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行动讲究慢


  前不久,同住一楼72岁的李奶奶,正在午休时突然听到电话铃声,匆忙下床去接电话。谁知刚迈步,就被小孙子放在床旁的小凳子绊倒在地,导致骨盆骨折。这个事故的发生,给老年人敲响了警钟。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姿态平衡和步履稳定能力逐渐变差,加之很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如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内耳疾病等,影响前庭功能;或患有骨关节障碍;或视物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或体质虚衰,腿部肌肉软弱,姿势和动作控制能力失调;或体胖笨重;或地面路滑,有障碍物;等,若突然站立行动,都容易导致老年人引发跌倒,造成髋关节、骨盆、前臂等重要部位骨折。

  突然行动还是引发中风等危险疾病的“导火索”。研究表明,大悲大喜、突然屏气用力(如便秘时)、气温骤降以及体位突然改变等,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所有这些危险因素中,美国卒中学会第27届会议上以色列学者认为,位居首位的是突然体位改变:如当门铃响了、电话铃响了,或背后突然有人喊自己,突然一惊而引发的动作与转身,都足以使老年人突发脑卒中。笔者一位住在农村的姑表姐,61岁时在街上走路,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她,就在她骤然回头转身时突然倒地,就再也没有起来。体位改变诱发的脑卒中,主要是由于发生体位性血压下降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对于患有体位性低血压的人,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因为在大脑内一些血管本身就极为细小,若患有动脉硬化就更为狭窄,体位突然改变会造成血流量骤减,血液循环可能出现暂时“停顿”,导致大脑灌注压低于正常值,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贯穿一个“慢”字,上楼、下楼、走路转身都要慢一些。特别是当有人敲门,或门铃响了、电话铃响了时,更不要慌慌张张突然起身。最好“慢半拍”,先让头脑冷静一下,并看清周围环境再行动。夜间起夜与早晨睡醒之后起床时尤其不应太快,最好“赖”床二三分钟,先清醒一下头脑并活动活动四肢再坐起,坐二三分钟后再缓缓站起,感到没有头晕时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