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李先生
倾诉故事:我又被人忽悠了
我退休有些年了,到这个岁数总难免有些小毛病,为这,也被人忽悠买过假药。
上次看到个广告,说是有个调理品是古代宫廷里给皇帝吃的,是什么宫廷秘方,含有雪莲、鹿茸、人参之类名贵药材,还送货上门。我打了电话之后,就来了个小姑娘,左一个大爷右一个大爷,嘘寒问暖了半天,还给我介绍了这东西怎么怎么好,还说能打折优惠,比市场上要便宜。最后我一口气买了三个疗程的药。吃了三个月,效果没看到,反倒把胃给吃出毛病了。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家调理品厂商组织的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办得很隆重,会场上彩旗招展,贴满了标语横幅。参加讲座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茶水和点心。在讲座中,一些专家极力宣传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的损害,让人觉得,不马上治疗就会有大麻烦。同时,那些专家说,吃了某种调理食品,不仅血压不会高,血脂会下降,还能提高免疫力,预防很多疾病。还说,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都可以免费获得一小袋的赠品,如果喜欢,可以当场购买,实在没有钱,也没关系。结果,参加讲座的老年人纷纷掏钱。我看到大家都买了,自己也享受了人家这么隆重的招待,不买过意不去,也买了一些。但回家吃了之后,发现调理品也没啥降压效果。家里人都说我,肯定是上当受骗了。
可让我不明白的是,上次是我一个人,这次可是很多人,有些还是退休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么大家都被忽悠了呢?
案例分析:
老人易被忽悠,首先缘于老年人认知活动中的记忆特点。人的记忆力一般是年龄越大,记忆力越差。到了65岁左右,记忆力的持续下降过程就会变得非常明显,这自然会影响到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就是说,老年人听到的虚假宣传越多,就越相信这些宣传。虚假信息的频繁出现,会使人对这些信息感到很熟悉,而认为它们是真的。老年人容易光注意了频繁出现的信息,而忘了信息的虚假性。这就带来了老年人信息处理的两个特点:
一个是老年人接受信息时缺乏批判精神。老年人容易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因此,有人往往会请一些所谓的专家来大谈特谈所谓的“国际领先理论”、“高科技产品”等。
一个是老年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比较差。特别是突然获取大量新信息的时候,老年人更不善于处理。一些人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个弱点,进行信息狂轰滥炸。“专家”讲一些让老年人不大懂也弄不明白的专业知识,片面夸大一些疾病的危害,让老年人觉得问题严重;夸大调理品的作用,让老年人觉得不马上买药就不行。
此外,还与老年人的面子观念比较重有关。
老年人自尊心比较强,比年轻人更爱面子,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所以禁不住别人的忽悠。有的老年人觉得,我都参加了别人的活动,享受了别人提供的服务,不买一些回家,心里会过意不去。还有些老年人,觉得大家都相信了,自己不相信就是落伍,于是就随大流掏钱买药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老年人对养生调理的高度关注。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买假药?说到底,就是因为老了。人到老年,身体健康状况都会有所衰退,大病小灾的也会找上门来。于是,老年人对药品调理品,有了特殊的关注,有了特殊的感情,甚至把健康长寿的希望,全寄托在了药品或调理品上了。这是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买假药的最根本心理背景。
要避免被忽悠,首先老年人要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买药品调理品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三思而后行。遇到别人忽悠和怂恿时,最好以“自己做不了主”之类的理由推托。再有是正确对待面子问题,不要为了面子而掏钱。当然,更不能贪图便宜。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养生调理。岁数大了,难免多服用一些必要的药物,多使用一些必要的调理品。但是,您不要忘了养生调理的根本,绝不在药物和调理品。调理,最根本的还是靠自己,靠自己讲究科学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
其次,家人亲友也要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支持。要经常给老年人提醒,那些所谓的权威专家是不可信的,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比如,让老人少听那些虚假宣传,要做到真正的科学健身。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