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从生产环节到储存、使用环节都需要通过运输这个手段才能完成。危险化学品由于自身的危险性,在运输途中如果发生泄漏,会引发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等严重的灾害事故,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导致环境污染。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中泄漏的应急处置可以减小损失,相关应急处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尽快报警、组织人员抢救
危险化学品因为交通事故或其他原因发生泄漏,驾驶员、押运员或周围的人要尽快设法报警,报告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或地方公安机关,可能的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或将危险情况告知周围群众,尽量减少损失。
几年前,一辆载有9吨液溴的大货车途径107国道湖北省咸宁市贺胜桥正街时,由于司机疲劳驾驶,货车失控,撞向国道中央的隔离带,车体当即倾斜翻倒。由于剧烈的撞击,车上装液溴的玻璃瓶、瓷瓶破损,使液溴向外泄漏。溴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常温下是暗红色发烟液体,其蒸汽呈红棕色,有刺激性恶臭,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害性,人体组织接触到溴,人体细胞会受到破坏而形成严重的化学灼伤。溴还是强氧化剂,遇木材、布匹、纸张等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引起燃烧,对金属制品、房屋结构都具有强腐蚀作用,造成破坏。深知溴素危害的司机砸开驾驶室玻璃从中钻出,边跑边重复向周围大声喊:“毒品泄漏了,请附近群众赶快走开……”当时,一名群众跑到派出所报告,值班民警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咸宁地区消防支队、咸宁市交警大队组织人员装备很快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抢救,使得这起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很快得到控制。
杜绝火源 防止燃爆
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如果是易燃易爆物品,现场和周围一定范围内要杜绝一切火源。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应关掉,一切车辆都要停下来,手机等通讯工具也得关闭,防止打出电火花引燃引爆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粉尘。如果贮罐、容器、槽车破损,要尽快设法堵塞漏洞,切断事故源。堵塞漏洞可用软橡胶、胶泥、塞子、棉纱、棉被、肥皂等材料进行封堵。
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运输的危险化学品若具有腐蚀性、毒害性,在处理事故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积极慎重的措施,尽可能降低腐蚀性、毒害性物品对人的伤害。如是氯气泄漏,现场可用大量的水对污染区进行喷洒,水中可加入苏打粉(碳酸钠),在地上也可撒苏打粉,使空气中氯气的浓度下降以减少危害;还可将漏气的钢瓶,浸没在过量的石灰乳水中。如果是氨气等碱性物料泄漏也可采用大量的喷雾水流冲淡、稀释,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泄漏的容器浸没在稀盐酸溶液中。如果是硫酸这一类腐蚀性物品发生泄漏不能用水稀释,可用于砂、干土等覆盖吸收。若是液溴泄漏可用碳酸氢铵将流出的液溴覆盖,溴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溴化铵,其毒性较液溴大大降低;也可用石灰覆盖,使其生成次溴酸钙和溴化钙,使有毒成份大大降低。如是氰化钠泄漏,可用次氯酸钙消毒。若是砒霜泄漏,可用石灰消毒。
现场施救人员还应根据有毒物品的特征,穿戴防毒衣、防毒面具、防毒手套、防毒靴、防止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人体。穿戴好防护用具,可减少身体暴露部分与有毒物质接触,减少伤害。另外,如果外泄的危险化学品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等,在处理中除了防止燃烧、爆炸、毒害以外,还要防止冻伤。氯气、氨气、石油气常温下是气体,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采取加压、降低温度的措施使之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瓶、贮罐、槽车内,如果运输途中发生意外,容器阀门损坏,或者容器破裂,导致外泄液化气体,那么由于压力减小,外泄的液体很快可以转化为气体,这个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迅速降低,所以事故现场抢救人员应注意防止冻伤。
加强对现场外泄物品监测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对现场物品泄漏情况进行监测。特别是剧毒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泄漏更应加强监测。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和检验设备到场进行迅速检测,测定泄漏化学物料的性质、危害程度、危害范围,有时还需要通过检测来判明是哪种化学物质泄漏。这项工作很重要,并且要不间断进行监视测定,向有关部门报告检测结果,为安全处置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