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概述
1.1国电长治热电2×300MW机组工程汽车卸煤沟包括卸煤沟、检修间及拉紧间,基础底标高为-11.50m, 轴线尺寸105200×10500mm;1#转运站基坑轴线尺寸12000×16500mm,基底标高-21.7m;廊道轴线尺寸9000×10500mm,基底标高-10.55m。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了解到,本区域内自然地面标高为906.50m,30m以上浅层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约为-3.80m左右,土质以粉质粘土为主,1号转运站自然地面以下14.90m~16.90m有粉细砂层,可能出现流砂。为确保工程开挖及基础筏板顺利施工,需要进行降水施工,最大降深不小于30m,以疏干开挖范围内的地下水,满足施工需求。
1.2为加强汽车卸煤沟、1#转运站工程的土方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土方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能可靠、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土方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2.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工程项目部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生产、安全、保卫等负责人组成,下设应急救援专业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在,日常工作由安监部兼管负责。发生较大事故时,领导小组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按指挥机构组成名单排序递补。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指挥,负责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详细的组织机构见《安全应急预案》。
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2.1职责和分工:
2.1.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事故发生时亲临现场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项目总工程师、其他副经理及全体职工个人分别对应预案的响应负责。
2.1.2主管生产副经理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及实施,并对以下工作负责:
2.1.3按国家规定配置应急救援(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安全标志及报警、通讯设施,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2.1.4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或控制各类事故隐患。
2.1.5组建一支以生产副经理为组长的,经过应急培训演练的应急救援小组。并确保应急小组人员熟知各种危险品及机械设备的性质及应急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保持与各小组成员之间的通讯联络畅通,一旦事故报告后,能立即通知应急小组前往处理。
2.1.6制定并实施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培训、演练计划,组织对应急救援小组及全体职工进行应急救援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演练。
2.1.7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检查工作。安全员的职责有:
2.1.8协助主管生产副经理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应急救援知识、紧急情况下的报警、疏散、紧急救护等常识,使其熟知防止事故和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
2.1.9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的设备或设施进行标识和检查,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对设施或设备使用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的教育。
2.1.10协助材料员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及使用的安全管理,确保所有易燃、易爆物品能在安全的条件下储存或进行使用,防止因设备损坏、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事故的发生。
2.1.11保障现场及危险品专用仓库内外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疏散标志。
2.1.12项目经理部材料员负责项目经理部危险物品的管理,材料员的职责有:
2.1.13确保危险品专用仓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据危险品的种类、性能、设置相应的通风、泄压、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防晒、防潮、避雷、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
2.1.14定期对危险品储存仓库进行检查,并随时掌握危险品的储存、保管、发放及使用情况。
2.1.15全体职工个人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文件及本预案的各项规定,熟知各类危险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理方法,并配合做好危险品的储存、管理及使用等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应急处理、救援行动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3.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坍塌是指施工基坑(槽)坍塌、边坡坍塌、基础边坡坍塌等。
3.1土方坍塌应急预案
3.1.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环节
3.1.2土方施工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挖土;积土、料具、机械设备堆放离坑、槽小于设计规定;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深基坑末设专项支护设施、不设上下通道,人员上下坑槽采踏边坡;料具堆放过于集中,荷载过大;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等。
3.2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3.2.1必须认真贯彻建设部“重申防止坍塌事故的若干规定”和“关于防止坍塌事故的紧急通知”精神,在项目施工中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经甲乙方及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
3.2.2工程土方施工,必须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土方坍塌。
3.2.3按土质放坡或护坡
3.2.4降水处理
3.2.4.1对工程标高低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对毗邻建筑物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认真观测。
3.2.4.2雨季对场地西北侧小河水位进行时时检测,发现水位异常,立即向市水利部门进行汇报,并积极配合进行应急抢险工作。并尽量将场内雨水排向市政管道,以减少西北侧小河的排水压力。
3.2.4.3雨季粘土含水量大容易引起滑移,为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雨季要对场内排水坡度及排水沟进行检查,使排水畅通,避免场内积水,避免基坑粘土被泡。我们采用基坑放坡用水泥砂浆护坡或坡面满铺塑料布,用钢筋锚固的方法,进行基坑保护。
3.2.5坑边堆物要有安全距离10m以上,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3.2.6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
3.2.7绝“三违”现象。
3.2.8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
3.2.9基础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撑。基坑深度超过5m有专项支护设计。对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3.2.10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雨天要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壁边坡,造成土方坍塌。
3.3发生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3.3.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3.3.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3.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3.3.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3.3.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3.3.6对在土方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4.土方滑坡
如边坡位移量超过警戒值则启动应急预案,加强边坡位移观测,土方挖运时如出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切断边坡附近电源;通知现场管理人员,迅速采取处理措施,如用挖掘机在坡脚迅速回填;
边坡发生险情后及时撤离现场附近人员及机械设备、材料,在发险地段树立围挡、立警示牌,调集挖土机在坡底附近堆载以减轻边坡安全隐患,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对于边坡附近渗漏水而导致的险情及时采取堵漏措施防止渗漏,对于坡顶超载原因导致的险情及时卸载,如本身安全性不足,则在边坡稳定后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具体应急措施如下:
4.1首先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了解施工场区周边地下管线(上、下水、污水、雨水及消防等)是否有渗漏现象,及时切断水源并进行补漏和堵截。
4.2边坡可采取设置导流花管的方法将土体中水导出,导管在渗水点下部设置,间距根据渗水量大小确定,保证坡面不积水,导水管应将水引出坡面,防止滴溅破坏坡面,导水管插入坡面内的部分外面包裹两层水泥编织袋,里面可以填充中粗砂或石屑。基槽内设置盲沟和集水井,用水泵将水尽快排出基槽。
4.3增加边坡监测次数,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
4.4边坡位移发生突变,地面产生较大裂缝,位移未有收敛迹象
4.5立即封锁该区路面,禁止各种车辆及无关人员通行,及时通知领导、设计人员及安全人员到场。
4.6判断边坡出险原因,如果由于边坡荷载、渗漏等原因引起的原因,则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边坡加固、坡后卸荷。在加固施工前应保证边坡安全,可以在坡脚堆土回填或其它支撑方法减缓、阻止边坡位移。
4.7缩短边坡监测周期,同时尽快分析事故原因,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事故继续恶化,防止类式现象发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5.漏水处理
5.1管道漏水应立即停止供水,查明漏水源头,及时解决漏水问题。对于漏水形成的上层滞水,设置滞水排水管,采取明排措施,用排水管导流至软管,由软管引流至基底排水沟,经集水井集中抽排。滞水排水管采用塑料花管,外面包裹窗纱。滞水排水管伸入土中,外露一部分。排水管和排水孔之间里面用碎石滤料填充,外口用粘土封堵。排水管的布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排水沟沿坑底四周设置,底宽300,沟底低于坑底300,坡度为1%。集水井沿坑底边角设置,间距50m左右,直径0.6m,井底低于坑底1~2m,下无砂井管和滤料,碎石压底进行强排。
6.地表裂缝
6.1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方案并及时加固。当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5‰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6.2雨后出现的地表裂缝,如果经过观察,不发生继续增大,必须及时灌注水泥净浆,以尽最大可能地封堵地下和近地表处的裂缝,同时可防止地表水进一步渗入护坡体。
7.严格监控测量,注重数据整理分析
7.1观测工作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观测,同时严格按照观测周期进行观测,以便变形分析。必要时绘制变形曲线,每次观测结果必须真实可靠地记录在观测表格内,并及时整理,以便服务于施工安全,将数据和分析结果分为几种等级,实测与设计情况基本吻合的用绿色表示;当天数据超过规范要求的或有一定异常的,用黄色表示;有倾向性偏离,且偏离值比较大的,用红色表示,并加上不安全的警示标记。监测人员必须在当天向施工单位技术主管人员进行口头提醒,如有必要,应向主管部门通报,每周将本周报表进行处理,作成成果表进行上报。并在工程竣工时作为竣工资料上报。
8.其它土方应急情况
8.1监测数据若有异常,应及时果断地采取调整开挖顺序、增设临时支撑、反压坡脚乃至土体压密注浆等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对引起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确认采取的措施有效的条件下方可继续进行开挖。
8.2主要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自卸汽车、塔式起重机。挖掘机和自卸车要根据每台机的性能安排其负载能力,其作业机位倾斜度和稳定性要满足设备性能要求,每个司机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塔式起重机作业要保证限位灵敏有效,每周监测二次塔身垂直度和塔式起重机基础沉降数据,发现超标立即报警。
8.3遇到挖空面边坡滑移、塌方情况时要及研究分析其原因,对于小范围滑动或地面隆起、沉降不超过50 mm的情况时,首先组织回填压实坑底,阻止塑性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对能采用刚性支撑加固的地方,可立即用空间支撑加固,如有条件的考虑采用其它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
8.4根据目前掌握的地质资料和采用的基坑围护、降水方式来看,本工程地下水的危害不是太大。
8.5外来雨水的影响对基坑内施危害较大。对此一方面要作好应对暴雨的物资设备准备;另一方面要有专人每天搜集、记录气象信息,在暴雨到来前,撤出场内用电设备,装好大流量水泵,并在基坑底设钢筋笼,保护水泵以免被杂物堵塞;放缓各工作面边坡,疏通场内排水系统。
9.土方施工安全生产措施
9.1土方施工设专人指挥,技术员进行书面交底,严格执行施工方案。
9.2挖土机司机必须要按照开挖灰线施工。
9.3测量员随时测量,保证基底标高,槽底土壤不得扰动。
9.4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
9.5挖方的影响:开挖基坑时,由于挖掉一定数量的土使基坑底部和沿两边的总应力降低,从而使土朝开挖方向移动,由于土压力作用可使边坡产生明显侧移。
9.6降水梯度影响:降水时由于降水区域水位低,形成水力梯度,使孔隙水压力下降而导致土体固结,但本工程降水梯度影响很小。
9.7采用合理的施工顺序,一是必须按照先安排好的施工顺序进行作业;二是施工过程中监测信息的及时搜集反馈。
10.各类事故的处置程序和抢险措施
10.1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10.1.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1.2撤离、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将事故区域内的危险品、易燃物品及设备等转移至安全区域。
10.1.3清理路障,并保持场内外的道路畅通,并在路口为救护车或消防车指示最近的路线;若在夜间应在现场的设置足够的临时照明。
10.1.4协助、配合医护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上救护车;为消防队员指出最近的消防水源。
10.1.5协助消防队员灭火,阻止事故蔓延扩大(如防止火势窜入临近建筑物,防止燃油泄露至其它部位)。
10.1.6加固有倒塌危险的设施及建筑物,用警戒旗、绳封闭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并竖起“此处危险、禁止入内”的警告标志,夜间应使用声光报警设备发出信号;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此区域。
10.1.7根据需要,为在此进行救治、处理事故等人员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橡胶手套、裤子、长靴、防毒面罩、呼吸器等)或工具。
10.1.8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救援组对事故区域进行必要的整理,消除事故遗留的材料对人员或环境造成的伤害可能性。
10.1.9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经理部经理按《事故调查程序》规定,组织或协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调查及处理情况作书面记录备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业主提交事故记录或报告的复印件。
10.2报警和联络方式
10.2.1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
10.3各类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1触电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1.1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边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10.3.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3工地急救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10.3.4坍塌事故的的抢险措施
10.3.4.1一旦发生事故,应尽快解除挤压,在解除压迫的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现场处理各种伤情,如心肺复苏等。同时,就近送医院抢救。严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应先清除头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畅通。
10.3.5机械伤害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5.1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
10.3.6中毒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6.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喉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医院抢救,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
10.3.7火灾事故的抢险措施
10.3.7.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10.3.7.2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10.3.7.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10.3.7.4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10.3.7.5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工地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