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变“乐夏”关键是养心


  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心烦易怒。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夏天首先要让心静下来,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所以,老年人在夏天要多清静。

  第一,要清心寡欲。中医认为,“过喜伤心”,所以老年人要善于调节心情,尤其不能大喜大悲。

  第二,夏天要多闭目养神。有空就闭目养神,闭目可帮助老人排除杂念。

  第三,夏天要多静坐。静则神安,哪怕5分钟都可见效。老年人每天应在树荫下或屋内静坐,15~30分钟即可。也可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或去钓鱼。

  第四,夏天养心要慢。夏天天气炎热,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容易负担过重,所以夏天要慢养心,不能劳累。只有心先慢下来,呼吸才慢得下来。休息时要减慢生活节奏,使心跳减慢、呼吸频率降低,生命活动的节奏慢下来,心脏才能得到休息。

  第五,夏天要多乘凉,少出汗。夏天出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伤心之阴阳。加上夏天温度高,体表的血量分布多,这样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心脑缺血的症状。而且,夏天出汗多,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所以夏天要降低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出汗,并适当喝一点淡盐水。但是,该出汗时则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闭汗,在房间里开空调的时间不能过长。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不可少,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既养“心阳”又养“心阴”老年人在夏天要善于养心阳和心阴。心阳虚是心气虚的发展,心气虚指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并有出汗。如不注重保养,发展为心阳虚就会出现心慌、气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气,面色发白,舌苔白滑,脉弱无力。

  有心气虚或心阳虚症状的人,夏天尤其应该避免多出汗,以免伤心阳,可用人参(2~3克)、西洋参(3~5克)泡水饮,或服生脉饮(人参或党参、麦冬、五味子)口服液。

  心阴虚则是指心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心脏而出现的病状。血属阴,因此心阴虚可造成部分心血虚的症状。心阴虚的主要特点是阴虚阳亢,表现为五心:即胸心(口)、两手心、两足心烦热、咽干失眠、心慌心跳、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心阴虚者需要注意少劳累、少出汗、多吃养心阴之品,如西洋参3克,麦冬3。5克,桂圆肉5~10个泡水喝;或吃冰糖大枣小米粥;或吃百合藕粉和银耳莲子羹。

  夏天还要养心血心血虚主要是心血不足,使人的脑髓及五脏失于濡养而出现头昏脑胀,乏力疲倦、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脉细而弱等症状。可食用鸡血、鸭血、猪血、大枣、阿胶或当归炖肉。

  在夏天,老年人要睡眠充足,并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夏天老年人易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困。无精打采,只想在床上躺着,也不想吃饭,不想参加社会活动,只想在家待着。碰到这样的情况,老人就应走出户外,多和人交往,多去旅游或到公园去赏景,要变“苦夏”为“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