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亟待加强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履行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处置重大事故能力的重要措施。

  危险化学品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不确定性强,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更具有易扩散、易污染、危害大、损失大、影响大等特点,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危化品运输存在问题,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在的问题及事故情况

  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危险化学品种类多,运输量大,违章行为严重。化工产品用途广泛,我国化工产能较大,生产企业较多,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迅速,物流日益发达,危化品运输量增大,危化品运输企业大量设立,运输车辆急剧增多,仅河南全省注册备案车辆就达5000余台。营运人员素质较低,受利益驱动,套牌、无证、超速、超载、超限、闯禁区、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问题突出。2008年6至7月,河南省辖区周口、许昌、开封等地,相继发生二硫化碳、甲基磺酰氯、液化气等危化品泄漏、燃烧、侧翻等运输事故,调查认为,主要是由于非法运输、违章承运、车速过快、驾驶不当、槽罐破旧、野蛮卸载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2008年6月4日中午,一辆车身标有“爆”和“危险品”警示字样的皖C75665重型罐式半挂牵引车,运载了30余吨柴油,从贵州到永州途经湖南邵怀雪峰山隧道时,闯入高速公路禁区,被高速交警拦截,检查发现该车还无危险品运输许可证,被依法处以2万元罚款。为严查危化品道路运输违法行为,河南省开展危化品运输专项整顿统一行动,仅2008年7月10日当日,全省共出动警力11000人次、警车5200辆次,检查危化品运输车辆约3700台次,查处违法行为890余起,违章比率较大。

  (二)危化品运输企业规模不大,基础薄弱,隐患较多。2008年7月28日上海市通报2008年6、7月份先后发生的3起运输苯乙烯、冰醋酸、汽油等危化品的槽罐车侧翻事故,并进行了严肃查处,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事故调查确认,这些事故都是因为管理不严、维修不良、车况较差、超速行驶、避让不当等因素造成。2007年5月12日凌晨5时,两辆辽宁牌照运送剧毒化学品丙烯腈各40吨的罐车,从甘肃兰州出发行驶至河南新乡获嘉县时,其中一辆发生侧翻,使罐体中部罐口破裂,大量液体泄漏,并迅速向空气扩散。事故现场附近有1个工厂、1所高中、5个居民村庄,人员密集,威胁严重。新乡消防官兵经过20多个小时的生死奋战,疏散、警戒、抢险、堵漏,事故得到成功处置。调查发现这也是车辆缺乏维护、存在较多隐患、违规驾驶、处置不妥而使事故发生。据报道,2007年12月12日河南省高速交警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体检”,有30%的“病车”被亮红牌。

  (三)危化品运输问题突出,事故较多,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巨大。危险化学品对运输车辆要求较高,承运危化品运输车辆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相比普通车辆更易发生事故,而且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更大危害性。因此,国家对危化品制定了严格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实行安全许可制度,一旦违章、疏忽或某种原因就会酿成惨祸,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2008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1000多起,造成33000多人死亡、152000多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0100多万元。2008年4月1日至6月30日,公安部组织开展了高速公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3个月全国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2373起,造成1243人死亡。4月22日,连霍高速公路河南段发生追尾交通事故,造成1人受伤,5车损坏,其中有3辆载运的是危化品液氯,而运输使用的却是普通货车,而且非法在高速公路通行。7月28日上午8时50分,一辆宁C9133加长康明斯货车从上海运送21桶危化品二乙胺发往白银,在甘肃兰州货运集散中心中转时,发生泄漏事故,由于抢险及时,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较大。据公安部发布,2008年仅6月份我国共发生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58起,死亡24人,受伤人数67人,人员伤亡严重。

 ?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状况

  危化品运输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灾难和损失,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活动,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监管措施,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事故或险情出现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第一时间赶临现场,组织事故救援,采取得力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避免事故扩大,防止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应急救援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四个没有”:

  (一)快捷高效的危化品运输事故信息网络没有覆盖。部分运输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非法营运,违章行驶,硬件投入不够,车辆没有装载GPS卫星监控仪,即使装有,由于GPS监控平台各自独立,没有全国联网,造成对跨区域运输车辆及驾驶人员难以监管,使运输事故信息、物质特性及救援急需数据难以清楚。危化品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又往往未按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及时报告,更缺乏事故宏观分析和预警预测指导,耽误了事故救援的最佳时机。2007年7月25日一辆湖北黄石阳新县运输40桶(250公斤/桶)硫酸二甲酯车辆,行驶至京珠高速公路河南漯河市沙河大桥处,因雨天路滑、大雾天气、疲劳驾驶、汽车追尾,引发剧毒化学品泄漏事故,共有13桶破裂,其中9桶抛向地面,1桶坠落河流。大量液体流向地面并不断向四周扩散,造成京珠高速交通中断,情况十分危急。漯河市政府及河南省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环保、卫生等省直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赶赴现场,成立救援指挥部,两次实行交通管制,对事故车辆进行喷水、冷却、稀释、拖走等妥善处置,对事故现场进行覆盖、清理、洗消。为搜寻坠人河流1罐剧毒品,调集大量船只、冲锋舟进行人工探测,为确保水质安全,每间隔5公里、每1小时进行1次取样分析。并通知沿河周口市及安徽省部分地市进行探测、搜寻、监控,出动大量人员,投用大量装备器材。事故造成司机及押运员3人全部死亡,救援过程又引发39名消防官兵及医护人员中毒并住院治疗。调查发现,这是因为运输车辆没有“一书一卡”、没有警示标志、未装GPS车载仪、不清楚泄漏物特性,从而造成事故扩大。

  (二)专业强大的危化品运输事故救援队伍没有建立。目前河南省大中型化工企业建有危化品专兼职救援队伍30余支,但仅满足企业自身一般事故救援要求,人员数量少,技术素质低,救援能力弱。危化品运输事故救援有时调动这些化工企业专兼职救援力量,但主要还是依靠公安消防力量。2008年6月28日一辆蒙E34183槽罐车,从河北邯郸运往湖南,载有16吨危险化学品二硫化碳,在行至大广高速河南周口扶沟服务区2公里处,因罐体前部破裂,造成二硫化碳泄漏发生燃烧,随时都有爆炸可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安全监管局等省直有关部门及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领导闻迅立即赶临现场,研究制定救援方案,前线指挥事故救援。采取了关闭高速、疏散群众、冷却降温、转移物料、环保检测等有效措施,泄漏燃烧事故得到成功处置,避免了一起恶性爆炸和环境污染次生事故的发生。数百人参加了事故救援和指挥抢险,其中通过省安全监管局调配专家及同类生产厂家技术操作人员50多人,通过省军区调集某集团、军防化兵60多人,通过省公安消防总队跨地区调集3个市、7个县(区)消防官兵达180多人。

  (三)功能齐全的危化品运输事故救援装备没有投入。化工产品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放射、高温低温等性质,事故危害较大,需要专用工具、救援器材及特别防护用品,目前大多危化品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装备落后、数量较少,更新换代不及时,配备标准较低,远不能满足救援需要。公安消防部队虽然人员充足,但是危险化学品专业救援经验不足,特种装备缺乏,急需救援物资没有储备,使危化品运输事故救援效果欠佳。

  (四)协调统一的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机制没有形成。应急救援体系未建立,事故救援信息滞后,队伍与机构之间配合协作性差,具体救援行动存在很大分歧,协调指挥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危化品运输事故救援效率。“6·28”周口大广高速二硫化碳泄漏燃烧事故,虽然得到成功处置,没有人员伤亡,但因救援方案多次研究不能统一,救援所急需的专业人员、专用车辆、倒罐容器寻找困难、到位较慢,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联动多头指挥,现场指挥部忙于事故报告和汇报、疏于指挥和协调,使得事故救援过程缓慢,更使大广高速封闭长达60多小时,8000村民被疏散有家难回,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救援的措施及建议

  通过对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的调查分析,发现在救援装备、物质储备、专业人才、应急响应、信息沟通等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危化品救援对建立专业队伍、提高队员待遇、加大应急投入、购置救援装备、明确响应程序、规范救援行为、签订救援协议、实行物质补偿等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危化品运输事故救援,建议采取以下八项对策:

  (一)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协调委员会。由政府部门、应急机构、救援组织、运输公司、生产企业、经销单位等组成,下设区域组织和执行机构。加强部门沟通,整合有关信息、技术、队伍及装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力量配置,资源全国共享,通报事故信息,密切事故协查,强化救援协作,完善国家级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二)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文档。开通事故救援信息网络,促进事故救援互助。设立24小时咨询电话,开展危化品运输信息查询和技术援助,提供化学品物质性质、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等办法,使危化品运输救援得到有效保障。

  (三)全方位、全过程、全面监控危化品运输车辆。要求危化品运输车辆100%安装行驶记录仪,各地建立GPS卫星定位平台,全国联网,区域互通,对每一台危化品运输车辆,实施全程动态监管。

  (四)建立各类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专业救援队伍。增强主体责任意识,依据化工生产企业,分类建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广泛覆盖常用大宗危险化学品,分别负责相应危化品运输事故救援。按照“企业投入为主,各级政府补助”的原则,加强装备配置,增强人员力量,组织危化品运输企业签订救援服务协议,实行经济和物资补偿。

  (五)制定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政府部门及应急组织要明确各类危化品突发事故科学处置方法,理顺出一套危化品运输事故分级响应、权责分明、各司其责、多方协调的救援程序,确保配合密切、指挥统一、行动有序、救援高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推行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预案事前申报制度。建立危化品运输联合办事大厅,由公安交管、道路运管、安全监管等部门组成,改由单一办公为联合办公。危化品运输单位在行车前申请运输时间、路线时,必须同时提供本次运输应急预案,落实人、财、物,保障队伍、装备、物资。加强宣传培训,开展应急演习,熟悉危化品运输事故的处置方法。

  (七)加强医疗卫生、公安交管、救援组织、指挥机构等部门之间协调及区域救援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业务培训,最短时间出警,采取交通管控措施,缩短救援救护时间,认真做好事故救援和伤员救治,防止因事故导致道路拥堵而影响救援。建立跨地区危化品运输事故协作机制,加强信息通报,强化事故协查,联合事故救援,共同促进危化品运输安全。

  (八)严格危险化学品运输队伍及人员的资质管理。抓好危化品运输事故预防,大力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分析研究交通事故的成因和规律,增强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危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