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及其对策措施


   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工贸行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多发,2011年全国工贸企业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共死亡57人,2012年上半年发生较大事故10起、共死亡37人。这些事故暴露出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引起了国家安监总局的高度重视。7月9日,国家安监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各地亦纷纷将有限空间作业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笔者认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关键在于企业全体员工对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关键在于公众对有限空间危险性的认知度。
   一、 有限空间作业及其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作业又称为受限空间作业、密闭空间作业。关于密闭空间,国家标准有明确的定义,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槽车、管道、烟道、下水道、隧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三面:1、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2、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3、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如果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可燃性气体,则会有火灾爆炸危险,如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则会有中毒危险,其现实危险性不言自明。
   二、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主要有:《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T2.1)、《化学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AQ3028)、《金属焊割用燃气入舱作业安全规定》(CB/T 3969)等,这些标准明确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职责和具体措施。一个企业,要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一方面,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具备必要的检测检验手段和应急器材;另一方面,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使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作业人员都掌握足够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具有极强的责任心。

   在日常管理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集中体现在“安全作业证”上。《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化学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AQ3028)分别给出了“准入证”和“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格式,企业可以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栏目加以细化、量化和充实。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应当做到8个到位:1、隔离措施到位,即切断所有与有限空间作业点关联的接口;2、通风置换到位,即将可燃物、有毒有害物浓度降低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值以内;3、取样分析到位,即取样点、时间间隔要符合规范要求,分析结果必须准确、可靠;4、应急器具到位,即必须按照规范配备安全防护器材和施救装备;5、作业监护到位,即要按照规范要求安排经过专门培训、具备资质的监护人员;6、安全教育到位,即除平时教育外,每次作业前都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岗前教育;7、应急人员到位,即要根据存在的现实危险性大小,在作业现场附近安排足够的应急力量,以防不测;8、批准签字到位,即对待危险作业安全管理,一定要不厌其烦、按部就班。
   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系统管理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使是某个具体的安全措施,也必须借助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加以落实,并以此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整体效率。因此,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还应当系统谋划。就企业层面而言,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起点,因为有了安全意识,员工就会自觉地去观察、关注和思考,就会及时捕捉风险、抓住问题、化险为夷。为了使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处,企业应当有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将各种已知的、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的技术、规范、措施和方法纳入其中,并通过安全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让每一位员工掌握要领。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与本企业密切相关的安全事项保持足够的关注力,经常收集事故案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外的相应做法,将新的要求及时融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中;经常观察和研究本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订和完善。就一个地区而言,一方面应当推动企业认真抓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应当在提高公众对有限空间危险性的认知度上下功夫,通过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让市民真正认识有限空间的危险性,面对有限空间,知险而止、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