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
我们现在有个大误区,什么误区呢?有病上诊所,有病看大夫,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大夫身上,大错特错。大夫有用吗?有用,可以帮助你,不过很有限,只占8%左右。美国一个心脏病专家说得好,一个病人,当你得病来找大夫的时候,大夫能给你的帮助很有限,而且任何大夫的帮助都不能使病人恢复到得病以前的状态。因此好的大夫是让人不得病的大夫。
如果60岁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半身不遂、癌症,那你一辈子就会痛苦。最近美国有个研究,发现善于养生的人,基本上没有各种病,也没有什么致病因素,这个人老年以后发病的医药费用是不善于养生的人的1/4、1/3。所谓不善于养生,就是经常讲的亚健康啊、脂肪肝啊、高血脂啊这些。实际上一个人要想百岁健康,核心是60岁以前没有病。
人们常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是幸福第一法宝。
健康不是医学问题,是人文问题、社会问题。
健康需要教育
教育人们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作用极大,如上海市对25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了两年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指导,使心脑血管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下降了20%与18%。
北京曾实施了一个健康促进项目,对七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干预,对居民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逐月监测和教育,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和身体超重等,范围达2284个居委会、330万人口。仅对其中9700多名高血压患者的教育管理,一年就节约诊治费100多万元,使其治疗率提高到90%,血压控制良好率达58%。如果全市200万高血压患者都能受到这种教育指导,预计每年可减少诊治费支出2亿多元。
俄罗斯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可以借鉴。俄教育部长弗拉基米尔·菲利波尔称,为了加强素质教育,俄教育部制定了《在俄教育体系中加强德育的计划》,作为加强德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俄罗斯学校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的教育和推广已进行很长时间了。早在1877年,美国密执安州建立的疗养院就是一个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中心。现在美国有许多生活方式教育中心,尽管收费很高,来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最新结果:目前在我国居民中,生活方式病越来越常见。其中,超重的有两亿人,患高血脂的有1.6亿人,患糖尿病的有4000万人,患高血压的有1.6亿人……
上述数字实在不容乐观。以高血压为例,如今,专门针对高血压的药物有100多种,观点、学说层出不穷,相关研究更是已进行了100多年,但是这种病还是没能被遏制住,患者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宣传总是将原因归结于物质太过丰富、生活节奏太快,然后再把各种防病治病的道理拿出来讲一通。可是,很少有人想过,大道理谁都知道,但是为什么人们的生活还是如故?真正的原因是那些防病治病的道理没有化入血液,渗进骨髓,没能形成一种信念,当然也就不能变成行动。
知识都是一样,知道容易,信起来难。这里的“信”,不是简单地认为“这是对的”,这还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我们强调的是能让人身体力行的“信”。
健康九成靠自己
人这一辈子总免不了有生病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感后,最先的发现者,不是大夫,而是我们本人。谁也不可能像自己了解自己身体那样清楚。比如说,你吃到什么程度算八成饱?你喝了多少酒为适量?你每天要睡多长时间才感觉舒服?你运动量多大正好?这些,别人是无法替你把握的,只有靠自己在长期的生活、养生中去体验,去总结,去调整,才能恰到好处。再比如,好多身体不适目前医学上还不能很好地解释清楚,特别是许多心理上的疾病,也只能靠自己来调整。
我认为,病多了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识缺乏而产生的。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文明病”并非是文明社会带来的,而恰恰是由膳食不合理、吸烟酗酒、运动过少和心理失衡等不文明生活方式造成的。
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不如心补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有好心情,才能有好身体。
法国有个26岁的女孩患了子宫癌,子宫切除,两个月后右侧卵巢转移,右侧卵巢切除;又过两月后,左侧卵巢转移,第三次再切除一个月后,结肠转移,肠子切除,肛门造瘘。前前后后她一共接受了八次手术、六次化疗,头发掉光了,呕吐,贫血,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每天躺在床上。一位朋友来看她,告诉她生命最珍贵,要有信心,并让她想高兴的事。于是,她想起三年前在法国海边滑水的情景。那天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海鸥从身边飞过,她感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朋友说:好吧,我们为去海边滑水做准备吧。第二天,女孩开始练习站立,两个月后终于站了起来,又练两个月后可以使用滑水板了。于是,她每天都很高兴地练习,越练身体越好。两年后她回诊所检查,大夫吓了一跳没想到她还活着,而且各项化验指标都显示正常。1996年,这个法国姑娘还获得了世界女子滑冰冠军。
当她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时,谁能想到她曾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乐观积极的心态所具有的力量能超过我们的想像。
北京癌症协会曾做过一个统计,发现在1000多个抗癌明星中,长期生存的经验基本来自两条第一是乐观,心态稳定,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害怕;第二是家里人的关心、支持。
所以说,最关键的是心补。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有了阳光的心态,就有阳光的表情、阳光的世界和阳光的未来。
照顾自己的健康,首先在自己,但是自我调理不是避开大夫,而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候应去找大夫,在求医时如何更恰当地向大夫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无病的时候,如何掌握自己的健康状态,做自己最好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