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家庭”悖论


  “空巢家庭”一词,原指孤身一人的家庭,并蕴含有生活境况不佳,遇事无亲人相助的意思。

  前几年,一些老年媒体诠释道:空巢家庭,是指一个或两个老年人的家庭(因为老夫妻两人总是在一起生活的),是社区关心照顾的重点。以后老年工作领域较广泛地使用了这一概念的名词。殊不知把两个老人的家庭都称为“空巢家庭”,便给这一名词的内涵带来了歧义。

  两个老人的“空巢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今日老年人的晚晴生活。这里首先要区分老年人的年龄段,从退休到70岁,多数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小康。与子女分居,是经济发达地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主要形式,这有利于老年人特殊的起居饮食习惯;摆脱第二第三代的家务劳动和陪读任务,安度晚年生活,益康延寿。子女平时用电话、短讯问候,定期回家探望,住院由子女、亲属照顾,这种两人之家,实际上是“康巢家庭”。当然,由于因病致贫、子女不孝、高龄多病等多种原因,目前仍有一部分老人属于需要社区重点照顾关注的。但这样的“空巢家庭”,在今日的和谐社会里是不多的。

  居家养老的健康老夫妻,一般早晨便上公园、广场锻炼身体,会友聊天,玩牌下棋或是结群旅游。有时家里确是空巢,但这种空巢是积极、阳光的养老生活,没有孤苦伶仃的空虚感。

  希望在老龄工作和老年报刊上,按照实情,减少“空巢家庭”一词的使用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