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养生语录


于右任养生语录
    人的气、血都是由饮食滋养而生成的。饮食调养充分得当,就可使气血充沛、五脏功能健全,人体就能生机盎然,才能延年益寿。   
      2002年,业已去世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一首诗再次在神州大地流传开来——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诀别诗经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即席朗诵,令许多人又回想起辛亥革命元勋于右任老先生童颜鹤发的形象。于右任虽于1949年被迫去台,然而,在他的余生中,一直关心着祖国的统一。尽管他最终病逝于台湾,未能重返大陆,抱憾终生,但他的爱国情怀和拳拳赤子之心却感动了一代中国人。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临终时写下悲怆诗篇的老人又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活的“长寿楷模”。于右任后半生早已淡泊仕途,以全副精力来习艺怡情,他的这种颐养方式和中国知识分子晚年的养生方式颇为类似,然而他的艺术造诣远高于一般老人,尤其是他在饮食上的“求精求博”,更是卓尔不群。   
      于右任晚年称“每得一样美食,便觉生命更圆满一分”。这种孜孜不倦享受生活甘美的态度,对许多人是具有启发性的。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又号髯翁,晚年又号太平老人,他1878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1964年病逝于台湾,享年86岁。   
      于右任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国民党元老。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赴台湾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他一生满腔热情致力于报业和教育,在国民党内外德高望重。   
      于右任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清末以来杰出的书画家。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为世人所推崇的、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从1929年开始,他即从事历代草书之研究,全面系统整理历代草书,从浩繁的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出符合标准的字,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标准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是初学草书者最喜欢的入门课本,是学草书的最佳途径。   
      于右任的高寿,得益于三友:书法艺术;松树和一切树木;美食,尤其是山药、核桃等产自植物的美食。   
      “书家每得以无疾而终”   
      ● 书画家运笔时呼吸与笔画的运行自然地协调配合,形成了精神、动作、呼吸三者的和谐统一,对神经系统、心肺等内脏器官均能起到调节作用。   
      ● 有人统计过明清时代的著名书画家、高僧、帝王的平均寿命,发现书画家的寿命最高,其次是高僧,帝王的寿命最短。   
      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在绘画上的造诣也很深厚。擅长书画与他的高寿有直接的关系。利用书画养生调理,在中国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   
      晋代著名的道士葛洪,经常在杭州葛岭伫立阳台借湖光山色及初升朝阳等自然图画诱导入静,以求进入怡情养性的境界。宋代陈直写有一本书《寿亲养老新书》,里面有个故事:秦少游生了病,总好不了,朋友高仲带来王维的一幅名画《辋川图》,说看它就能治好病。秦少游看到名画非常高兴,让儿子在一旁举着画,看了数日,多日的疾病不治而愈。   
      明代何乔远对书法养生有精辟的见解:“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指出,书法能够解郁。名医黄匡在著作《瓯北医话》中也谈到书法的健身作用:“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之。”养生专家周星莲在其《临池管见论》中说道:“作书能养气,以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学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临,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   
      书画之所以能养生,和使用的颜料也有关系。《黄帝内经》很早就揭示了颜色与人体的关系:青属肝木,红属心火,黄属脾土,白属肺金,黑属肾水,而且,颜色和人的情绪有着一定的关系。   
      据科学家研究,人眼睛看到的颜色能够促进人体内分泌出重要的生化物质。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特定的光波,它能以独特的方式击中人眼后面的色敏锥体,然后使这些锥状细胞激发并向大脑发射神经信号,让大脑释放出激素或神经传递物质,这些物质会交替影响人的情绪和活动(如心率和呼吸)。比如,粉红色会让发怒的人平息,蓝色会减少恐惧,橙色可以刺激食欲等。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书画家的长寿了。因为书画本身就具有美感,书画家创作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解郁的精神调节活动,对不良情绪是一种高度的解脱。书画能娱人,当观者发出赞叹时,书画家又能得到荣誉和自我价值的满足感。   
      在创作过程中,书画家往往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构思上,运笔时呼吸与笔画的运行自然地协调配合,形成了精神、动作、呼吸三者的和谐统一,对神经系统、心肺等内脏器官均能起到调节作用。汉代大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论述道:“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嘴,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说:“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及筋之所能致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所以,书画有入静的气功导引原理,有人干脆就把习书作画看做练气功。   
      书画延年益寿的原理,据调理专家分析,是艺术创作刺激了大脑细胞活性,激发了其功能,从而调节了内分泌、微循环、肺泡和脏器的功能,致使细胞的活力和有序性增加。   
      书画创作还是一个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行为,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寿星,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有着高尚的精神境界。   
      有人统计过明清时代的著名书画家、高僧、帝王的平均寿命,发现书画家的寿命最高,其次是高僧,帝王的寿命最短。   
      现代医学家在研究书画和养生的关系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著名的书画家或书画爱好者,大多是年逾古稀的高寿老人。他们统计了历史上生卒年代可考的著名书画家153人,其中活到70岁以上的有110人,享年80岁至90岁的不乏其人,比如东汉的赵岐活了91岁,唐朝的欧阳询活了84岁,柳公权活了87岁,明代的文征明活了89岁,现代的黄宾虹活了90岁,何香凝94岁,齐白石94岁。可见书画家是具有长寿优势的群体。   
      于右任的书法养生又有其独特之处。于右任的书法,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熔碑帖于一炉,形成他独特的书作。于右任的书法雄豪婉丽,冲淡清奇,到晚年,他的草书更进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将草书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雄浑奇伟、潇洒脱俗、简洁质朴,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他在书法上成为一代宗师,有“旷代草圣”的美称。   
      草书,被养生专家划分到“灵动书画”一类,这一类书画更能振奋精神,激动人心,更具阳刚之美。灵动书画包括行书、草书、人物画、飞禽走兽画、风云龙虎画,以及战争题材的绘画,解郁作用更好。   
      于右任的草书参以魏碑笔意,之所以喜欢魏碑,是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犷豪放之气。一方面,魏碑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意识,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更好地宣泄了情绪。   
      关键词:色敏锥体 神经传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