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液化天然气车辆运输安全和及时妥善处理发生的液化天然气车辆事故,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损失,保护公司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依据《上港物流公司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液化天然气其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天然气
主要成分:甲烷 分子式:CH4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被液化和固化。能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易燃,燃烧时呈青白火焰,火焰温度约1930℃。1立方米天然气爆炸相当于7~14公斤TNT炸药。
相对密度:0.460(-162℃) 凝固点:-183.2℃
沸点:-162℃ 闪点:-190℃
自燃点:340℃ 爆炸极限:5%~15%
最易引燃浓度:7.3%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9.8%
最大爆炸压力:7Kg/平方厘米 最小引燃能量:0.28毫焦
燃烧热值:8300千卡/立方米 灭火剂:干粉、雾状水、泡沫、CO2
二、危险因素辨识
1、液化天然气车辆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交通事故有可能导致LNG系统内液位计截止阀、管路与罐体连接处、管路接口焊点处、真空阀等部位的泄漏,由于紧急切断阀、截止阀内部垫片损坏而导致泄漏的发生,罐体泄漏。
2、液化天然气车辆的天然气属于第二类(液化气体)第1项(易燃气体)危险化学品,存在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的危险,另外车辆经常要进出入气站,存在车辆着火,加气过程中着火的危险,作为气源的存储地加气站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可能性。
3、洋山港液化天然气车辆运营过程中人员较为分散,流动范围较大,作为交通运输行业,每天在外车辆200多台,结合行业特点和道路信息,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存在发生侧翻事故,在道路特殊路段容易发生碰撞、刮蹭事故。
三、应急组织
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主管安全副总经理
现场指挥:安全部门负责人
成 员:各职能部门主任、安全员、安检员、调度、行政助理、驾驶员
2、职责
(1)组长或副组长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2)现场指挥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
(3)调度对突发事件处置时车辆、人员调度工作。
(4)行政助理担负对内,对外相关工作的联系。
(5)安全员、安检员、驾驶员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抢险抢修。
(6)办公室对事故造成负面影响的后期协调工作。
四、现场应急处置
1、在充装时车辆发生泄漏
(1)立即关闭紧急切断阀,重点检查低温截止阀、安全阀等,确定泄漏部位,消除附近存在的明火及隐患。
(2)立即将车辆泄漏情况通知加气站操作人员及相关领导,并协助站内工作人员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3)车辆加气时发生泄漏应按加气站应急预案处置,驾驶员听从站点人员指挥。
(4)需要技术人员前往处理时,运输公司负责人及时与加气站负责人沟通以便及时联系技术人员。
(5)事故处理完毕,确认无危险隐患后,驾驶员及时通知公司相关人员。
2、车辆运输途中发生泄漏
(1)车辆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应选择合适位置立即停车,停放地点不得靠近桥梁、集装箱堆放场和人员稠密的地方,位置通风良好,附近不能有明火。
(2)紧急查找漏气点,如果是车辆天然气钢瓶压力超过0.7MPa,应该立即打开超压排放阀进行压力排放,直到压力在0.1-0.3MPa,关闭阀门并确定阀门无泄漏。
(3)在车辆钢瓶压力正常时,出现低温截止阀、安全阀、盲法兰垫片等处漏液,应该先用防爆工具对泄漏处加以紧固,必要时可以用清洁的水浇使泄漏处恢复常温后紧固。同时,通知公司安全负责人。如果事态进一步恶化得不到有效控制或者出现着火现象,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按事故上报流程逐级上报。驾驶员应及时划出危险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靠近(泄漏过程中出现火灾参照火灾爆炸应急处理)。
(4)泄漏情况得不到有效处理,公司安全负责人应及时就近调动公司抢险小组或技术保障人员进行支援。
(5)事故处理完毕后,经专业技术人员确认无危险隐患后运输车方可继续行驶,同时通知运输公司负责人。
3、发生交通事故出现泄漏
(1)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检查人员情况,同时对车辆LNG系统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泄漏现象。
(2)发现车辆有漏气(液)情况时,应该立即打开超压排放阀进行压力排放,直到压力在0MPa,如管路泄漏可用湿毛巾遮盖后堵漏,驾驶员无法控制泄漏点时,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给公司安全负责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调动抢险人员组织空槽车立即赶赴现场。将事故车的LNG卸液到空槽车里,卸液的地点尽量避免在城镇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如只能在原地进行卸液,应对周围设置警戒线,疏散附近人员。
4、车辆发生火灾
(1)当车辆泄漏着火,立即停车,同时拨打119报警和通知公司安全负责人。立即警戒,熄灭附近一切火种,阻止机动车辆通行。
(2)采取紧急灭火措施,同时通知消防队及相关领导,按照其指示灭火,防止其它明火引爆造成更大伤亡。
(3)使用多支干粉枪同时灭火。
(4)密切配合公安消防共同作战。
5、LNG车辆各类故障的处理:
故障现象 |
故障原因 |
应对措施 |
---|---|---|
车辆钢瓶 压力过高 |
充装时车辆不在低温下 |
对车辆钢瓶进行预冷,同时打开气相紧急切断阀、气相阀通过气相口回气体回收系统。 |
充装压力过高 |
充装时应限定充装压力,当车辆钢瓶压力超过0.2Mpa应及时打开气相紧急切断阀、气相阀通过气相口回气体回收系统。 |
|
压力表有故障 |
如压力表有故障,进行更换。 |
|
充装过满(大于90%) |
如有流量计计量应将充装重量控制在规定重量内; 或者充装液位到满液位约3/4时应及时打开测满阀.向充装系统或其他空槽车卸液。 |
|
停放时间过长 |
打开设备放空阀进行排放至正常压力。 |
|
真空损失 |
此时车辆钢瓶外壳全部结冰或结霜,参见“真空损失”故障一栏。 |
|
车辆钢瓶 压力不稳定 |
安全阀泄漏或冻裂 |
更换新的、经校验过的安全阀。 |
管线泄漏 |
肥皂水测试并维修。 |
|
升压特快 |
液位高,关小增压阀。 |
|
降压较快 |
液位低,关小下部出液阀。 |
|
降压过快 |
槽车内已无LNG。 |
|
真空损失 |
夹层防爆盖开启 |
内胆或内管线泄漏,对车辆钢瓶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
夹层防爆盖锈蚀泄漏 |
对车辆钢瓶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
|
外壳出现局部结露结霜 |
车辆钢瓶外壳有结露结霜现象,进行真空测量,对车辆钢瓶补抽真空。 |
|
外壳出现整体结霜 |
对车辆钢瓶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
|
发生碰撞或翻车后 |
对车辆LNG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
|
液面计 |
液面计没有显示 |
依次打开液面计上管截止阀、液面计下管截止阀,关闭液面计组合阀; 如不能解决问题则更换液位计。 |
液面计指针出现摆动 |
关闭液面计组合阀。 |
|
液面计指针停止不动 |
打开液面计面罩恢复;或者更换液面计 。 |
|
仪表管泄漏 |
肥皂液测试并修复泄漏处。 |
|
液面计指针出现正反打 |
依次打开液面计组合阀、液面计上管截止阀、液面计下管截止阀、再关闭液面计组合阀;液相气相管冰堵用高压顶开、排放或用其他方法排除。 |
|
指针未做零位调节 |
打开液面计面罩,依次打开液面计组合阀、液面计下管截止阀、液面计上管截止阀,对液面计指针进行调零。 |
|
表出现故障或损坏 |
更换。 |
|
安全阀? |
漏? 气 |
阀芯下有灰尘或冰,重新校验。 |
安装不正确,重新安装或更换阀。 |
||
起跳后不回座 |
弹簧工作不正常,重新校验。 |
|
低温 截止阀 |
阀门关不死 |
阀芯垫片已磨损、断裂、有垃圾,更换阀芯垫片。 |
阀门关闭费力 |
阀杆压紧螺母太紧,阀杆压紧垫片松,调整压紧螺母。 O型圈磨损,更换O型圈。 |
|
阀杆与阀座连接处漏液 |
阀杆与阀座连接螺母松,紧固压紧螺母。 |
|
阀杆与阀座连接密封垫受损或断裂,更换密封垫。 |
||
开启紧急切断控制装置无法控制紧急切断阀 |
手动打开状态,使之处于手动关闭状态。 |
|
车辆钢瓶压力太低,提高钢瓶压力。 |
||
易熔塞已坏(熔化),更换易熔塞。 |
||
汽车储气筒压力太低,启动气泵打压到0.3MPa以上。 |
||
管路 |
管路裂纹 |
管路裂纹,将槽车内LNG排放后,用N2置换,对裂纹进行补焊。 |
五、后期处理及评估
事故现场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恢复现场已满足运营需要。各级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故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伤员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以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二0一二年六月
附件1、天然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称: |
? |
主要成分: |
甲烷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无味 |
闪点(℃): |
-188 |
引燃温度(℃): |
538 |
爆炸下限%(V/V): |
5.3 |
爆炸上限%(V/V): |
15 |
危险性概述 |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
||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
||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
泄漏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
个体防护 |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
|||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
|||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
|||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
|||
运输注意事项 |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
附件2、应急抢险工具配备
序号 |
名 称 |
数量 |
? |
序号 |
名 称 |
数量 |
1 |
警示线 |
1盒 |
11 |
防爆应急灯 |
1个 |
|
2 |
停车牌 |
2个 |
12 |
千斤顶 |
1个 |
|
3 |
干粉灭火器 |
两个 |
13 |
连接软管(双头阴接头) |
1根 |
|
4 |
开口板手(10-36) |
1套 |
14 |
套管 |
1套 |
|
5 |
梅花板手(10-36) |
1套 |
15 |
内六扳手(14以下) |
1套 |
|
6 |
活动板手(450) |
2把 |
16 |
管钳(铜制) |
1把 |
|
7 |
十字(4寸) |
1把 |
17 |
密封胶 |
2盒 |
|
8 |
一字改锥(4寸) |
1把 |
18 |
生料带 |
5盒 |
|
9 |
电工钳子 |
1把 |
19 |
玻璃胶 |
1管 |
|
10 |
防爆手锤(8磅) |
1把 |
20 |
可燃气体检漏仪 |
1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