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普普通通的教室,整整齐齐地坐着三十来个老年人,每人面前摊开一本印着密密麻麻英文字母的书,他们有的埋头轻轻低声读着,有的抬头认真盯着老师说话的口型……这些认真的“读书郎”诵读英语时的表情就好像是回到了懵懂的少年时代,跟着同样不年轻的老师一起摇头晃脑,沉醉其中,他们便是清华园老年大学英语班的学生们!
不拘一格学英语
“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清华园老年大学的刘慧敏老人告诉我们。她说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但是对英语很感兴趣,觉得中国和世界交流越来越多了,自己也要跟外国人交流,“英语是个必备的工具,所以近两年清华园老龄大学开办了英语初级学习班,我也就报了名。”
张桂芝老人原来有一点英语基础,学习英语的目的则更加明确,她的女儿在美国,她出过一次国。“在国外,没有学英语的时候,我到一个地方逛街,售货员热情地问我要什么,我一点都听不懂,结果越解释越乱,就不想逛了。后来学了一点交际英语,我一到买东西的地方就对售货员说“‘Justlook’(看看就行了),这样她就不会再跟着我乱转了,” 张桂芝风趣地说。“另外,出去以后,我走到马路上,路上有好多路标都是英文的,学了英语以后,多多少少就能看懂了,我觉得学一门外语挺有用的。”
说起去英语班的乐趣,可不只是学会了一些外语。刘慧敏和张桂芝说,“我们每次都盼着星期三,这样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老师,可以和大家在一起了。”
我们眼前的韩庆英老师身穿红毛衣,一脸喜庆,这位六十岁的老师笑容可鞠,声音洪亮,她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刚一上课,韩庆英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Speak”,她告诉大家“We shouldspeakEnglish(我们要说英语!)”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在韩老师热情的鼓励下,在座的“学生”没有一个对说异国语言感到羞涩的,虽然对英语很陌生,他们还是大胆地讲起来, 讲不对的,韩老师就当场纠正。“学习语言一定要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韩庆英老师说,“学习就要像玩一样,大家才有兴趣,我们这就是在练习说话。”
在课堂上韩老师喜欢不间断地就一个最普通的问题,如“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一个一个地问“学生”,学生们记起来的争抢用英语回答“sixty-four(64)”、“fifty-nine(59)”,用英语答不上来就干脆说汉语,“57”、“55”……还有一位“学生”俏皮地答道“It is a secret(这是个秘密)。”引起了一阵哈哈大笑。韩老师退休之前是清华附中的高三把关老师,当了三十多年的英语教师。在给清华园老年英语班代课以后,她努力探索适于老年人学习英语的方法,“老年人跟一般的学生不一样,所以我不能用当时在中学时的教学方法去教他们。他们的记忆力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比较差的,但是他们很善于联想,而且由于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他们更加喜欢也适合于用跟生活常识比较接近的内容来重复学习。所以在我的课堂上,第一节课所教的单词和句型在第二节、第三节课文中都会进行反复地运用和问答。而教的内容又都以最基本的日常用语为主,这样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学英语,除了重复记忆,还要会联想。比如我在讲到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时,从媳妇(daughter-in-law)是‘法律上的女儿’,引出女婿(son-in-law)是‘法律上的儿子’,接着谈到公公(father-in-law)、婆婆(mother-in-law)是‘法律上的父亲、母亲’,这样一来,一家两代的亲缘关系就在同一个单词的替换中很容易被记住了。”“另外我这个人是有不厌其烦的精神的”,韩老师爽朗地笑着说,“在我的课堂上,从年龄问到衣服的颜色,从早餐问到电话号码,从荷包蛋问到土豆片儿,衣食住行,样样都不放过。”
对于韩老师的教学方法,同学们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学员张淑娟告诉我们,“每次上课,韩庆英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她常常用英语写了满满一黑板新近发生的事,大事、小事、身边事,都有。春天谈刮沙尘暴,阴雨天时谈天气,八月十五说月饼,学校开教工运动会,足球世界杯决赛等等,无不涉及。真是既紧跟形势又贴近生活,大大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74岁的刘秀兰是这个班级的学员中年纪最大的。她说:“每回星期三来这儿学习都感觉特别放松,就算答不上来,用中文小声地嘀咕一句,大家呵呵一笑,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