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重庆小伙创建国内惟一技术型民间专业救援队


    “奥特多”,英文outdoor的音译,意为户外。重庆崽儿王大勇创建的“奥特多救援队”,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支技术型民间专业救援队…… 

  王队长从天而降 

    好莱坞大片秀

    2005年1月28日中午,嘉陵江索道突发险情:由江北城开往沧白路的嘉陵江索道车厢在出发几分钟后突然停下,满载乘客的车厢,晃晃悠悠悬挂在距离地面大约20米的高空。 

    此时车厢内一名女乘客因为受到惊吓,心脏病突发。虽然车厢内的其他乘客在病人身上找到了药物,暂时稳住了她的病情,但病人身体虚弱,需要马上送诊所接受治疗。然而,索道故障尚未排除,无法迅速恢复运行,情况十万火急。 

    英雄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这时,就像好莱坞电影情节的翻版,一只救援队从天而降。 

    13点23分, 一名救援队员通过牵引钢缆开始向车厢方向下滑。下了5米多远的距离以后,因为高差变小,这名队员只能靠双手攀着钢缆前进。场面惊险而刺激。 

    13点30分,这名队员终于安全到达了车厢顶部。接着,他从左侧车门进入车厢,开始救助病人。 

    13点40分,他和地面配合的救援队员携手把病人平安地接了下来。 

    整个过程只用了17分钟。 

    其实,上面这一幕是“奥特多救援队”与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在索道公司的大力协助下进行的一次救援演习。演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市民中推广危难时自救与他救的救生知识。而这次演习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市的第一支民间救援组织“奥特多救援队”,有能力作为索道救援的社会补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为被困在索道等低空运输工具上的旅客提供生命救助。 

    这群能从天而降的是些什么人?他们缘何聚集在一起?是谁在带领这支高效率的专业队伍?带着许多疑问,春节前夕,信报记者来到沙坪坝半月楼图书馆一楼的“奥特多救援队”大本营,采访了他们的队长王大勇。 

  爱好与工作结合 

    王大勇,戴一副细框眼镜,30多岁,看上去斯文而秀气。仿佛是为了与自己的形象相对应,他向记者强调说:“我们是技术加智慧型的救援队。” 

    王大勇告诉记者,2002年以前,他虽然只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把自己的爱好与工作结合起来,并成就一番事业?”可惜当时他参加工作才几年,没有经济实力,只能是想想而已。2002年,他和几个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发组织了“奥特多探险队”;同年,存了一些钱的王大勇离开原来的单位,开了一家户外用品商店,开始摸索着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时,重庆已经有了几家户外用品商店和五六支户外探险组织,如何在同行业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了王大勇思考的首要问题。 

    经过考察,他发现,因为成都周围有许多大雪山,所以成都的户外组织多是攀爬雪山的登山组织。重庆虽然没有雪山,但重庆有着丰富的洞穴资源,像天坑地缝、芙蓉洞等在国际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重庆周边的洞穴洞系大,探索前景广泛。于是眼光独到的王大勇很快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洞穴探险。 

    既然是探险,就有可能发生危险,就需要救援。为防患于未然,王大勇从“奥特多探险队”精选出数名优秀队员组成了“奥特多救援队” 

    事实证明,王大勇的判断是正确而高明的。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栏目组在网上查询到他们的信息后,通过比较,最终选择了“奥特多救援队”作为他们节目的合作伙伴,专门针对这一领域合作制作节目。“这说明我们的技术和专业性的确是国内一流的。” 王大勇的语气中明显地带着几分自得。 

    如今,令王大勇自豪的是,“奥特多救援队”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支技术型的专业民间救援队。 

    与“官方”联动 

    由于“洞穴”探险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所以要学习只能把眼光投向国外。敏锐的王大勇一开始就注意到这一点,只要听说哪个洞穴有老外在,他必然赶去,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后来又到国外的专业网站上去学习,把人家的文字资料翻译过来,分析利用,最后再捉摸,实践,在实际操作中验证其合理性、实用性。好的就留下,不好的就抛弃。就这样,王大勇经过一年时间的自学,逐渐掌握了专业的单绳技术——利用一根绳索,实现自如下降和攀升。 

    随着王大勇和他的队友的摸索和实践,他们的洞穴探险技术逐渐成熟起来。多次实践之后,他们发现洞穴探险技术用于救援工作非常不错,能够大大缩短救援的时间——在人命关天的时刻,时间比黄金还宝贵。有着社会公益之心的王大勇又开始捉摸另一个计划——与官方联动,为社会服务。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思考,他决定给市长王鸿举写信,争取市领导的支持。 

    王大勇在信里陈述:随着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与日俱增,户外安全与救助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重庆还没有一种民间救援模式,而近几年几乎年年都有登山探险事故发生。如果让“奥特多救援队”与相应的官方组织形成联动,这样一旦事故发生,拥有特殊救援技术的“奥特多救援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救援现场。 

    令王大勇惊奇的是,这封写着“市长王鸿举亲启”的信真的引起了市里的重视。他说,信投出以后他本来没抱太多希望,因为市领导那么忙,不会那么快就有回音的。但没过多久,王大勇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市消防总队打来的,让他赶紧去一下。原来他的信已经转到了消防总队手中,上面还有市领导、市信访办、市公安局和市消防总队的层层批示。王大勇很激动,他感到自己离理想又接近了一步。 

    几天后,也就是2004年8月4日,星期三,他和队友在市消防总队大楼为市公安局、市消防总队的领导们表演了他们成熟的高空救援技术,整个过程历时两个小时,圆满成功。“官方”接受了他们。如今王大勇和他的“奥特多探险队”定期为警官学院战术系开设培训课,为防暴队提供专业装备。王大勇说,他还希望与110、119、120等形成更广泛的联动,真正把自己的技术服务于社会,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 

  免费参加救援 

    与王大勇交谈,听的最多的是公益心、服务社会等字眼。他说,他这几年致力于科学探险的研究,从来没有求过什么回报。曾有朋友笑他,“你投入了十几万元,图什么呢?”他回答说:“其实人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活法。有人图名,有人图利,有人名利双收。但我很清楚我投入的是什么,我需要的又是什么。事实上,我是一个执着的人,看准的事情一定会一做到底!” 

    王大勇说,“奥特多救援队”的队员都是志愿者,他们都有别的正当职业,都是业余时间为队里做事,参加救援行动也是免费的。成员们在队里不会有任何收入。“奥特多救援队”不是赢利机构,所以那种“沽名钓誉”的人是不会被吸收为队员的。 

    确实,“奥特多探险队”成员中有报社摄影记者,有软件设计人员,有律师,还有学生,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在一起,并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同行业里的其它组织远远抛在了后面。谈到这里,王大勇骄傲地说:“在其它探险队忙着带队挣钱的时候,我们在钻研技术。如今,我们有着过硬的技术,而且是惟一领先的技术。我相信‘奥特多探险队’会越来越壮大,会更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也是我们存在的根本。” 

    在王大勇不大的户外用品商店里,记者看到了一辆山地车,“难道这是你的交通工具?” 王大勇笑了,说:“是的,我每天骑自行车来店里,这样又环保,又健身。” 

    从这个体形一般、外表斯文的男人身上,记者看到了一种力量——执着、坚毅、勇往直前。 

    “奥特多”的骄人成绩 

    “奥特多救援队”组建于2004年3月,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4年3月,开始为警官学院战术系开设单绳技术培训课程。 

    5月,成功对378米的茂台竖井探底,创国内三项第一;为警官学院编排战术动作,迎接昌都警方的来访。 

    7月,对彭水“红岩洞”展开科学考察,陕西卫视现场报道;应邀为市公安局领导做救援科目汇报表演。 

    10月,参与国家十五计划中的“西南水纹地质考察”项目,在涪陵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科考探险活动并圆满完成任务。 

    11月,应张家界国土局邀请,进行了为期10天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期考察,取得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12月,和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组合作拍摄洞穴探险节目,提供救援技术和实行现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