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系统突发事故应急抢险救灾预案


一、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使各危险源点得到有效控制,在发生重大设备、火灾、爆炸意外等事故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和人员伤害,特制定本事故抢险救灾预案。
二、适用范围:   
***厂 
三、组织成员和职责:
组织成员:(略)
职责:
 长:负责预案的审批及现场事故抢险救灾的组织指挥和上报工作。
副组长:负责预案的审核,协助组长进行现场事故抢险救灾的组织实施工作,当组长外出时,全面行使组长职责。
成员:
⑴现场当班成员发现险情时,立即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并立即向部门领导、公司值班干部,抢险救灾组长、生产安全处当班调度报告。
⑵救灾小组其它成员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赶到现场。
⑶根据抢险救灾预案的要求,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⑷事故抢险结束后、负责保护好现场。
⑸所有成员参与事故的调查、原因分析及事故的处理工作。
 
四、煤气中毒、火灾、爆炸事故抢险措施:
1)、中毒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
2)、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处理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关闭煤气进气阀门,防止煤气继续泄漏。同时将中毒人员迅速移到上风侧新鲜空气处,解开阻碍呼吸的衣物,保持患者的体温,进行抢救,对停止呼吸、意识昏迷不醒者,应使用人工呼吸或苏生器,中毒较重者应同时拨打“120”求助。
3)、当煤气泄漏导致初起火灾,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厂部、公司生产处、值班调度。同时立即疏散周围人群,清查人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关闭煤气进气阀门,防止煤气继续泄漏,组织人员采用附近的灭火器材灭火,如:1211、二氧化碳、水、湿布等。如现场有油污或油污较多时,则不宜用水灭,应用黄沙、泥土等覆盖、隔离。当设备或管道因轻微泄漏煤气而引起着火时,可直接用湿泥堵或用湿草袋扑灭,湿麻袋、沙子等亦可。当设备或管道煤气泄漏量较大时,应停止该管道有关用户使用煤气,具体做法:将煤气来源的总阀门关小2/3,适当降低煤气压力,同时向着火管道两侧通入大量蒸汽和氮气灭火。但煤气压力不应低于200Pa,严禁突然关闭阀门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但压力不能过高,否则,火势不容易控制。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将煤气阀门关死,切断煤气来源灭火。发生较大火灾时,在自救的同时,应立即报火警,并及时向公司抢险救灾指挥部汇报。着火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煤气设备和法兰喷水冷却,防止法兰和设备烧坏或变形,控制事故扩大。如煤气管道温度高已近红热时,不可喷水,防止管道变形或断裂。如因电火花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1211、二氧化碳扑灭。如遇重大设备、房屋将要发生倒塌时,不得盲目进入现场,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扑救。
4)、发生煤气爆炸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厂部、公司生产处、值班调度。迅速切断煤气来源,并把煤气处理干净。对出事地点严加警戒,煤气扩散区域,不许有火源,不许有人停留,威胁到室内工作人员安全时,工作人员须戴上氧气呼吸器,无关人员应立即离开现场。
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准送煤气。组织人员抢修,尽快恢复生产。煤气爆炸后,产生着火事故,按着火事故处理。产生煤气中毒事故,按煤气中毒事故处理。
注:公司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于生产安全处。
电话:****,******,******,*******
十三、煤气预案预控表

 

煤气预案预控书
序号
作业项目
可能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或应急处理方案
1
点火
中毒、爆炸
1、点火前确认煤气烧嘴末端关闭,确认煤气已送到烧嘴前阀门,确保煤气压力正常。2、点火前炉内为负压和煤气浓度应低于规定值。3、点火时先点火后开煤气,切忌先开煤气点火。4.运行过程中,要注意排气中含氧量的变化,确保风、气配比适宜,确保煤气燃烧充分。5.长期停气或维修改造完成后用气,应做爆发试验,合格后再点火。
2
使用
中毒、爆炸、着火、泄漏
.有专人负责看火,注意煤气压力和流量变化情况,增大或减少煤气用量前与煤气站联系。2、做好煤气设施的点检,点检时携带可靠的CO报警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3、短时间停用煤气要关闭烧嘴末端阀门,长时间停用煤气要可靠切断煤气,并吹扫合格。 4、运行过程中注意在线排气氧气含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风、气配比,确保煤气燃烧充分。5、加热炉值班室要至少留一人值班。
3
维修及带煤气作业
中毒、爆炸、着火
1、施工前办理煤气作业手续,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2、长期停炉维修,要关闭进车间处盲板阀并吹扫合格后施工。3、带煤气作业时,严禁产生火花,现场准备好灭火器材。4、带煤气作业时,有专人监护,周围要设立警戒,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4
更换煤气三通阀及密封圈
中毒、泄漏、着火
1、可靠关闭煤气三通阀前阀门,开启引风机。2、用CO报警器检测CO是否超标,若超标要配带呼吸器,作业中要有专人监护。3、带煤气作业时,严禁产生火花,现场配备灭火器材。
5
煤气压力低
回火、爆炸
1、煤气总管压力低于2‚5KPa时,与煤气站取得联系,并且减少烧嘴数量,并注意压力变化情况,做好压力持续下降时的操作准备。2、压力低于2KPa快切阀关闭后,迅速关闭烧嘴。压力恢复正常后,与煤气站取得联系并打开快切阀,再按规程点火。
6
防爆膜破裂、泄漏
中毒、爆炸、着火
1、按正常程序报告煤气站及相关单位。2、按规程做好停炉工作。3、周围设警戒线,非抢修人员禁止进入。4、抢修应制定安全措施,确认现场具备安全作业条件后施工。5、CO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呼吸器作业,且专人监护。6、带煤气作业严禁产生火花,现场配备灭火器材。
7
风机紧急停用
燃烧不充分、爆炸
1、与煤气站取得联系,快速关闭煤气蝶阀。2、风机恢复后,要先保持炉内负压,然后按程序点火。
8
停电操作
爆炸
1、迅速切断所有煤气阀门(快切阀、各煤气段电动阀和烧嘴前的密封蝶阀),并手动将三通阀换向阀调至排烟状态。2、长时间停电时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对管路进行吹扫。3、送电后先开应先开引风机,再少量开启鼓风机,再按规程要求操作。
9
其它
中毒、爆炸、着火
1.行车在煤气设施上方及其附近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2.行车在不作业时,严禁停在加热炉上方。
十四、相关数据表
1.煤气中毒症状表

 

环境中CO浓度与人体症状反应表
空气中CO浓度
接触时间
人体症状反应
允许连续工作时间③
%
ppm
济钢经验①
宝钢经验②
0.0024
24
可较长时间工作
0.0040
40
时间工作不超过1小时
0.0080
80
时间工作不超过15-20分钟
0.01
100
数小时后
有轻微症状感
时间工作不超过15-20分钟
0.01
100
3小时
有轻微症状感
时间工作不超过15-20分钟
0.016
160
时间工作不超过15-20分钟
0.04
400
1小时
呼吸障碍,感到呼吸困难
呼吸障碍,感到呼吸困难
戴呼吸器工作
0.07
700
1小时后
有头重感觉
有头重感觉
戴呼吸器工作
0.1
1000
0.5-1h
头疼
头疼
戴呼吸器工作
0.15
1500
0.5-1h
危险
危险
戴呼吸器工作
0.2
2000
20-40min
危险
危险
戴呼吸器工作
0.3
3000
10-30min
危险
危险
戴呼吸器工作
0.5
5000
5-10min
致死
致死
戴呼吸器工作
1
10000
1-2min
致死
致死
戴呼吸器工作
 
 
说明:①引自济钢一炼厂《煤气事故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2004/6/8)
 
 
      ②引自《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③引自宝钢能源部编《煤气防护》
2.煤气中CO含量表

 

煤气中CO含量
气体名称
CO含量
高炉煤气
23-26%
焦炉煤气
6-9%
转炉煤气
55-70%
发生炉炉煤气
26-30%水煤气
 
3.煤气主要成分表

 

气体名称
主要成分%
燃烧温度℃
点火温度℃
CO
H2
N2
C02
O2
CH4
CnHm
H2S
高炉煤气
30.03%
1.9
58
9.7
0.1
0.5
 
 
1470
700~800
焦炉煤气
6~8
35~60
4~7
2~4
0.4~0.8
24~28
2~4
0.1~0.3
2090
580~660
天然气
 
 
 
 
 
 
 
 
2020
750~850
4.气体爆炸极限表

 

气体爆炸极限表
气体名称
爆炸极限(%)
着火温度
下限
上限
高炉煤气
46
68
650~700
焦炉煤气
5.6
30.4
550~650
转炉煤气
18.2
83.2
530
发生炉炉煤气
15.45
84.4
650~700
天然气
4.96
15.7
530
一氧化碳
12.5
75
610~658
氢气
4.2
75
510~590
甲烷
5.1
15
537~750
15.7
27.4
 
硫化氢
4.3
45.5
290
1.2
8
560
乙炔
2.3
82
355~480
5.气体比重与密度表

 

气体比重与密度表
气体名称
化学式
比重
密度(kg/Nm³)
高炉煤气
 
1
1.29~1.3
焦炉煤气
 
0.348~0.356
0.45~0.46
转炉煤气
 
 
1.363
发生炉炉煤气
 
0.848~0.89
1.08~1.15
空气
 
1
1.293
氧气
O2
1.105
1.429
氮气
N2
0.97
1.251
甲烷
CH4
0.553
0.717
氨气
NH3
0.589
0.7615
一氧化碳
CO
0.969
1.25
氢气
H2
0.069
0.899
二氧化碳
CO2
1.52
1.965
6.部分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的允许量表

 

部分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的允许量
气体名称
化学式
最高允许(毫克/升)
砷化氢
As3H3
0.0003
C6H6
0.05
吡啶
 
0.005
硫化氢
H2S
0.01
酚气
C6H6OH
0.005
氨气
NH3
0.03
一氧化碳
CO
0.03
氯气
CL2
0.001
7. 一氧化碳含量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一氧化碳含量:mg/m3
允许工作时间
30
可较长时间工作
31~50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h
51~100
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
200
连续工作时间为15~20min
200
必须佩戴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