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使我永不老


  却原来,这位老太太不寻常。别看她年近九旬,耳朵不聋眼不花。问她身体为啥这样好?她说:“唱歌使我永不老!”

  夏日的一天,我采访了这位歌友中的“大姐大”——周恒。

  周恒是吉林人,原来是个儿科大夫。和孩子们打了几十年交道,她的心态也变得年轻了,平时总是爱唱爱跳的。诊所里有个什么集体活动,比如排练节目啦,合唱歌曲啦,她都积极参加。

  “我当年可是个活跃分子哩!”周恒回忆道,“一晃几十年过去,不知不觉该退休了。退休后怎么过?当时也真没多想,觉得这下子该安度晚年了。谁知回家一呆,烦心事就来了。”

  “你心态这么好,还有什么烦心事呢?”

  “你不知道,人工作惯了,一下子停下来,就没着没落的。看看书吧,翻几页就走神;弄弄花吧,扒拉两下子就没了心思。孩子们都上班去了,家里就剩我们老两口,无所事事,天长日久,浑身都觉得不舒服,总想出去唱唱歌,跳跳舞,活动活动。”周大姐告诉我,有一天,一位退休的朋友来找她,告诉她景山公园有个合唱团,自愿参加,还专门有人教唱。周恒一听,立马跟着朋友就去了景山公园。到了那里,老远就传来阵阵歌声,周恒听着,差不多都是五、六十年代的歌,大多自己都会唱。走到跟前,足有百十来人,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整齐地站在那里,中间有一位白发老者,正在打着拍子,指挥大家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周恒还没站稳脚跟,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了起来,唱完这一曲,接着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不知不觉,她跟着唱了两个多小时。

  “回到家里,老伴看我兴奋的样子,问道:‘今天遇到什么喜事了?’我笑着说:今天我似乎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你说灵不灵,一唱就醉,洗心洗肺。从此以后,我就成了合唱团的常客。”忆起往事,周恒呵呵地笑了起来。

  后来,周恒家搬到西直门,她就加入了离家近的紫竹院合唱团,这个合唱团在创始人关竹君团长的带领下,每个周三、周六上午,歌友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紫竹院牡丹亭,随着闫建中先生的指挥,吴汝煌、张会岭先生的手风琴伴奏齐声歌唱。

  “唱歌能让人回归自然,物我两忘。每当唱《松花江上》时,我常常含着眼泪,想起日本铁蹄下的中国同胞;每当唱起《长征组歌》就会想起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每当唱起《好一朵茉莉花》时,我就好像又闻到沁人心肺的茉莉花香。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歌声把我带到太行山上,带到东北平原,带到南泥湾里,带到延水河畔,带到军营里的演兵场,带到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带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带到红河谷的村庄……

  “歌声时而让我泪流满面,时而欢快得像小鸟一样。《北京的金山上》是我的最爱,因为这首歌在文革中曾给我鼓舞,给我活下去的希望,北京的金色光芒照亮我人生的旅程。每当唱起这首歌时,我都会兴奋地走到场中,和大家一起边唱边跳,大家拍着手,随着音乐的节拍,唱着、跳着、喊着、笑着。这种场合让人热血沸腾,情绪高昂。唱完歌,我一周的心情都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