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繁多的调理品
《调理品四步忽悠老人 步步“精心”》接续
调理品:让老人着魔 让儿女着急
提醒老人反洗脑的同时 更需子女深刻反思
“我的母亲为何会被调理品销售公司洗脑?为什么她自从吃上了调理品后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僵?”类似的疑问困扰着很多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思宁认为,空巢老人的增多,与子女沟通的缺乏导致老人们情感缺失,这种情感真空易被人利用,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埋怨老人的无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调理品的“神效”原来暗藏猫腻儿,而国家对掺杂化学成分的调理品在甄别和监管上均存在“真空”。
调查 洗脑后与子女关系紧张
一个月内,只和儿女说过三句话。一句是“给我拿一万块钱”;一句是“养你们两个不孝的东西”;一句是“如果你们再说产品不好,我就去死”。48岁的市民苗先生就纳了闷,自从母亲吃了某调理产品后,性情大变,不但与子女的关系变僵,而且每天除了睡觉,其余时间都花在听健康讲座上。
苗先生的母亲说,听了该产品的讲座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于是将手头的积蓄相继变成成箱的调理品拿回家。
“不能说这种调理品不好,要钱时不能不给。”苗先生说,母亲患有心脏病,还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要服药。可自从吃了调理品后,母亲便按“医嘱”停了药。对于母亲这种高危行为,苗先生和妹妹都极力反对,但母亲却固执己见。只要多说一句,就大骂子女不孝,甚至以跳楼相威胁。
“我就不明白,母亲为何会被洗脑到如此地步?这调理品实在是太害人了。”苗先生的疑惑也是许多为相似事件而纠结的儿女正在思索的问题。在本报近日接到的数百个电话反馈中,许多人痛诉调理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迷恋某调理品,不但逼着她吃,还逼着她4岁的女儿吃,而且还定期检查家中的垃圾桶,如若发现她们没吃或扔掉,就会发脾气。“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劝,该说的都说尽了。反对太强烈又怕老人有个三长两短,真是愁死了。”
许多人都采取过为老人“保存”存折或“断钱”的方式,但结果适得其反,与老人关系更加恶化。很多人表示,他们希望老人身体健康,也不在乎为老人花钱治病,只是会担心老人们因迷恋调理品而发生追悔莫及的后果。
探因 心理暗示原来也“治病”
市民杨大爷曾经是某调理品的忠实拥趸。一年前,杨大爷通过一个培训活动购买一种“可以抗癌”的产品,可坚持吃了一年多以后,他却意外被查出了肺癌。对此,杨大爷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此前,所有吃产品的人都说他精神头比以前足,气血也比以前好,所以他对该产品的效果坚信不疑。“我现在不求别的,在健康讲座里宣扬产品的专家,你们给我一个解释或指导也好啊。”杨大爷说,他这个简单而朴素的愿望至今没有得到实现。
市民赵女士则表示,她吃了一年多调理品,感觉不到产品有效,也没吃出啥毛病。但是每次到店里去,都会有人问她效果怎么样,尤其是一些表态已经见到效果的“病友”的讨论,时常会让她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感觉这东西真的有了效果。可过后仔细一想,又好像没有效果。
市民郭女士也向记者证实,她吃了某调理品近半年,销售方多次打电话询问效果。“我是一个特别较真儿的人,我每次都对她们说,真的没感觉到效果。”可郭女士说,她的坚决有时也只是体现在一对一的电话里,一旦在培训讲座活动中,一听到身旁的人说有疗效,她也隐隐会感觉到药品对自己也有了疗效。
心理咨询师吴强说,人对病痛的理解常常会受心理的影响,因为身心是一体的。最常见的例子是,你本来没病,可体检的结果说你有胃癌,那么你就会突然感觉自己胃疼。相反,如果你吃了某种药或调理品,本来没有效果,但周围的人却都说有效果,而且夸你气色好了,那么你也会感觉吃这种产品确实有效了,“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危害 “神奇”调理品掺违禁药
消费者高先生一直处于纠结中,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常年服用药物。今年3月,他通过朋友介绍,吃了一种“可迅速解除高血压”的调理品。让他意外的是,他仅服了3天,就感受到非常好的疗效。“老师说,我再吃一段时间,就可以彻底治愈。我就纳闷,这么好的药为什么没申请诺贝尔奖?”
很多老人都有类似观点:如果这种调理品没有效果,我们能说它好吗?的确,某些调理品有效果,但要归功于掺杂在调理品中的西药成分。
今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了一批违法调理品的名单,包括净宝牌圣健元胶囊在内的22种调理品均被查出含有二甲双胍、西地那非、地西泮、格列本脲等违禁化学药物成分。
昨日,卫生部健康教育指导首席专家、中国调理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曾在多个公共场合呼吁调理品的安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添加违法化学成分的问题。
孙树侠表示,她相信一些好的调理产品确实能起到调节身体细胞、增强免疫力的效果,但中药成分的调理品一般见效慢、周期长,“如果哪个中药成分的调理品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敢肯定,它一定加了见不得人的东西。”
困局 甄别和监管遭遇“真空”
一直关注调理品添加化学成分的还有北京市药品检验所。所里的多位研究人员在相关论文中也提到,虽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调理品掺杂化学药物的情况一向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多次“打假”,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国家尚未颁布中药类制剂掺杂降压类化学药品的甄别鉴定办法,使得“打假”行动缺乏执法依据,也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孙树侠的认可。孙树侠表示,当前我国和调理品监管相关的法律,只有《食品安全法》,但该法规涉及调理品监管的只有可怜的几条,至于对调理品的品种管理、生产流程、成分鉴定都没有具体规定。“希望国家能够尽早出台调理品管理法规,对每个环节细化,让调理品的生产、销售更加规范。”
调理品市场的混乱让孙树侠异常焦心。她甚至尖锐地提出,调理品市场的乱象并非不能治理,而是一些部门不愿治理。此外,孙树侠也表示不能全盘否定调理品。“好的调理品肯定是有的,而且肯定会对人体有积极的作用。”孙树侠说,调理品不能代替药品,它只起一种辅助作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陷入调理品销售骗局的多为老年人。许多人也提出疑问:他们为何会被调理品销售公司成功“洗脑”?对此,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思宁表示,作为儿女,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反思。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空巢家庭越来越普遍,这些老年人都是从计划经济年代的集体生活中走过来的,在儿女忙于工作、无暇进行沟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孤独、失落等情感缺失症状。一些调理品营销机构趁机以关爱老人为名,把老人们组织到一起,教他们养生知识,陪他们一起游玩,甚至做出比子女更贴心的举动,让老年人找到归属感和精神寄托,所以跌入甜言蜜语构筑的“陷阱”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很多老年人渴望身体健康,不愿因身患疾病连累子女,所以自然成为调理品的忠实消费者。“许多子女埋怨老年人太容易上当受骗,其实更应该反思自己对父母做得到底够不够?你一个月看望几次父母?多长时间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您与父母做过多少次精神和情感层面的沟通?在父母有精神压力或思想负担时是否及时给予精神抚慰?”
张思宁表示,除了子女需要反思,我们这个社会更需要反思。“不要一味地指责和埋怨老人的无知。”张思宁表示,作为社会中最小的群体,社区最应该担负起这个使命。“一些社区经常组织老年人搞大合唱、书画比赛、跳舞等有益的活动,让老年人生活得有滋有味,这些老年人自然很难把精力放在调理品上。此外,社区还应该为老年人搞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知识普及,并教老年人识别调理品的骗局。
是否被忽悠,自我诊断吧
如果您在买调理品的过程中遇到以下情况中的5条,那么,您就很可能掉入了调理品“陷阱”。
1.有人打电话告诉您有健康援助、讲座或培训等“好消息”
2.销售调理品的“白大褂”拥有耀眼荣誉
3.承诺带您免费旅游,对您全程关爱胜过子女
4.产品虽是调理品,却对多种疾病有疗效,尤其对某种疾病有特效
5.告诉您如果子女不给买或说产品骗人就是“不孝”
6.健康讲座“专家”直播间的电话永远打不通
7.买产品没有发票等凭证
8.产品无卫生部批准的调理品“小蓝帽”标志
9.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不到产品批号
10.在网上搜索到该调理品被药监工商部门查处的记录
主任记者 张晓宁 摄影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