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同样一个人,有时候你感到笑容满面、和蔼可亲;有时又感到面无表情、冷若冰霜。同样,你自己有时会感到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有时却心情忧郁、易怒急躁。这种现象,人们一般归结于心境的外因。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心理和精神因素所影响,即是心理学家所提示的每个人都具有的“情感周期”。
情感周期,就是每个人情绪高潮和低潮的交替过程,它能反映出每个人心理的周期性张弛规律,亦称之为“情感生物节律”。
当人处于情感周期的高潮时,会表现出积极的生命活力,精神愉快、满面笑容,做事认真负责,对人和蔼可亲,易于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规劝。当处于情感周期的低潮时,则思想沉闷、精神忧郁、性格急躁、好发脾气、喜怒无常,易产生反抗情绪,会常常感到孤独寂寞。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情感周期呢?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周期与生俱来,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一般而言,每28天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每个周期的前14天时间为“高潮期”,后14天为“低潮期”。在高潮与低潮之间,称为“临届期”,一般为两三天时间。“临届期”的特点是感情不稳定,身体协调性差,精力不集中,做事效率差,易发生意外。
当然,这只不过是普遍规律,每个人多有不同。但只要自己善于体会,也会“摸索”出自己的情感周期,从而“对症施治”。如果能够把握自己的情感周期,就等于控制了情绪的“寒暑表”、“晴雨表”、“温度表”,便于了解自己的情绪节律。这样,就能积极利用好自己情感周期中的高潮阶段,稳妥调整好低潮期。
一个人能够克服“坏脾气”,更多地让自己处于热情和积极的情绪之中,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只要努力,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相信收获快乐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