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则
编制目的
LNG 加气站贮存及运营的液化天然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在天然气(LNG)加气站发生紧急事故时的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制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陕西玉祥燃气集团下属的所有汽车加气站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燃气泄漏、火灾、爆炸、雷击、设施抢修等方面的重大事故。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一切事故的应急救援以减少人员伤亡为基本原则。
2.2损失最小化原则
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以经济损失最小化为处置原则。
2.3社会影响最小化原则
在处置事故时,应以尽量减小事故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应急组织机构
3.1应急组织机
总指挥:总经理
成?员:加气站站长、安全员、值班员、充装工、外协抢修队员
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泄露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
、储罐泄露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报警。
控制系统现场低温报警。
现场巡检人员发现泄漏。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发现储罐本体 LNG 泄漏后,立即停止加气 ,按 ESD 紧急关闭,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视泄漏情况决定是否和上级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或请求消防部门援助。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1、如少量 LNG 泄漏,在安全的条件下,临时维修人员设法进行堵漏。
2、条件允许的话及时安排倒罐处理。
3、无法倒罐时,通报槽车到站执行倒罐操作。
4、储罐内的液化天然气气相实施放空减压。
|
操作人员
?
|
||
系统保障
|
临时抢捡员随时待命。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1、就近隔离泄漏储罐,设立警戒区域。
2、合理启用站内消防设施。
3、大量泄漏时采用强制通风或泡沫覆盖等手段控制 LNG 蒸发速度,直至 LNG 全部蒸发 。
|
安全员
|
|
风险评估
|
1、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划定警戒区域。
2、必要时应设立超出汽车加气站区域的隔离带,以防不测。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未彻底修复,必须隔离事故储罐,不允许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储罐根部阀泄露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报警。控制系统现场低温报警。
现场巡检人员发现泄漏。
因出液管未保温或保温效果不好的的情况下,在泵池预冷和枪预冷过程中出现出液阀泄漏。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发现储罐出液根部阀泄漏后,立即停止加气或停止预冷,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视泄漏情况决定是否和上级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或请求消防部门援助。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1、如少量 LNG 泄漏,在安全的条件下,操作人员设法关闭根部阀。
2、如 LNG 泄漏量大的时,切断总电源。穿好防冻服防冻鞋进入现场强行关闭根部阀。
|
操作人员
?
|
||
系统保障
|
临时抢捡员随时待命。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1、就近隔离泄漏储罐,设立警戒区域。
2、合理启用站内消防设施,对 LNG 蒸汽云团改道。
3、大量泄漏时采用强制通风或泡沫覆盖等手段控制 LNG 蒸发速度,直至 LNG 全部蒸发 。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1、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划定警戒区域。
2、必要时应设立超出汽车加气站区域的隔离带,以防不测。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检修结束后,用便携式检漏仪对检修处进行检漏;当确定无泄漏后,系统复位;如未彻底修复,必须隔离事故储罐,不允许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主进液管道泄漏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报警。
控制系统现场低温报警。
卸车过程中发现泄漏。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发现进液管真空绝热管破裂,立即停止卸车,关闭总电源并汇报站长 。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视泄漏情况决定是否和上级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或请求消防部门援助。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进液管道破裂,在安全的条件下,操作人员设法关闭储罐上、下进液阀们,槽车出液阀、开启手动放散对管道内的残余气体进行放散。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待管内天然气充分放散,管内无压力,且管道温度升至接近常温,方可进行抢修(必须用防爆工具)
|
维修人员
|
|
现场支持
|
1、就近隔离泄漏管道,设立警戒区域。
2、合理启用站内消防设施,对 LNG 蒸汽云团改道。
3、大量泄漏时采用强制通风或泡沫覆盖等手段控制 LNG 蒸发速度,直至 LNG 全部蒸发 。
|
安全员
|
|
风险评估
|
1、沿下风向测试气体浓度设立警戒线,警戒范围内人员撤离,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2、必要时应设立超出汽车加气站区域的隔离带,以防不测。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对真空绝热管连接处的内套管垫片进行更换检查,试压查漏无问题后方可可投入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储罐出液管(泵池进口管)泄漏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报警。
控制系统现场低温报警。
卸车、加气过程中发现泄漏。
巡检过程中发现泄漏。
储罐压力过高出现的泄漏。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发现储罐出液管(泵池进口管)真空绝热管破裂,立即停止加气、卸车等模式,关闭总电源并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视泄漏情况决定是否和上级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或请求消防部门援助。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在安全的条件下,操作人员设法关闭储罐出液阀(泵池进口阀),泵出口阀,开启手动放散对管道内的残余气体进行放散。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待管内天然气充分放散,管内无压力,且管道温度升至接近常温,方可进行抢修(必须用防爆工具)
|
维修人员
|
|
现场支持
|
1、就近隔离泄漏管道,设立警戒区域。
2、合理启用站内消防设施,对 LNG 蒸汽云团改道。
3、大量泄漏时采用强制通风或泡沫覆盖等手段控制 LNG 蒸发速度,直至 LNG 全部蒸发 。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1、沿下风向测试气体浓度设立警戒线,警戒范围内人员撤离,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2、必要时应设立超出汽车加气站区域的隔离带,以防不测。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对真空绝热管连接处的内套管垫片进行更换检查,试压查漏无问题后方可可投入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泵池出口管泄漏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报警。
控制系统现场低温报警。
卸车、加气过程中发现泄漏。
泵池出口压力过高出现的泄漏。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发现泵池出口管真空绝热管破裂,立即停止加气、卸车等模式,关闭总电源并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视泄漏情况决定是否和上级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或请求消防部门援助。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在安全的条件下,操作人员设法关闭泵池出口阀,开启加液机进口放散阀,对管道内的残余气体进行放散。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待管内天然气充分放散,管内无压力,且管道温度升至接近常温,方可进行抢修(必须用防爆工具)
|
维修人员
|
|
现场支持
|
1、就近隔离泄漏管道,设立警戒区域。
2、合理启用站内消防设施,对 LNG 蒸汽云团改道。
3、大量泄漏时采用强制通风或泡沫覆盖等手段控制 LNG 蒸发速度,直至 LNG 全部蒸发 。
|
安全员
|
|
风险评估
|
1、沿下风向测试气体浓度设立警戒线,警戒范围内人员撤离,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2、必要时应设立超出汽车加气站区域的隔离带,以防不测。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对真空绝热管连接处的内套管垫片进行更换检查,试压查漏无问题后方可可投入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加液机泄漏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报警。
加气过程中发现泄漏。
泵池出口压力过高出现的泄漏。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发现加液机加液枪泄漏、回气枪/回气软管泄漏、插枪口泄漏情况停止加气,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在安全的条件下,操作人员设法关闭加液机进口阀,对加液机内的残余气体进行放散。
注意:泵池憋压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准备好备件及防爆工具。待加液机天然气充分放散,无压力时,对密封圈、密封垫进行检查更换。
|
维修人员
|
|
现场支持
|
就近隔离泄漏处,设立警戒区域。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沿风向测试气体浓度设立警戒线,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对泄漏处进行修复后,未发现明显漏点方可加液 。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
?
?
?
?
?
、气化器泄露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报警。
卸车增压程中发现泄漏。
调压调饱合过程中发现泄漏。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发现增压器或加热器进出口垫片泄漏或焊口有开裂现象,特别注意低温液体导入管与翅片和低温液体汇流管焊接处的裂纹。停止卸车或调压模式(停泵),并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卸车过程中采用增压器卸车,立刻停止卸车操作,关闭增压进出口阀门,开启放散阀,对增压器内的残余气体进行放散。调饱和过程中采用增压器增压,立刻停止增压操作,关闭增压进出口阀门,开启放散阀,对增压器内的残余气体进行放散。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1、准备好备件及防爆工具。待增压器内天然气充分放散,无压力时,对密封垫进行检查更换。
2、如果发现为裂纹隔离设备等待检修。
|
维修人员
|
|
现场支持
|
就近隔离泄漏处,设立警戒区域。
|
安全员
|
|
风险评估
|
沿风向测试气体浓度设立警戒线,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对泄漏处进行修复后,未发现明显漏点方可加液 。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设备故障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储罐失真空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低温储罐真空保温层遭到破坏,失去保温隔热效果。
2、造成罐内压力迅速增高。
3、安全阀频繁打开,为 BOG 气体压力高。
4、储罐外侧冒汗。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 LNG 储罐表面冒汗、结霜,罐内压力快速升高,储罐安全阀开启。立即并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负责了解及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处置工作。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1、进入现场手动打开储罐手动放散阀,降低罐内压力。
2、及时安排倒罐处理,当另一储罐罐容不足,应及时通报槽车到站执行倒罐操作。
3、当无储罐或罐容不足无法倒罐且槽车尚未到达现场时,保持对储罐内的液化天然气气相实施放空减压,并控制可燃气体扩散范围。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1、联系 LNG 储罐生产商,检查 LNG 储罐的真空度。
2、如有其它影响储罐绝热性能的故障发生,隔离设备等待检修。
|
维修人员
|
|
现场支持
|
及时将罐区 50 米范围内的人员向上风向疏散,设置警戒区,及时转移 50 米范围内可燃物。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沿风向测试气体浓度设立警戒线,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对失真空储罐进行修复后,检查真空度,运行过程时温度、压力和液位,无异常方可投入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管道失真空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低温客道真空保温层遭到破坏,失去保温隔热效果。
2、真空绝热管道内液体静置升压过快。
3、管道上安全阀频繁打开
4、管道外侧冒汗。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 LNG 真空管表面冒汗、结霜,加气卸车过程中发现压力快速升高,安全阀开启。立即停止运行,并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1、对不影响运营的该管段内 LNG 进行放散处理。
2、在正常工艺要有 LNG 经过该管段的,在执行工艺操作中对该管段加强监护。3、结束操作后排空管内 LNG,或保持管路的畅通避免憋压 。4、在该管段失真空事故未解决前应加强巡察避免发生事故。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1、联系 LNG 真空管道生产商,检查 LNG 真空管道的真空度。2、检查法兰接口、阀门处的保温是否开裂,若有则修补。3、如有其它影响储罐绝热性能的故障发生,隔离设备等待检修。
|
操作/维修人员
|
|
现场支持
|
维护警戒现场秩序(含疏散)、保护事发现场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沿风向测试气体浓度设立警戒线,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加气站主管部门汇报可能的后果,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响应级别的根据,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对失真空管道修复后,检查真空度、运行过程时温度和压力无异常方可投入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储罐压力过高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自卸车后一周时间未加气,出现储罐压力上升。
2、加气过程中枪预冷注意储罐压力上升速度快。
3、卸车时槽车压力过高。
4、储罐调饱和控制温度过高
5、储罐真空度不行。
6、储罐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安全阀未起跳。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压力表未出现失灵现象、热电偶温度计正常,储罐压力处于升压状态。立即停止一切工序运行,并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1、当储罐压力过高时,开启 储罐气相放散阀门对储罐进行放散处理。
2、卸车过程中,气液平衡将储罐压力降低。
3、检查储罐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及时排压,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
操作/维修人员
|
|
现场支持
|
维护警戒现场秩序(含疏散)、保护事发现场
|
安全员、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沿风向测试气体浓度设立警戒线,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储罐排压后,压力稳定后,无异常方可投入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
|
操作人员
|
?
?
?
、安全阀起跳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储罐安全起跳
2、进、出液总管安全阀起跳
3、泵池安全阀起跳
4、加液机安全阀起跳
5、气化器安全阀起跳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安全阀起跳后,立即停止一切工序运行,检查是否存在管道憋压、泵频率过高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停止站内一切可能引起明火的作业,如发动车辆、施工、设备运转等,防止引起火灾或爆炸使事故扩大。
|
操作人员
|
1、如 LNG 储罐安全阀起跳,应及时手动放空加速泄压,控制储罐压力不超过最高工作压力。
2、如果管道安全阀起跳,检查管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阀门未开现象、如安全阀失灵可暂关闭安全阀根部阀,待修复后开启安全阀根部阀。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1、及时排压,控制工艺运行参数值,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2、如安全失灵,拆下修复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1、分析超压的原因。
2、准备防爆工具
|
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排压或安全修复后,无起跳现象可投入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应急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防冻服,防毒面具,防爆工具等)非抢险救护人员一律撤离到安全区域。安全阀拆装后,需堵头上紧,防止现场排放 。
|
操作人员
|
?
?
、气动阀动作不到位或无法动作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操作柱操作时开闭无反应。
2、气动阀存在内漏现象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气动阀存在问题无法解决时,立即手动开起或关闭,汇报站长 。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对仪表风系统进行检查,若压力过低必须提高仪表风压力。
2、对阀杆处进行检查,若有锈蚀现象,须在阀杆处注油润滑。
3、紧急切断阀气缸内有杂质或锈蚀,活塞杆运动不灵活,须拆开进行清理及加润滑油。
4、检查紧急切断阀的阀位开关是否移位。
5、检查控制仪表气的电磁阀、限位开关是否出现故障。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1、如有问题手动开起或关闭气动阀,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如需更换零部件,拆下修复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1、分析损坏的原因有在。
2、准备防爆工具
|
维修人员
|
|
风险评估
|
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手动开起或关闭气动阀,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更换限位开关,需关闭电源。
|
操作人员
|
?
?
?
?
?
、低温潜液泵损坏故障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低温潜液泵运转电流过高。
2、异响、振动
3、潜液泵不能正常供液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低温潜液泵存在问题后,无法解决立即停泵,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检查储罐液位高度,低温储罐最低液位至泵进口管道液位应保持在1.5米以上的高度。
2、如在加气过程中,检查车载瓶气相平衡口是否连接,车载瓶压力。
检查泵池温度,泵池管道是否预冷完全,检测泵池真空度。
4、泵内是否带气、出口管带气。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先开启泵池放散阀,避免泵池出现封液现象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泵烧毁后,无法运行,需联系专业厂家维护
|
专业维修人员
|
|
风险评估
|
20 秒内泵未起动,应立即停泵。或开启泵池放散阀,避免泵烧毁事故。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电流应小于泵机最大工作电流,如高于应注意泵的操作 。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完全预冷,LNG 温度控制在-130℃以下。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
|
操作人员
|
?
?
?
?
?
、加液机故障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 加气机显示屏熄灭
2、 加气机远程控制失效
3、 加气机气动阀不动作
4、 加气机加液口不出液
5、 加气不计量
6、 加气机显示屏乱显示
7、 按钮失效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出现加液机存在问题后无法解,通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检查电源、检查线路、检查显示屏、与厂家沟通解决。2、如无法远程控制采用手动加气、按起始容积计算、尽快更换面版。3、如气动阀无动作检查急停按钮、检查电源、检查仪表风管路、检查电磁阀。
4、如不出液检查泵运行状况、检查控制系统是否正常。5、如不计量检查流量计进出口是否泄漏、流量计是否损坏。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
|
?
|
|
现场支持
|
加液机厂家人员及时到位修复
|
专业维修人员
|
|
风险评估
|
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手动控制操作,或检查信号线接触不良,确保第一时间内正常运行。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严格设备操作,切勿违规操作,避免事故发生
|
操作人员
|
?
、PLC控制柜故障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 控制系统无数据
2、 泵在正常条件满足下无法启动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 PLC 控制柜故障后,重启 PLC 未解决后通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注意储罐压力的变化、随时记录机械表的数值,防止控制系统2、误显示或不显示。
3、检查泵池温度是否过高
4、检查 PLC 是否覆盖灰尘
5、检查是否出现卡机状态
6、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存在报警情况
7、检查外来电压是否波动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
|
?
|
|
现场支持
|
PLC 厂家人员及时到位修复
|
专业维修人员
|
|
风险评估
|
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手动控制操作,或检查信号线接触不良,确保第一时间内正常运行。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严格设备操作,加强设备巡检。切勿违规操作,避免事故发生 。
|
操作人员
|
?
?
?
?
?
、调压阀故障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调压阀出口压力不正常
2、无法正常开启
3、燃气调压系统投用中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调压器存在故障,无法解决后通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打开防护盖,调大出口压力值,将调节螺栓向右转 。
2、调小出口压力值,奖调节螺栓向左转。
3、如弹簧有问题,更换弹簧。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打开附线阀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准备好拆装工具(防爆工具)
|
专业维修人员
|
|
风险评估
|
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手动控制操作,或检查信号线接触不良,确保第一时间内正常运行。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严格设备操作,加强设备巡检。切勿违规操作,避免事故发生 。
|
操作人员
|
?
?
?
、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故障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空气中微小可燃气体气分子浓度达到 5%低限报警,15%高限报
警,无法报警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存在故障后,无法解决后通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检测可燃气体探测器探头是否失灵,如果失灵联系厂家进行更换。
2、根据说明书内提示,确认故障原因,再进行后续处理。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增加现场可燃气体的检测
|
专业维修人员
|
|
风险评估
|
防止外来人员进入站区,并禁止一切明火 ,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恢复外来电源或更换备用电池.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严格设备操作,加强设备巡检。切勿违规操作,避免事故发生 。
|
操作人员
|
?
?
?
?
?
?
、停电故障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断电、应急灯亮起
2、出现气动阀自动关闭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配电柜断电后,重启总开关看是否存在跳闸现象。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手动开启气动阀门。
2、防止管道憋压,造成设备损坏,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手动开启气动阀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准备好拆装工具(防爆工具)
|
持证电工
|
|
风险评估
|
防止管道憋压,造成设备损坏,做好消防灭火准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向公司上一部门汇报。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手动开启气动阀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严格设备操作,加强设备巡检。切勿违规操作,避免事故发生 。
|
操作人员
|
?
?
?
?
?
?
自然灾害现场应急方案
、雷电天气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电雨雷电交加,站区上方闪电雷鸣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雷电交电加范围大,时间长,切断总电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禁止任何工艺模式操作。
2、禁止排放。
3、必要时切断总电源。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切断总电,按停电应急预案处置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
|
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损坏 PLC、UPS,控制柜开关、通讯设备、网络设备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雷电停止后,恢复总电源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1、避免佩带金属装饰物及金属雨伞
2、避免接听电话,关机
|
操作人员
|
?
?
?
?
?
?
?
?
、雨雪冰冻天气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冰冻天气、地面冰雪覆盖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后做好防雪、防冻、防滑工作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做好防雪、防冻、防滑工作
2、加强现场道路巡检
3、坚持在加气现场向驾驶员强调安全进站、出站行车要求。
|
操作人员
|
系统保障
|
一切正常后,方可加气操作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及时清理路面上、围堰内积水、冰雪。
|
操作人员
|
|
风险评估
|
供气设备管道发生故障概率增加,可能导致天然气泄漏、极易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遇到危险时,请拨打当地政府的防灾电话求救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消除路面结冰现象,引加气车量入站,三角垫木防护。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巡检员正常巡检外,加强安全保护意识,穿好劳保用品
|
操作人员
|
?
?
?
?
?
?
?
火灾现场应急预案
、电器火灾
|
?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
||||
征兆
|
1、控制室温度高,通风差、接线端子过热松动引起火花;2、雷电击穿,引起火花
|
发现人
|
?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现场着火情况、风向、着火部位及可能着火的原因,灾现场尚未停电时,应先设法切断电源第一时间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与上级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或请求消防部门援助。
|
站长
|
?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应先设法切断电源、确保总电源关闭。
2、停止站内一切可能排放的操作。
|
操作人员
|
?
|
|||
操作人员
|
?
|
||||||
系统保障
|
临时抢捡员随时待命。
|
操作人员
|
?
|
||||
现场支持
|
1、就近隔离控制室,设立警戒区域。2、启用站内消防设施。采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剂
|
安全员
|
?
|
||||
风险评估
|
1、着火后电气设备可能带电,如不注意可能引起触电事故;2、有些电气设备(如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等)本身充有大量的油,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火灾范围。
|
安全员
|
?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若有需要应及时拨打 120 请求救援。
|
后勤人员
|
?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
||||
应急恢复
|
火源未彻底扑灭,电源线、电器设备未处于完好状态不允许使用
|
站长
|
?
|
||||
注意事项
|
火灾现场尚未停电时,应先设法切断电源,切断电源时应注意:(1) 切断电源要用适当的绝缘工具,以防触电。(2)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3) 如需剪断电线,剪断位置应选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剪断后掉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伤人。(4) 剪断电线时,非同相电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5) 如果线路上带有负载,应先切除负载,再切断现场电源。
|
操作人员
|
?
|
||||
、储罐着火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LNG 储罐泄漏会出现雾状天然气云团;
2、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现场着火情况、风向、着火部位及可能着火的原因,应先切断总电源后,第一时间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与上级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或请求消防部门援助。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应先设法切断电源、确保总电源关闭。
2、关闭储罐进出管道的第一道气动阀,切断储罐与其他部分的联系,注意观察管道的压力情况,应确保管道设备正压。储罐内的液化天然气气相实施放空减压。
视现场情况,酌情进行倒罐作业。
|
操作人员
?
|
||||
系统保障
|
临时抢捡员随时待命。
|
操做人员
|
|||||
现场支持
|
1、维护警戒现场秩序(含疏散)、保护事发现场,现场证据取证留存。2、启用站内消防设施。3、现场处置人员消除静电后,在确保处置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携带可燃气体报警器,视情况将手持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从上风向侧靠近储罐实施灭火,灭火后迅速关闭储罐根部阀,若储罐根部阀损坏,应及时卸除储罐气相压力,减少喷出量,严格控制着火点。4、对于泄漏流淌入罐区集液池的液化天然气应及时用粉灭火器实施覆盖,防止发生池火及使气化扩散范围过大。
|
安全员
|
|||||
风险评估
|
造成罐体破坏及其周边建构筑物、设备破坏、人员伤亡,严重引发爆炸,影响区域达 100 米,火势蔓延极快。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若有需要应及时拨打 120 请求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1、 防止储罐根部阀泄漏。2、 进入储罐区域严格劳保穿戴。3、 避免一切产生静电事件出现。
|
操作人员
|
|||||
、加液机火灾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LNG 储罐泄漏会出现雾状天然气云团;
2、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现场着火情况、风向、着火部位及可能着火的原因,应先设法按 ESD 按扭,切断电源后第一时间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方案。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与上级应急部门取得联系,或请求消防部门援助。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当加气机泄漏为加气机加液管拉断泄漏引起的火灾,发现险情立即按下“ESD”急停按钮,停止加气。并呼叫司机停车。对加液机管道的残余液体进行放散排空 。必要时关闭总电源取下加气枪、回气管。
|
操作人员
?
|
||||
系统保障
|
临时抢捡员随时待命。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1、维护警戒现场秩序(含疏散)、保护事发现场,现场证据取证留存。2、启用站内消防设施。3、现场处置人员消除静电后,在确保处置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携带可燃气体报警器,视情况将手持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从上风向侧靠近加液机实施灭火,4、对于泄漏流淌入加液区的液化天然气应及时用干粉灭火器实施覆盖,防止发生池火及使气化扩散范围过大。
|
安全员
|
|||||
风险评估
|
造成加气机破坏及其周边建构筑物、设备破坏、人员伤亡,严重引发爆炸,影响区域达 100 米,火势蔓延极快。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若有需要应及时拨打 120 请求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火源未彻底扑灭,加液设备管道未处于完好状态不允许使用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1、 加液过程中防止外来人员进入。2、 严格执行加液车辆进站的检查。3、 车辆停站熄火方可加液
|
操作人员
|
|||||
? | ? | ? | ? | ? | ? | ? | ? |
?
、爆炸事故
|
|||
步骤
|
响应程序
|
责任人
|
|
征兆
|
1、LNG 泄漏会出现雾状天然气云团;
2、泄漏气体声音以及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
|
发现人
|
|
事件确认与报警
|
确认现场着火、爆炸类型,第一时间汇报站长
|
发现人
|
|
现场处置方案启动
|
确定爆炸类型,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或逆风脱离现场
|
站长
|
|
应急处理措施
|
操作程序及工艺控制
|
1、紧急停车则按紧急停车程序断开一切与着火源相关的管道、阀门对进行放空处理。2、对未着火的管道泄放储罐气相压力,减少液化天然气喷出量
|
操作人员
?
|
系统保障
|
临时抢捡员随时待命。
|
操作人员
|
|
现场支持
|
1、维护警戒现场秩序(含疏散)、保护事发现场,现场证据取证留存;2、抢险人员视情况开启高倍泡沫发生器对泄漏的 LNG 进行覆盖,减缓气化速率;3、启用站内消防设施;4、现场处置人员消除静电后,在确保处置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携带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将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从上风向侧靠近储罐实施灭火,灭火后迅速关闭储罐根部阀,若储罐根部阀损坏,应及时卸除储罐气相压力,减少喷出量,严格控制着火点。
|
安全员
|
|
风险评估
|
造成加气机破坏及其周边建构筑物、设备破坏、人员伤亡,严重引发爆炸,影响区域达 100 米,火势蔓延极快。
|
安全员
|
|
人员救护
|
如果有人员受伤,组织现场救援。若有需要应及时拨打 120 请求救援。
|
后勤人员
|
|
外部救援
|
当事故的处置级别超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处置级别后,在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的授权下向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汇报火灾情况并请求救援。
|
总经理
|
|
应急恢复
|
?
|
站长
|
|
注意事项
|
1、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禁止违章操作,防止储罐高压状态下长时期运行2、 卸车过程时,防止混合气体进入储罐中。3、 严格执行储罐安全附件的校验。
|
操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