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思想”这个东西很奇特,在物理学上,人产生一个念头只需极少的能量。打一个比方,如果要点燃一个普通的阅读小灯泡,需要同时产生600亿个念头,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在同一时刻想这么多的事,才抵得上照亮一页纸的光。
但是思想这个东西很厉害,它极大地影响身体。例如一个兴奋的念头会调动起全身的能量,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脚颤动、全身出汗等等,这些都是精神和情感带给机体的某些生化反应。医学中有一个学科叫“身心医学”,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身体与精神之间的交互关系。从情绪对机体的影响来看,小到感冒,大到癌症,心态积极与消极,不同的态度可导致不同的后果。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科恩领导的小组对334名志愿者进行的实验表明,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预防感冒。那些表现出快乐、放松等“积极”情绪的志愿者对感冒的抵抗力,普遍比不快乐、忧虑等情绪“消极”者要强。而且,越“积极”的人得感冒的风险性越低。有趣的是,情绪“消极”者自己感觉到的症状,普遍比实际病情要重,情绪“积极”的人则相反。
一个人在患癌症后如果处在极度焦虑、失望之中,癌症可能迅速恶化,有医学专家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死于极度恐惧;而看看我们周围的“抗癌明星”,则无一不是选择了乐观态度的人。反观癌病的产生、发展,也与一些人格“精神特征”相关,如孤僻、谦卑、过于顺从,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情感封闭起来,不善于积极表达,缺少亲情和友情的交流。这些负面的情感使医学界倾向于认为精神常态即性格与癌症有某种相关性。
积极的心态促使机体产生积极的生化反应。可以肯定,精神强健、乐观豁达的人比较不易患病,即使患了病也易恢复健康,而负面情感较多的人不仅更易患病,而且恢复得也慢。所以,人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对人体整个免疫系统的有效运作、保持身体的健康,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积极与消极的精神状态是会相互“传染”的。任由消极的想法在大脑中蔓延,或总是与消极悲观的人待在一起,这个人就会“感染消极”。只有将自己与消极的思想和消极的人“隔离”开来,才能避免传染。
日常生活中某个人显得“年轻”,常常更多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而不是特定的年龄。通常感觉老年人比年轻人有更多“消极”的“理由”,但实际中,有的人35岁就老气横秋;不少人到了80岁还生气勃勃、精神头十足。
人变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了“精神头”,那就是使生命失去了精神滋养。年纪增长,经历了世态炎凉,才更有资本让热情和希望充满生活。生命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也是今后生活的第一天,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年人和青年人是没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