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从容,宠辱不惊,邓小平以豁达的心胸和大智安享93岁高寿。我们在此追思伟人,感受他独特人格魅力的时候,还可从他的养生之道中得到很多启迪。
邓小平同志享年93岁(1904年~1997年),这在全世界的伟人中并不多见。他在75岁高龄时,健步登上了黄山;80多岁时,还能在大海中畅游1个多小时。
1991年的“七一”,当小平同志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时曾说:“我今天的思维还不算老化,主要还是靠日常的运动,如散步、打拳、游泳等;对问题、对事物多抱以坦然乐观的心情;生活正常,调理得当;读书、看报、打桥牌、看足球、逗小孩。”他的养生长寿之道,归纳起来就是“乐观豁达、勤于动脑、坚持锻炼、合理膳食、家庭和谐”20个字。
乐观豁达——“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顶着。”
“我一向乐观,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顶着。”1984年10月11日,在原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请教小平同志“长寿秘诀”时,他给予了如此答复。众所周知,邓小平在中国政坛三起三落,历经磨难,家庭成员也屡遭不幸,但他在逆境中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勤于动脑——“我能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
美国电视记者华莱士问邓小平每天工作多长时间,他回答:“两小时。”“我的工作方法是尽量少做工作。”“其他时间用来读书、运动和休息,还要和孩子们在一起。”邓小平办事效率很高,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就将重要文件处理完毕。之后,如没有会议或外事活动,就坐在沙发上看看书报、打打桥牌,活跃活跃脑子。他曾自豪地说:“我用桥牌来训练脑筋……我能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
坚持锻炼——“我能游泳,特别是喜欢在大海中游泳。”
从青年时代起,邓小平就养成了坚持健身的好习惯。他虽然日理万机,但总是忙里偷闲进行锻炼。他的爱好很广泛,游泳、洗冷水澡、登山、散步、足球都是他所喜爱的。
“我能游泳,特别是喜欢在大海中游泳。”邓小平夏季在海滨游泳,能连续游1个多小时,有时遇有风浪,仍继续前进,胜似闲庭信步。 “我十年来没得过一次感冒,原因之一是每天早晨都用冷水洗澡。”这是邓小平在接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谈到的。
邓小平经常抽出时间,在自家的院子里散步。雪雨天不方便,他就在走廊里来回走动。他对待散步像对待工作一样认真,不偷懒,不取巧。
合理膳食——早餐8点半,午餐12点,晚餐6点半
邓小平的饮食习惯很有规律。早餐8点半,午餐12点,晚餐6点半,几十年不变。他早餐爱吃鸡蛋、馒头、稀饭、泡菜;午餐和晚餐常是两素一汤。邓小平爱喝绿茶。他杯子里的茶叶放得很多,待全泡开,要占杯子的三分之二。他还喜欢喝米酒,饮酒前,先吃些菜肴,避免酒对胃粘膜的刺激。他有几十年的抽烟嗜好,但在医务人员的建议下,1989年彻底戒了烟。
家庭和谐——尽享天伦之乐
邓小平和卓琳,相伴走过了58个风云多变的春夏秋冬。夫妻恩爱,携手白头,心心相印,患难与共。邓小平向来重视天伦之乐,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他十分疼爱儿孙,常和他们一道说笑谈天。逆境时如此,顺境也如此。家庭的温暖,是帮助邓小平从容应对政治逆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调理大夫回忆邓小平生活
邓小平的调理大夫郭勤英:
“小平同志爱吃四川家乡菜,像回锅肉、米粉肉以及自家腌的泡菜。他家里有个规矩:剩菜、剩饭不许倒,下顿烩烩再吃。”郭勤英回忆道,“平时家里有人得了感冒、发烧等小病,都会给他开小灶,但小灶的内容是——烩饭或烩面,并没有其他特殊。另外,小平同志除了正常的饮食外,也从不吃任何调理品。”
“在我的心目中,小平同志是一位生活朴素的领导人,但他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老人。他爱花草,爱孩子。”
邓小平的家在北京景山后街的一条胡同里,这是一座安静的庭院。从1977年返京到1997年逝世,邓小平一直居住在这里。
在邓小平家的院子里,西墙上种满了爬山虎,院子里栽着雪松、石榴树、樱桃树、海棠、丁香,进门的地方则种着两排花夹道:一排芍药,一排牡丹。
这个葱茏的院子,便是邓小平散步的场所。“他特别注意观察院子里的花草。看看哪棵小草先绿了,哪棵树先发了芽,牡丹花结了多少花苞,哪一朵先开花。”郭勤英回忆起这些时,显得非常愉快,“院子里有一棵樱桃树,每年五六月份开花,他散步时都要看看今年花儿开得多不多,花落后数一数今年结了多少樱桃。”
邓小平非常爱孩子。他有4个孙子孙女。每天吃饭时,老人家就拿着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糖豆,发给他们吃。有一次他风趣地说:“记者怎么不来采访我,问问我一天都在干什么,我的工作是发糖豆,这工作不好做啊。”
在邓小平身边工作了近20年的大夫王新德教授:
“小平同志不仅让我们大夫感到不紧张,最重要的是,他非常配合我们的治疗。”王教授深有感触地回忆起给小平同志看病时的情景,“小平同志是位随和的首长,很和气。非常配合大夫的工作,神经内科的常规检查非常烦琐,但是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一项检查,让他抬抬腿、走几步,包括拿叩诊锤敲膝盖下部检查膝反射等,他都很愉快地配合,从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因此,每次检查的一个小时,总是很愉快地就过去了。”
从1978年开始,王教授每周都要去邓小平家里一次,为他进行全面检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初。在王新德教授的记忆里,邓小平对待疾病有两个特点,一是乐观,二是从不细问。每次大夫问他感觉怎么样,小平同志总是回答:“好一点。”平时,邓小平非常配合大夫的治疗计划,完全按照医嘱做,从不多问自己的身体怎么样,病情如何等问题。
还有一件事情能够体现出邓小平对医学的尊重。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戒烟。郭勤英回忆,1989年以后,大夫们考虑到邓小平上了年纪,想劝他戒烟。对于一个有长期“烟史”的人来说,戒烟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郭勤英对记者说,在大夫明确告诉他,老年人的肺功能会逐渐减弱,戒烟对健康非常关键之后,小平同志非常听大夫的话,戒烟取得了成功。郭勤英补充说:“在戒烟这件事情上,我特别佩服老人家的毅力。不管从前他烟吸得多么凶,说戒就戒,非常干脆。而且不像其他人戒烟那样,开始要吃些瓜子、花生什么的,小平同志从来没有为戒烟吃过这些东西。”
88岁还想献血
“小平同志的健康状况一直都很不错,只是到晚年患上了‘帕金森病’,这是一种损害神经系统的疾病,非常折磨人,但是老人家从来没有呻吟过一声,他躺在那里很安静,就像没有人在房间里一样。”郭勤英说。
大家都知道,邓小平曾留下遗嘱,表示去世后要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88岁的时候,还想义务献血。这是最令郭勤英感动的事情之一。
“一天,我陪老人家看电视新闻,其中有一条消息是国家要颁布义务献血条例。以前是无偿献血,但对献血者以后患病怎么办没有任何规定,而新条例则明确规定了献血者以后用血的优惠条件,使献血走向法制化。看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老人家在看他的右前臂,我问他怎么了。他说‘看,我的胳膊有红色,我可以献血’,原来他在考虑自己献血的事情。我说‘你不用献了,献血是有年龄限制的,你已经超龄了’。”郭勤英充满感情地说,“虽然未能实现献血的愿望,但由此却能看到一位老人的爱心啊。”
朱秀芬今年53岁,1987年夏天,她在北戴河负责邓小平的暑期调理。虽然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但邓小平给她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那时的小平同志已经年过八旬,但看上去精神很好,身体很健康。每天上午9点多,总能看到他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向海滩,然后向大海深处游去。有时海面有风,大浪一个接着一个涌来,我们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就通过浴场里的望远镜向海面望去,结果见他游得很自在,头露在海面上,随着海浪一起一伏,很是轻松,我们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为了更好地掌握游泳时间,工作人员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竹竿系上一面小红旗,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举着小旗摇晃,小平同志见到了,就会马上往回游了。”
除了游泳,邓小平的另一项爱好就是打桥牌。
郭勤英说,小平同志爱打桥牌且牌风犀利。如果没有大事,他每周末都要在家里打,有时也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桥牌比赛,而且每次参加比赛都能获奖。
“平常在家打牌,有时儿女们也参加。以前打桥牌,都是小平同志自己洗牌、发牌。后来年龄大了,就由邓楠帮着洗。偶尔他们不在,就由我们值班人员代替。我们不熟练、动作慢,老人家就会风趣地说‘都是他们逃避,打乱了我们的部署’。”郭勤英充满温馨地向记者回忆道。
专家点评:
我国传统养生学主要包括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药物养生四大类,前三种养生方法被邓小平同志科学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小平同志一生几多磨难,但均能胸襟坦荡,泰然处之。传统养生学认为,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的人,机体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而健康长寿。我国的老年医学研究还发现,大多数的长寿老人均生活在幸福和睦的大家庭之中。此外,小平同志还善于用脑,除为国为民日理万机之外,还经常把看书报、打桥牌作为消闲,这对于延缓脑组织衰老,防止脑老化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是保持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饮食多样化,谷果肉菜合理搭配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邓小平同志饮食简朴、生活规律、喝绿茶、饮适量米酒的这些做法,符合传统养生学和现代营养学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的长寿还与其能够长期坚持锻炼有关。适量的运动可以活动筋骨,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增强体质而使人健康长寿。老年人经常运动,能够延缓各器官的衰老过程,保持快乐的精神状态,并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邓小平是一位伟人,他思想的博大精深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但是他的生活却又和普通人一样朴实。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政治上“三落三起”,个人生活与家庭成员也屡遭坎坷,但他在逆境中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他周围的医护人员都表示,小平同志得享93岁高龄,与他朴素的生活方式、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