮、竹茹各二升(12克),生姜半斤(9克),甘草五两(6克),人参一两(3克),大枣三十枚(5枚),(以上括号内剂量为目前中药汤剂用量)。以水1 000毫升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金匮》此方用治“哕逆”者。“哕”的含义:一是指“呃逆”。如《景岳全书》说:“哕者,呃逆也。”一者指“干呕”。如《丹溪心法·呕吐》说:“有声无物,谓之哕。”两种病症均与胃气上逆有关。

  呃逆的表现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相当于西医所说的膈肌痉挛。其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气逆动膈。如因进食受风寒或气机不顺而致一时性气逆作呃,并无其他兼见症状者,属于暂时的生理现象,可不必服药。《灵枢·杂病》篇提出了三种建议疗法,即:以草刺鼻取嚏,嚏而已;无息(憋气)而疾迎引之,立止;大惊之亦可已。但若呃逆持续发作或反复发作,具有明显的兼见症状,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的,则属于病理反应,即需药物治疗,并要辨别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遣方用药。

  橘皮竹茹汤具有益气清热、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胃虚有热,气逆动膈所致的呃逆。因其为气虚,故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不高;因其胃热,故咽干舌红,脉象虚数。方中橘皮辛苦性温,理气和胃;竹茹甘寒,清热降逆;二药相伍,清热安胃,降逆止呃,合为君药。生姜辛温为呕家圣药,与竹茹配伍以加强降逆止呕之力;人参甘温而益气补中,与陈皮合用使行中有补胃气得安,共为臣药。甘草、大枣益脾补中,助人参以培胃中之气,而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降逆和胃、清热益气之功。其特点是寒温相济,补而不滞。

  尚需说明的是,胃为阳土,喜柔恶燥,一般所谓胃虚,多指胃阴虚。本方用人参,与其说补胃虚,莫如说是补脾虚,因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耳。故本方在临床应用时,尚无气短乏力、神疲倦怠等气虚症状者,人参、大枣均可不用。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阴虚症状明显者,均可加减应用。此外,对于干呕、恶心、妊娠呕吐等也可用之。兹举案例以为临床应用之提示。

  1. 林某,男,34岁。呃逆已十余年,时好时坏,经常发作,曾经治疗无效。此次发作加剧,呃逆频发,恶心吐涎,口渴,上腹部疼痛,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脉弦,舌质红、苔黄浊。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呃逆,中医诊为木土不和,肝阳有余,胃阴不足,肝胃火逆而致呃。以橘皮竹茹汤加减:橘皮、柿蒂各4.5克,竹茹、玉竹、石斛各9克,麦冬6克,炙甘草3克,大枣3枚,生姜3片。二诊:呃逆已减,晚能入睡,前胸痞闷。前方去大枣、柿蒂,加生栀子与豆豉以除胸脘痞闷、蔻仁宽中理气、连翘清热散结。三诊:呃逆已止,诸症亦瘥,唯有心中灼热,脉稍转缓,舌苔微黄。前方加倍石斛以养胃阴,加知母滋阴清热泻火。连服三剂,痊愈出院。四个月后追访未再发作。

  2. 干呕、便秘。胃虚气热,干呕不便。橘皮竹茹汤加芦根、粳米。再诊:呕止热退。加用石斛、茯苓、半夏、广陈皮、麦冬、粳米、芦根、枇杷叶。三诊:大便不通。加用生首乌、玄明粉、枳壳。四诊:大便通、脉和。唯宜滋养。加用石斛、归身、秦艽、白芍、丹皮、炙甘草、茯苓、广陈皮。

  此案首诊清热养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加芦根清热养阴,粳米养胃,重在止呕。再诊侧重养阴和胃以巩固疗效。三诊养阴通便。四诊滋阴养血,清肝热,和胃,以善后。用药立意灵巧,层次分明,颇能启迪后学。

  歌诀:

  橘皮竹茹治呕逆,

  人参甘草姜枣益;

  胃虚有热失和降,

  久病之后更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