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我在政协从事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除外出采访、收集资料外,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结集出版,户外活动甚少,工作单调、枯燥。因此,8小时外我常常“摆方城”或“过楚河汉界”,长期如此,逐渐感到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手脚麻木,还有神经衰弱、偏头痛等症状。一米七几的个头,体重才110斤左右,因此别人送我个“老干”的绰号。
1993年秋,一件意外的事成了我一生业余爱好的转折,也成了我身体健康的转折。当时我在黔桂交界的南盘江边一个乡镇采访,闲暇时在江边散步,见离我不远的河滩上有几位贵州人在找“奇石”。突然,他们中有一位向我丢来也许他认为“没有价值”的石头。我无意中拾起一看,石面上隐约像一幅画,便收留起来。回家后多次端详,终于看清了石面上竟是一幅山水图:宽阔的江面上有两处石壁,石壁上还有“壁画”,上有一妇女背着孩子,下有位老妪拄着拐杖,似乎在艰难地行走……从此,这颗石头成了我的爱物,常置于枕边案桌,入睡前往往还要端详几遍。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毅然告别了棋友,远离了“方城”,常常利用节假日,到南盘江边、红水河畔、壮山苗岭,甚至数百公里外的贵州花江、黄果树瀑布下、北盘江岸或满眼怪石的山野寻找“奇石”。十多年来,特别是退休以后,我对这种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因此也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在在我家客厅、饭厅。卧室、阳台上,摆放着几十颗精选的“观赏石”。其中有一块长90多厘米、高20多厘米的形似乌龟的奇石龟,背上有六个山峰,山上古道环绕.还有瀑布溪流,后来经我“点化”,装上庙塔,取名“龟山塔影”,不少石友看了,用它与《中国第二届藏石珍品》影集上的“高山流水”等同类观赏石相比,都认为无论从外形、内涵还是观赏效果,都更胜一筹。另有一颗景纹石,眼前波涛翻滚,直逼远处山堡,山上站立一位女子,正挥动长袖,似乎在呼风唤雨、兴风作浪,我取名“水漫金山寺”。又有一颗,一位穿着飘飘长裙的年轻女子,正拿着话筒高歌,我定名为“卡拉OK女歌手”。还有一颗,一位身穿红色长裙的妇女,站在海边,踮着脚,远眺大海,似乎在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未归的丈夫,我定名为“望郎归”……
给观赏石取名后,我又绞尽脑汁给每颗石头都配了诗。如“龟山塔影”有诗:“龟山塔影曲径幽,翁携孙辈古道游;近听古寺钟声起,远闻瀑声震天雷。”“水漫金山寺”配诗曰:“寻夫千里上金山,轻袖一拂现汪洋;千古留名痴情女,数战法海救许郎。”我还写了多篇觅石感受、奇石赏鉴的文章见诸报端,这对陶冶情趣、修心养性也是有益的。我还结交了省内外不少的“石友”,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与他们交流,也使我的赏石、鉴石水平更上一层楼。
觅石、玩石、赏石不仅增添了我的生活乐趣,更使我的体力、脑力得到锻炼。我的体质增强了,体重增加到了135斤,再没人叫我“老干”了,而且都说我看来比实际年龄小了十岁。当然,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最重要的是自我感觉,由于经常跋山涉水,我行动灵巧,腰腿有力,精力充沛,极少生病。一些朋友问我“养生之道”,我只有一句:“我用‘运动’换康乐。”“运动”,就是自己有兴趣的、有益于心身健康的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