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驾车 在山西背后


[汽车]自驾车 在山西背后


我以前从未到过云冈石窟,第20窟笑态可掬、目光炯炯的琉璃佛就是我想象的全部。现在,我来到了山西,看到了山西背后的历史。

  总体路面指数:★★★★

  山西公路路况很好,除非遇到运煤车队时路面有些拥挤外,其余时间基本可以放开手脚开,速度可保持在80-100Km/小时。

  总体加油站指数:★★★★★

  山西的加油站几乎到了3步1站、5步1个的地步,除了需要添加97#汽油外,根本不用考虑能否及时补充燃料的问题。

  驾驶车辆:华泰吉田

  驾驶天数:10天

  驾驶路线:北京——大同——悬空寺——五台山——太原——祈县——平遥——太原——北京

[汽车]自驾车 在山西背后


  第1站:云冈石窟和悬空寺

  路面指数:★★★★

  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昌高速公路至延庆方向,然后直接驶入京张高速公路,中途有路标指示“大同”方向。北京——大同全程都是高速公路,云冈石窟距高速公路大同出口13公里。

  加油站指数:★★★★★

  加油问题根本不必考虑,“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比比皆是。

  路边食情:★★★★

  山西的面食全国有名,据说能叫出名字的就有300多种可供选择。只是制作的手艺略显粗糙,谈不上赏心悦目。所以,”色“说不上,“香”和“味”倒是真的。

[汽车]自驾车 在山西背后


  住宿指数:★★

  山西整体消费水平不高,价格在200元以内的标准间在当地就算“高档”了。

  我以前从未到过云冈石窟,第20窟笑态可掬、目光炯炯的琉璃佛就是我想象的全部。

  1500年前,拓跋鲜人在向中原迁移的过程中,曾有96年的时间把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在这96年的时间中,就耗时65年建造了云冈石窟。拓跋鲜人是从山洞里走出来的,石雕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挣饭吃的手艺。

  1500前的事情距离今天已经太遥远了,留给我们的没有一座完整的佛像。每一个都是断臂残肢,有的甚至只能看见大概的轮廓或者是一个局部而已,自然的侵蚀能力丝毫不亚于人类对于另类的毁灭。

  对于一项耗时65年的工程来说,即使只通过残肢断臂,也不难发现工匠们的精湛工艺和对人体骨骼结构的深入了解——身材的比例、肌肉的丰满和衣褶的布局都合情合理,看不出有任何勉强。闭上眼,完整的佛象会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第20窟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象征。抬头仰望,佛像慈眉善目中隐隐约约地透着威严。但眼睛里的两个琉璃球却显得很滑稽,据说是在清朝修复时塞进去的,看上去有点像卡通人。 后人总自认为比前人聪明,事实证明为维纳斯断臂再接多少次都失败了。

  悬空寺距离云冈石窟126公里,走国道,路况还可以。

  悬空寺最早的作用是一座驿站,原名为“玄空寺”。时代进步了,驿站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后人又发现它建筑的美学意义多于实际意义,加之它本身又建得有点“悬”,干脆改名“悬空寺”。  于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变成了名胜,把李白都引来了。

  “悬空寺,半山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寺庙与山体连成一体,仅靠几根碗口粗的木头支撑。一阵风吹来,好像寺庙都跟着晃动了。

  其实,这只能说设计者构思巧妙——用粗大的椽木把寺庙与山体连在一起,将寺庙本身处于锅底状山体的最凹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连日照每天最长也就2个小时。所以,根本谈不上风化的破坏,这也就是悬空寺这么长时间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设计者是谁?“公输天巧”告诉我们是:鲁班爷。

[汽车]自驾车 在山西背后


  第2站:太原

  路面指数:★★★★

  云冈石窟——悬空寺——五台山——太原市的路况很好,中间间接有高速公路连接。

  加油站指数:★★★★★

  根本不必担心,加油站很多。

  购物情报:★★★

  醋、红枣、小米等。

  太原的主要景点非晋祠莫属,晋祠前面有个晋祠公园,与晋祠没有一点关系,只不过是个街头公园。但导游和路边拉客的却偏说从这里进去就是晋祠,除了白花5元门票外,最大的收益就是遛了半天腿和蒙了一脸的灰尘。 其实绕过晋祠公园,就是晋祠的大门。

  晋祠今天是旅游名胜,在1500年前也是。能够看见1500年前原汁原味的文物,在全中国也没有几处。

  晋祠里号称有三大国宝:圣母殿、渔沼飞梁和难老泉。圣母殿前木柱上的木雕蟠龙值得一看,它们诞生于宋代,是国内现存的年代最早的木雕艺术品。蟠龙身上布满裂纹,风吹雨打早已显露出木质本身的灰白色。但蟠龙的气势,尤其是龙头昂首、一览天下的王者风范,加上炯炯的双目,仍能让人感觉它还充满活力,似乎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第3站: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

  路面指数:★★★

  太原——祁县——平遥的道路是国道,因旅游的原因,交通整治得非常好。

  加油站指数:★★★★★

  很多,不必担心。

  住宿情报:★★

  祁县距离平遥23公里,所以一般都到平遥住宿。

  购物情报:★★

  平遥漆器、灯影牛肉、黄酒值得考虑。

  祁县的乔家大院,因为老谋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出名。据说,大院当年还向摄制组收取了8万元的占地费。如果仅投入10万元不到,就能获取这样的广告效应,不知有多少深宅大院的地主拿着大捆的人民币要往老谋子身上砸呢。

  山西多大院,一方面显示了山西多地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晋商乡土观念的深厚:有钱就买房子置地。不像徽商,有两个钱都扔在风流倜傥上了,风花雪月中全然忘记了生活在高墙深院中的结发之妻。

  从外观上看,乔家大院是真正属于那种平常所讲的深宅大院的。高3丈有余的院墙,把院子围成了砖木结构的城堡,在周围民宅的包围中显得很孤单。

  走进大门,才发现门里套门、院里套院,6个大院里分布着20个小院共313间平房,好像迷宫。

  西南角的眺阁是全院的最高点,站在这里统览全院落,会发现整个大院的布局呈双“喜”字图案出现在眼前。再仔细看,斗拱、飞檐形态各具,就连屋顶上的138个烟囱也无一雷同。走进院落,砖雕、石雕和木雕赏心悦目。乔家大院的每一处雕塑都是一个故事。

  所以,无论从建筑角度、还是从院落本身包涵的内容讲,乔家大院都可以被称为博物馆。而民间流传的“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都说晋商是”老西”,话里话外瞧不起人家,好像整天除了挣钱两耳不闻窗外事,土得都掉渣。其实,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晋商与徽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内向与外在。

  看看山西的大院,给人一种在外闯荡多年衣锦还乡的感觉。对其本人是一种荣耀,对家族而言,可以讲是光宗耀祖。

  创建乔家大院的乔贵发最早在包头创业,由于买卖做得实在,“复盛公”越做越大,以至于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讲法。而孔祥熙第一次将宋霭龄接进孔家大院时,宋霭龄也不得不惊叹,她见识了有生以来的奢华之极。

  做买卖最讲究的是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双方的供求关系,从中赚取最大的差额利润。在这方面,位于平遥城里“日升昌”的老祖宗们,给我们很好地上了一课。

[汽车]自驾车 在山西背后


  “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私营票号,经营的起因充分显示了老一辈实业家们独特的眼光。当时人们做买卖奔波于平遥与外地之间,由于随身携带银两既不安全又不方便。于是,日升昌的创业者们便做起了汇兑的买卖。商人拿着银票就可以到日升昌的各个票号换取银两,方便、安全。而两地银价的差异和银两成色的不同,则成为日升昌赚取的利润。

  后来,买卖越做越大,越做越广,一种专业化的、网络化的货币兑换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了。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严谨入微,不失为一本专业的银行管理教科书。

  日升昌可以说是一颗种子,吸引得商家纷纷投资票号生意。鼎盛时期,驻平遥城里的票号有案可查的达20多家。在一个小小的县城,拥有众多掌握着政府和全国商业命脉的票号,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对于平遥这座票号城来说,用“填不满,拉不完”来形容,是丝毫不为过的。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第一家私人票号日升昌的对面,就是最后一家私人票号宝丰隆的旧址。所以,有人说:中国的私人票号起于平遥,又结束于平遥。

  日升昌现在还保持着原样,同样,平遥城也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风格,使我们有幸看到这座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城的真实面貌。

  平遥城的规模完全是按照我国古代城市“礼制”的等级观念建设的,是内地汉族文化的代表。从关于城池的一些数字即可看出,古代的人们在建造城池时的用心良苦:城墙上3000个垛口代表了孔圣人的3000名弟子,72座敌楼代表了72贤人。

  真要感谢一些有识之士,使平遥城没有毁于所谓的“改扩建”。现在城内居民居住的房屋多为从上一辈传下来的,砖墙瓦顶,四合院落。临街的宅门还建有华丽的门楼,雕工精巧。

  走在街上,除了全国各地所有旅游景点都有卖的工艺品外,平遥本地生产的漆器和灯影牛肉及碗托值得驻足。它们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开元年间,即使碗托也是让慈禧大呼过瘾的。慈禧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逃亡路过平遥时,可能真是贫困交加,吃什么都觉得香了。

  就在平遥街楼脚下,有一自产自销黄酒的作坊,门脸不大,名气却不小,几乎每一个去平遥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据老板介绍,直到今天,那里生产的黄酒就是当年慈禧品尝时的口味,而且连酿造的方式都没有改变。不信?门帘一掀,后屋随便参观。至于墙上挂满的老板与众多社会名流的合影,更是起到“托儿”的作用。一传十,十传百,根本不用做广告,老板在家里数票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