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化学危险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实验室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侵害;
        3.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
        有危险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化学危险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专库,对于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2.建立检验科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安全事故有关的人员伤害应立即报告。
        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1. 对实验室安全事件综合评估
        1.1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1.2 对污染的物品、区域、侵害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1.3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有毒有害化学品、放射源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2. 现场控制措施
        2.1 根据实验室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或实验区。
        2.2 对于受到实验室安全事件影响的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点。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3.对于查明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物品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
        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5.样本、菌(毒)种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单位的主管部门报告。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必要进行人员疏散。
        3. 追踪监测
        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上报与部门协调
        及时上报,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对于受到侵害事件的实验室人员,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应急处理程序
        1. 一般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1.1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在工作人员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
        1.2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或时用中和试剂进行中和后用清水冲洗。
        1.3 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行实验室。如果发生吸入毒气,造成中毒应立即抢救,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使之能呼吸新鲜空气。
        1.4 经口中毒者,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复洗胃,洗胃时要注意吸附、微酸和微碱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原则。
        1.5 微生物感染性标本,菌种,菌种保存液泄漏时,先用吸湿材料吸干,在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1小时以上后,再按常规清洁。
        2、严重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按照《中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第二章第四节急性化学性伤害调查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置。
        六、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2.人员培训:加强对涉及实验室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
        3.监督检查:实验室要定期自查,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
        4.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