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隆里古城


   离开家乡在外读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也许是思乡的缘故,时常在梦中神游故地,家乡的清山秀水、和蔼可亲的亲人、孩时的伙伴……,总出现在眼前,因工作忙,工作至今,只回过家乡几次,随着年岁的增长,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深了。
    我的老家隆里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锦屏县境内,她东邻新化乡(过去我们叫“新化所”),南接黎平县敖市镇,西临启蒙镇,北抵钟灵乡,东侧有爬寨(华寨),西侧有龙古寨,隆里城象“浮漂”,省道黎~锦柏油路穿城而过,距锦屏县城45公里,距黎平机场21公里,是一座600年古代军事城堡,虽然很多古迹被破坏,但她苍桑的历史痕迹仍然能体现出她昔日的辉煌。听老人们说:“隆里城有七街、八巷、九院子,有七十二姓,七十二口井,祖先不是本地人,城内布局是南京城的缩影”。但我从来就没数清楚过。
    隆里古城土地富庶,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她盛产优质稻米,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林业发达,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隆里印象:
    大街及小巷:
    东门大街长约200米、南门大街150米、西门大街长约200米,三条大街汇合在城中心,形成丁字路口,这里叫“观音堂”,是隆里的中心,“观音堂”边上篮球场和电影院(过去这里是住家户,不知那年火灾,被火烧的人家都般到城外去住了,后来才改成篮球场和电影院),也是搞庆祝活动最热闹的地方。
    东门城楼因临近公路,是隆里进城的主要入口,进入东门城楼,左边城墙边有条小巷,顺城墙连通“上头小街”,此巷叫“北门街”;右边城墙边也有条小巷,此巷叫“底下阴”,隆里有名的“陶家大院”就在此巷。往里走约150米,是一条岔街有,它叫“所丁街”,“所丁街”很短,但宽度又比所有大街都宽,它是“龙标书院”的入口,书院右边有条小巷通北门城楼;再走50米到隆里中心“观音堂”。
    从“观音堂”下西门大街约140米处右边有一条岔街叫“木马街”,“木马街”约150米,左边一条岔街“张所街”,“张所街”约150米;顺西门大街200米到西门城楼,右边有条街,叫“背街”,“背街”和“木马街”一样长。三条岔街,和西门大街成九十度布局,又相互错开,形成“丁字路口”,人站在“木马街”时看不到“张所街”,有人说“丁字”代表“人丁兴旺”,我到认为“丁字路口”的布局是军事城堡的战术需要,主要是冷兵器时代便于防守和进攻。
    从“观音堂”下南门大街约70米处,左边拾阶而上,有条胡同,它叫“黑门楼”,它算隆里的燕子之一(“黑门楼”也被火烧过,现在已找不到“燕子”的痕迹),顺南门大街走约100米处,左边有一条胡同,它叫“大巷子”,到南门城楼处,与南门大街成九十度有两条街,左侧一条叫“上头小街”,此街另一头与“北门小街”相连;右侧一条叫“下头小街”,“下头小街”与西门“张所街”相连,四条街各连成不同的四方形。

    北门只有一条街,叫北门大街,它两端有四条小巷,靠城中心端,一条是连接北门小街和西门大街的一条小巷,它叫“燕子上”,从北门大街拾阶而上,它弯弯拐拐,靠北门小街侧有门楼,靠西门大街侧有个小门,她的布局很特别,很有中国江南建筑和北京四合院的味道,象院又不象院,象巷又不是巷,说不清楚是啥风格;此处还有一条连接北门大街与“木马街”的不知名的小巷。北门大街靠城外侧端头有座庙,庙前一条巷顺城墙直通“木马街”、“背街”形成闭合布局,一条巷顺城墙直通北门城楼,接龙标书院侧小巷,沿着城墙接“底下阴”小巷, 
    还有一条连接西门大街到“下头小街”的小巷,叫“王家巷”那里也有一座“王家祠堂”。
    出南门城,就是南门城外,南门城外还有很多人家,南门城外有“上头塘埂”和“下头塘埂”,过去塘里有许多荷花,现在的“下头塘埂”荷花池上面还有残缺的石板小桥,此处叫“书方桥”,桥上有残缺的浮雕,但现在都已经没荷花了。江姓人家在南门城外“下头塘埂”建有“江家祠堂”;南门城外“铁家巷”、“碌家巷”、“胡家弯”。
    原来城墙没被破坏时城墙边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巷,很多地方的城墙和小巷都被人为拆除建了房子,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北门城楼因为离北门大街人家户较远,现在已找不到它原来的结构了,但那里的城墙保存还不错,城墙上还保留有大树,风景很好。听老人说,原来城墙上有很樟树、扬梅树、果树,春天花香香遍隆里城,随着城墙的破坏树木被砍,很是可惜。
    隆里城所有街道都用鹅卵石铺成各种图形,我们叫它为“花街”,各条街是街尾连接,各自成四方形,横平竖直,四通八达的布局,象迷宫,如游客没人带领,是不易走完和走出隆里城的;记得小寨子的人到隆里,时常发生有人走不出城的事情。孩时伙伴分帮打游击,各方都设有总指挥(娃娃头),由总指挥根据街道特点,安排战略战术,那些街口设阻击,那些追赶,有他安排,成员也可提出建议。打游击时,我们跑遍了全城所有街道,如对街道不熟,没有好的战略战术,是没法赢对方的。
    隆里“窨(印)子屋”
    隆里“窨(印)子屋”大都是先前门进堂屋和后屋,每进后屋均以四合院天井相隔。天井用青石铺成,旁边存放一青石长方形防火水缸,龙蟠螭护,凿就玲珑。房屋全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结构严谨,工艺精良。
    龙标书院
    “龙标书院”后来就叫隆里中学,从东门大街右拐至“所丁街”约80米处,就是“龙标书院”的大门,从外面看,大门的墙很高,大门约2.5米宽,进入大门,中间是鹅卵石铺的约2米宽走道,两边是花园,花园内各有两棵几人才能抱过的桂花树,记得每年九月开学后不久,桂花开放,香遍整个隆里城。过完花园上石头小桥,桥下是荷塘,我们读书时已经没有荷花了,只有一些小渔在荷塘里游荡,过完石头桥,左侧有青石铺的小道,拾阶三层石板梯,过围墙小门,是大操场,操场有篮球架、跳远沙坑,有木制双杠等,操场一头有学校食堂,食堂门前种有柳树,食堂右侧楼上,有上课敲钟的设施。我读书时,挂有一块铁板,有专人按时敲击。敲此铁板,我们叫它敲钟,敲钟时,全隆里城都能听到,它是我们上下课的玲声。
    从石头桥直上两层石板梯是木结构的房子,双层结构,楼上是老师的住处,楼下两边是厢房,厢房是老师办工的地方,中部直通天井,天井地面全是宽约1.5米长约2.5米的青石板铺成,两边是高高的墙,墙上是毛主席语录,我想,旧时的书院高墙上一定是鼓励学子学习的要求和孔孟之道之类的东西吧。
    过完天井,有三处石梯可以拾阶而上进入“窨(印)子屋”,到“窨(印)子屋”中间的石板梯比两边的石板梯宽,走上约十层的青石板梯,进入书院的一座“窨(印)子屋”,所谓“窨(印)子屋”,就是外面是土砖墙,里面是木结构房子,上盖瓦片;这种房子冬暖夏晾,也可以防火,原来隆里的有钱人家建的房子都是这样的结构,如“陶家大院”、“江家花屋”等。进入“窨(印)子屋”,它是双层结构的房子,楼下没房间,是一个大厅,且空间很高,大厅里有两排木柱有规律的排列,它们是支承整个房子的基础,大厅四面墙上都开有窗口,外面的阳光可以照射到大厅,因此,大厅的光照也很好。在大厅的前右角,有木制楼梯可上二楼,楼上有教室,有老师住和办公的房间,楼上过道两端土墙开有门洞,出门洞下楼梯,可以到达“龙标书院”的主教学楼。

    主教学楼很特别,是双层结构的木制房子并成口字形与“窨(印)子屋”相联,中间是天井,教学楼的四角,有木制楼梯上到二楼,一、二楼有宽约2米的环形走廊,四周相连,一楼左角有一小门接通操场,口字边的三边的楼上、楼下都有二(我不记得是二间还是三间了)间教室,靠“窨(印)子屋”这边没有教室,只有走道,课间休息,爱疯玩的学生可以从楼上跑到楼下,也可从楼下跑到楼上躲猫猫(捉迷藏),很是热闹。我读书时学校很正规,每天放学,要组织学生到操场按班排队,按照从小班到大班的顺序走回家。我在这里读了三年小学,后来因学校主教学楼被大火烧毁,没有教室和桌子板蹬,学校各年级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庙里上课,学校要求学生自己带两个不同高度的板蹬做桌子和椅子,小时调皮,贪玩,下课经常不把板蹬拿回家,读了一学期,读得板蹬都遗失了,后来只有转学到凯里子弟学校读书。直到读初中,才回老家继续读书。
    隆里古迹
    隆里的古迹很多,由于城里人保护意识不强,破“四旧”时破坏严重,古迹基本不见了,因此我小时看到的也不多。东、南、西、门城楼还有一些古城的影子,北门已全被破坏了。因为过去隆里也没有现在那么浓的文化氛围,对古迹还不知道珍惜。现在国家重视,贵州省、县里和挪威王国投资进行了重修,如能全部原貌恢复,过不了几年,隆里城一定会再次焕发她昔日的风采,她也会很快成为贵州的一处重要的旅游资源,供人欣赏。
    城楼和庙宇
    东门古楼是最为壮观的,我的印象里它很高,呈塔形结构;听老人说,原来的东门城楼布局和南门、西门一样,现在的东门是被拆了半边城楼的样子,入城口有大门,门边有放插冷兵器的架子和石碑,每到夏天,那里乘晾、聊天的人很多,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牌,有的在睡觉,它临公路和商店,是隆里人最多最热闹和最繁华的地方。
    出东门向东顺石板路走约1000米,有一口水井,我们叫它“天井”,隆里人都喝“天井”的水,其它井水只用于洗衣、洗菜等,“天井”水是泉水,冬暖夏晾,隆里人都喝冷水,只有过年去作客,有些人家好客,才煨茶喝开水,喝“天井”水从不生病,隆里人说;“外人喝了‘天井’水,会变得聪明”。喝惯了开水的人到隆里喝“天井”水也不会生病拉肚子。
    “观音堂”,是隆里城的中心,原来是庙,听老人们说,有很多木制和泥制的菩萨,破“四旧”时被破坏,这里后来改为“隆里公社”办公的地方,里面有戏台,有食堂,公社开会,学校开会、演出,演大戏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南门城楼虽然破旧,但基本保存完好,南门城是二层结构的楼宇,有两处城楼,城楼都有大门,并呈七字布局,中间是空地,老人们说,那叫“勒马回头”,我想也许是祖先们抵抗苗民进攻时,可实现“关门打狗”和“暗藏杀机“的一种设计吧;楼下过道两旁有放插冷兵器的架子和石碑,城楼二楼有一把90斤重的扑刀,听老人们说:“全隆里城近几代人中只有两人能玩得啭,他们武功高强,很厉害”。此刀比三国时关羽的刀还重。

    西门城楼和南门城楼一样的布局和一样的功能。
    隆里城西北角,有一座庙,叫“玉方阁”,它应该是隆里最高的建筑,建筑主柱我们两人才能环抱,后来,隆里人把它从三楼锯开,拆除上面的建筑,改成了诊所。
    出“玉方阁”沿河边往下游走1000米左右,有座青石“三拱桥”,隆里人叫它“状元桥”,桥边有座山,我们叫它“钟古山”(介绍隆里的文章里叫它真武山),山下有土地碑,碑上有修桥捐款人的姓名和捐款银的数量,沿鹅卵石铺的弯弯曲曲的山路,到山顶,有一座庙,庙里也没有菩萨了,听老人们说原来庙里有一口大铜钟,敲此钟能在几时里外听到,但不知道流失到哪里去了。
    隆里的“状元桥”、“状元墓”,据老人说,是为了纪念唐朝诗人王昌龄而修建的,隆里人对唐朝诗人王昌龄有着深厚的感情。
    隆里还有很多古迹,如南门的“细渔彩桥”,西门的“将军砍头”,东门的“美女梳妆”等,已经不见影子,如恢复隆里全貌,我想,她应该可以成为西南独一无二的、最漂亮的古城堡。
    东南西北门还有些小庙,小庙已经没有菩萨,都改成了原隆里公社各大队的粮食仓库,许多小庙我只路过,从未进入,因此建筑结构不得而知,但都是“窨(印)子屋”。
    隆里习俗
     隆里东南西北门的用途是有讲究的,东门是财门,南门是喜门,西门是水门,北门是鬼门;隆里迎亲、出殡等,只从东门进出,是不走北门的。迎亲时也不正面迎着庙的大门走,据说这样才吉利;出殡时很热闹,出殡的队伍要在城内游一圈,抬棺的人要走三步退一步,要放铁炮,亲属们还要在街口跪接出殡队伍,孝子们要回跪,热闹一番,才出东门上山土葬。

    隆里古井
    隆里600年来承受的创伤是无法形容的,很多古井都被破坏了,听老人们讲,破“四旧”时,庙里的菩萨有很多被人们丢进井里,现存的古井不多了。
    西门大街的中部一口古井,井很深,井沿被井绳磨出了很深的几道槽,证明它使用的年限最长,使用最频繁。
    “观音堂”内也保留一口古井。
    “木马街”、“张所街”中部各有一口古井。
    “背街”两头各有两口古井。
    “东门小街”和“上头小街”结口处有一口井。
    “北门大街”一条巷子里有一口井。
    有些人家里也有井。
    老人说隆里有七十二口井,很多我都没见过,就知道这些井。
    隆里人文
    姓氏分布
    南门大街有很多“窨(印)子屋”,主要是胡、姚、王、江、杨、廖姓人家的祖业,江姓人家主要分布在南门大街、“上(下)头小街”和南门城外,是隆里大姓之一,“上头小街”也有一座江家的“江家祠堂”;江家文武双全的人很多,隆里有很多老学究都出至江家,他们有的文武双全,有的才学和书法出众,很受隆里人敬佩,多数人家的墓碑碑文出自江家学究之手,但他们因年岁过高,存世的不多了。
    西门大街、“木马街”、“背街”主要分布的是王、陈、陶、胡姓人家,在西门大街中部,有陈家的“陈家祠堂”,王姓人家也是隆里的大户人家。
    “张所街”大多是张姓人家,也有夏姓人家和王姓人家,听老人说,张家出过状元,传说张状元说家乡隆里了不得,有一首打油诗:“龙标有条火焰冲,九天九夜走不通,蚊子有母鸡大,蚂蝗有扁担长,人去人死,鸟去鸟亡”,皇帝喜欢陈状元,后来皇帝派人来隆里跟陈状元家用铜尺测量地基修房子。按老人们说,用铜尺测量了的地基,人就发不起来了,但我感觉隆里陈家虽然不是大姓,但也有很多人口,张家现在还有老学究,他们文化很高,毛笔字也写的很好,算隆里的老一代文人了。
    “张所街”王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他们世代为师,学问高深,是隆里历代学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家很受隆里人的尊重和崇敬。
    北门大街和“燕子上”,全是胡家人居住,也是隆里的大姓人家,胡家也出了很多名人;但我记忆较深的是胡姓人家喜欢在正月间上山打猎,主要是打野猪,或有人说自家的庄稼被野猪吃了,告诉了他们,他们就要去打,好象是为人们除害的英雄;当然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野猪是保护动物,不能打了。记得到正月间,只要带头的一声吆喝,他们就带着猎狗出门打猎去了,一般他们有十多人,他们都是老猎人,他们根据山形可以知道野猪的跑向,枪法好的猎手在一定的位置埋伏,其它人就到处打石头,让猎狗去追,直到把野猪追出来,看到野猪出来,他们就大叫,把野猪追向他们的埋伏圈,当然野猪肯定是跑不了的。打死野猪,把它抬回家,把野猪耳朵拉到那,就把野猪头从那里切下,猪头敬给打死野猪的人,大家再评分剩余的野猪肉,有猎狗的人家猎狗也有一份;如果外人在野猪跑动时跟着吆喝,打死野猪后,主动点和他们把野猪抬回家,外人也可分一份,他们很耿直、大方、豪爽,按他们的说法是“玩意子(好玩的意思),分剩下的野猪肉,当然是留给几个老朋友猎人的了,他们喝米酒吃野猪肉,交流些打野猪的经验,他们感觉很快乐。当然别姓人家也有喜欢打猎的猎户。

    胡姓人家还有一个特别的人,他有一个响亮的大名叫“猫司令”,打野猪他都是单独行动,每年他至少要打一头野猪回来卖给城里人,听老人说,他知道野猪的行综,在野猪经常出没的地方,他安装“铁夹”、下鱼“炸弹”,因此每年他都能打到野猪,有一次他还和野猪搏斗,很是危险,最终他战胜了野猪。
    打野猪是很危险的,老人们说,中弹未死的野猪要袭击人,隆里曾经有人因打猎被野猪袭击,为此献出过生命。
    东门大街、“所丁街”主要分布有王家、胡家、童家、姚家,根据老人们说,隆里王家分为西王、龙王、魏王、所王,他们的字辈不同,但又可以互通,我想可能是王家祖上四兄弟的分支吧。童家和姚家也出了很多名人。
    王、江、胡、杨是隆里的大姓,他们的姓氏,可以从各家大门楣横匾上的堂名中读出,如“三槐第”是王家,“西湖第”是胡家,“济阳第”是江家,“关西第”是杨家等。
    喜欢“打仗”
     隆里人喜欢“打仗”,东南门的大人、小孩组成一派,西北门的大人、小孩组成一派,过去每年要打一次“竹笋筒仗”和一次“水仗”,虽然是“打仗”,但从来不会生气,只是隆里人玩耍、欢乐的一种独有的方式。
    每年大量出竹笋的季节,每家都要上山采几箩筐的竹笋,家家都要把老笋头丢弃,也许我们隆里人好斗,晚上两派就自发组织起来,用笋头打仗,直到打高兴、打累、打晚才停战,实际上也从来分不出谁胜谁负。
    到了热天,农忙结束,也许是粮食满仓,心情舒畅,加之天气热,到了晚上,两派就自发组织起来用“吸水筒”(用竹子做的一种喷水工具)打“水仗”,根据各人的力量大小,各自制作大小不一的“吸水筒”,双方把水喷向对方,直到把井里的水淘到底,才结束战斗。也许那样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也可以在天热的时候享受一点晾意吧;反正隆里人感觉很快乐。
     隆里过年
    隆里人过年,是隆里最热闹的时候。过年前,家家杀猪、熏腊肉和血豆腐、打磁粑、做豆腐、做“印壳子”(一种糯米和饭米混和用模具做好上色的一种粑粑),隆里人家家很忙,但很快乐、高兴。杀猪那天要请亲属们吃饭,隆里人叫“吃庖汤”,就是把猪下水和背瘤肉、猪颈肉等煮成一锅招待客人,当然要看亲属的多少,亲属多的,要吃很多肉,但主人也很高兴,先吃肉、喝酒,在煮蔬菜吃。大人们不喝酒到位,不唱酒令歌敬酒到位,不聊天到很晚是不下桌的,这是老传统,很是热闹。
    过完大年三十,大年初一至初三是不走亲属的,老老少少只去山上“踏清”,具说“踏清”可以在新的一年人清净、顺利、健康、发财。到了初四亲属间才相互拜年,请客吃饭。请客吃饭有很多如红红绿绿的“麻叶“、”米花“等好吃的东西,到了初四,人们开始忙禄,城里也组织各种活动,扎龙灯玩龙灯,是每年必玩的一项活动,到了晚上龙灯队要敲锣打鼓走遍隆里所有街道才能结束;生男孩的人家、修新房子的人家算是有“喜事”的人家,龙灯队到了“喜事”人家门口,主人要放炮请龙进家,由玩龙灯里有“才学”的人高唱“贺龙词”,祝“喜事”人家发财、发福、小孩快长快大。玩龙灯的人还要随声附和,唱完龙灯才进入“喜事”人家,在“堂屋”转一圈,喜事人家要包红包、送糖果、吃甜酒,因此小孩很喜欢也很热心玩龙灯。
    到了正月十五,是最热闹的时候,那天是隆里玩“花脸龙”的日子,“花脸龙”是的一项独特的活动,玩龙的人要“开花脸”(像京剧的花脸),龙的中部的小伙子要化妆装成一个女人被旁变的人戏弄,扛龙尾的人是“花脸龙”的主角,相传取材于宋朝建国初期“蓝季子会大哥赵匡胤”的民间故事,扛龙尾的人要先喝酒半斤,挽起一支裤退,露出半边胳膊,头带一个草尾,手拿一根加了棍的草吧,一手拿一块抹了清油和锅底黑的糍粑,脸上乱画,见人就喊“呸,吃粑粑”,对长辈只吓一下,对平辈、外人,就要往脸上抹,很是吓人,被抹的人不能生气,要高兴,看热闹的人才会更高兴更开心,这是隆里最吸引人的一项活动。
    正月间,城里还要组织篮球比赛,东南西北各一个青年队、中年队,中学一个队,在外地读书、工作的一个队,共十一个队参加,每天要比赛,直到打出名次,发奖品才算结束。前辈们篮球水平很高,也很有名气,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可和前辈们相比了。正月间,还有玩狮子、唱大戏,猜灯迷……,很是热闹。
    隆里和新化
    儿时听老人们说,我的老家过去叫“龙标蔚”,后来改叫“隆里”或“隆里所”,这里尽管处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但城里的人都不会讲苗话、侗话,也不和周围寨子通亲,只是本城通亲或与“新化所”通亲,因此隆里亲属连亲属,很不好称呼,有是还会闹洋相。隆里和新化关系密切,源远流长;“隆里所”人叫“新化所”人‘蝌蟆”(青娃的意思),“新化所”人叫“隆里所”人“蚱猛”(蝗虫的意思),这是爱称,只有两所的人知道这称呼,在外面他们就是不认识也会互相帮助,只要听口音就能判断是那所人。
    隆里600年的故事是讲不完的,隆里的古风古韵虽然尤存,但我的先辈们为了当朝的安定,不远万里来到这蛮夷之地,他们的艰辛和痛苦,承受着周围民族的敌意和屠杀,是无法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每次听老人讲隆里的历史,我的心里就会感到阵阵酸楚,先辈们太不容易了,我为先辈们忍辱负重创造的历史骄傲,为隆里能有今天的重建感到骄傲,我的家乡――隆里,我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