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3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
专家认为,在我国当前高速增长时期,基金投资收益率低于工资增长率,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并无必要。
2010年7月13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因为会议第一节发言占用了较多的时间,主持人只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5分钟的发言时间。于是,郑秉文用短短5分钟,概括介绍了他关于《拉美养老金个人账户因素在中国为什么会失灵》的七个观点。
第二天的《新京报》以《养老金“空账”规模约为1.3万亿(主题)2004年为7400亿;一官员称有“国家兜底”,不用过分担心(副题)》为标题对郑秉文等的观点进行报道后,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从普遍的反应看,网友们的焦虑主要集中在空账规模的扩大和国家最终的兜底能力上。
个人账户为何南桔变北枳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简称统账结合),这一模式是我国借鉴国际上社会保险发展经验和教训,把社会统筹的长处与个人账户的优势结合起来,创造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但从1997年确定这一制度以来,做实个人账户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界和有关部门的一个难题。对于是否有必要做实个人账户,以及能否做实个人账户,学界都有不同的观点。而郑秉文正是在我国提倡“名义账户”制的代表人物。
从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在地方改革试点的实践看,做实个人账户仍是主导性意见。根据权威部门的解释,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是有利于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要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就必须做实个人账户。二是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峰到来,届时如果仅靠当期征缴和财政补助将难以为继。三是有利于促进劳动力流动。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个人账户基金具有可携带性,参保人员工作变动时完全可以带着做实了的账户走,从而有利于参保人员流动。
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制度是30年前由智利首个建立的。智利实行个人账户并对基金实行资本化运作模式,养老金投资收益率高达12%。但郑秉文指出,在我国养老金账户投资的收益率则不到2%。
根据国际权威专家的观点,实行养老保险积累式的前提条件是投资收益率大于人口增长率与工资增长率之和。郑秉文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而拉美则处于稳态时期。在不同的增长环境下,积累制在拉美基本可以奏效,但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则是无效的。郑秉文认为,在中国长期低收益率,导致个人养老福利的巨大损失。他认为,个人账户的保值包括3个含义,一是票面保值。100元就是100元,没有挪用和投资亏损。二是盯住CPI,否则就是贬值。三是保持购买力。过去10年,城镇社平工资增长率为15%左右,就是说每年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的,达10%左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投资收益的下降,个人账户制的风险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质疑。
国家兜底到底是福是祸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另一个焦点是国家兜底问题。有会议代表认为,不应该过分担心“空账”问题,中国不同于拉美的地方之一就是中国如果出现养老金赤字,将会由国家兜底。个人账户资金虽然被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但这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参保人不用担心今后权益受损的问题。他说,这就像你把钱存进银行,银行不会让钱趴在那里不动,关键是你去取钱时银行可以给你就行了。
但对于这种观点,《每日经济新闻》发表徐光木的署名评论指出,凡事有国家兜底,并不等于养老金“空账”问题不值得担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养老金“空账”问题的制度处境以及今后所面临的形势。众所周知,养老金“空账”诞生于现有的养老制度,具体地说就是现在的缴费者为过去的退休者埋单。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显著加快,有关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所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退一步讲,即使国家兜底,最终还是平民埋单。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则表示,对于养老金的账务风险国家已经有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中国有丰富的公共物资积累,二是有大量的国有土地储备,这些都是中国人福利的物质基础,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新京报》则发表皮海洲的文章表示,应该加大国有股转给社保基金用于填充养老金“空账”的力度。文章说,实际上目前证券市场已经制定有国有股转给社保基金持有的政策,即去年6月发布的《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只是目前国有股转持力度还不够,如去年国有股转持的市值只有598亿元,按这样的进度来填实1.3万亿元的“空账”,其进展显然太慢,因此有必要加大国有股转持的力度。也有网友表示,国家的财政赤字那么大,还有钱兜底吗,只能卖国有资财了,说这样话的官员懂不懂理财。
个人账户向左还是向右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作为两种制度结合的产物,统账结合模式需要同时面对两种制度的弊端。绿皮书提出警示;“破解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这个难题,是实现2020年全覆盖的一个关键。若不能解决这一难题,就有可能建立一个碎片化的全覆盖制度。”
有IP地址显示为四川的网友参与讨论时表示,养老金不应以交税的多少领取,公民都有公平享有权利。福利国家基本使用征税筹集养老资金,富人交得多,穷人交得少或者不交,体现社会公平和责任。现在这种所谓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穷人不公平。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按照工资再给国家交20%的养老保险费,还要按人交诊治保险和其他保险,而用人减少的企业就按人缴纳较少社保费。在领取养老保险的时候,因为垄断国企和高工资人群可以扩大倍数交费,领取时养老金就发生较大差距,会进一步加大不公平的分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此前曾表示,只要国家有财富可以支配,就不要去害怕将来没人给养老。他认为城市职工养老保险要向新农保的方案靠近。他说新农保设计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设计,因为至少政府花的钱花在明处了,城市职工的养老保险国家一年贴1000多个亿,贴的不明不白,新农保可能预示着一种新的养老保险的模式,而且这种模式是比较先进的,将来城市职工养老保险是要往这个方面去靠的,按照它的基本原则改变城市养老保险。他认为这个模式就表现为一是政府保基本,二是个人账户一定要看成是一种补充保险。郑功成认为,应该进一步缩小个人账户的缴费比例,可由目前的8%缩到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养老金工作室主任杨燕绥提出:养老金制度应当重新定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社会统筹国民化,个人账户全民化”。他认为,社会统筹国民化是指社会统筹由中央政府负责,建立养老金税,而不是中央向地方收费。然后由中央建立养老统筹基金。向全体达到65岁的老人发最低养老金。这个最低养老金,作为国民待遇,应该与当地的平均工资、物价挂钩,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0%左右;农村可以比城市略低,因为农村老人有一些生活用品。个人账户全民指每个人有能力、收入的时候,在银行建立自己的账户,这个账户一般锁定到退休,除非遇到疾病、重大灾害和特殊情况,否则不可以提前领取。他们退休之后,每个月领取年金。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的人,这一生当中只要有钱,愿意往养老金账户里存钱,政府就应当鼓励,给予所得税减免。
郑秉文则推崇名义账户制。“名义账户制”在融资方面是现收现付的,而养老金的给付则是“缴费确定型”积累型的。即这种“名义账户”制的账户系统仅仅是一种“记账”的管理方式,而不需实际存入缴费。虽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是“名义”性质的,但在退休时却变得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成为记发标准的根本原则,退休金的给付标准严格按“缴费确定型积累制”规则运行。他认为“名义账户”制最大的好处可以较好地解决转型成本问题。对于社保基金的管理,他认为上上策是改变目前的制度结构,将统筹基金集中起来,实行集中的投资管理。他认为第一步应将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实行“记账式大账户”的模式,缴费的公式可以变化不大,也可以适当下调。采取“记账式大账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解基金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制度逆向选择,在中央政府层面形成一个资金池,为集中投资管理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