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包括事故现场的医疗急救及脱离现场后的医疗运送救护,医疗运送救护是现场急救的延续。运送救护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支持伤员的生理机能、控制伤情发展,安全迅速地将伤员送达医院。运送救护是在各种交通载体内进行的,空间有限,并受行驶条件及气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运送救护技术操作相对困难。突出特点是“运动中的急救”。受伤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呈现的变化可能是迅速而复杂的,以往的事实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伤员不是死在事故现场或医院,而是死在运送过程中。运送过程中的救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危险化学品事故中毒应急救援院前急救的一部分——运送救护较一般医学救护更具特殊意义,同时也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医疗运送救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医疗救护系统
医疗运送救护即是使用某种交通工具实施运送为前提的医学救护。因此,安全、迅速地为伤员创造获得院内医学救护的机会即是其唯一目的,也是其基本原则。安全是指在运送过程之中给予伤员有效的医疗支持,同时不能由于运送造成危及生命的损伤。这里包括运送适应症的认定、运送救护人员的的急救素质、运送工具内急救医疗设施的配备和交通运送工具的选择等。迅速是指在正确信息的有效指导下,使用最合适的交通运送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医院。不难看出,医疗运送救护是有组织、有计划、完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一部分,因而,它不同于一般的、单一的仅以运输伤员为目的的转送活动。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除政府组织力量实施运送救护外,更多是由“救护志愿者”承担着现场急救和运送急救任务。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市或州立急救中心,一般由政府配备救护直升机,由急救中心随时调用。
1.运送适应症的选择
现场应急救援首先面对的是群体病伤患者,由于伤员接触危害因素的时间、方式、防护措施和个人体质的不同,造成现场伤员病情相对不同。而急救的目的之一即是给予伤员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因此,面对伤员数量大、伤情复杂的事故现场,应根据伤情结合救治力量和条件对伤员进行分类,确定救治和运送的先后次序,以保证危重伤员优先得到救治,其他伤员也不失时机地获得治疗,使急救工作能有条不紊地取得最佳效果。伤员分类是克服混乱、减少忙乱、最大限度地发挥急救现场有限人力物力作用的有效措施。
2.伤员分类及运送
伤员分类鉴别是较复杂过程,原则上应由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医生承担,并以医疗诊断标准为基础。
(1)有生命危险的伤员,如已窒息者,有心跳、呼吸停止危险,休克等,则宜立即抢救,待病情改善后再转运。
(2)暂无生命危险,但若不及时处理会出现病情转化或严重并发症者,则应尽快在现场处理后转运。
(3)推迟几小时救治无重大危险的伤员或经对症处理后很快能得到恢复的伤员,可暂缓处理或等后转运。
(4)无明显损伤或能自行离开现场的伤员可不作现场处理。
(5)暂无明显损伤,但预期有迟发症状的伤员,需要就地观察或转运。
(6)有歇斯底里等精神反应状态者,应立即给予照料,并与他人分开。
3.运送前医疗处置
保证运送救护过程安全的前提之一,即是使伤员在现场已获得最基本的生命支持。应禁忌无视病情而一律匆忙转运,不能仅为了尽快获得院内治疗而使患者失去最关键的抢救机会或增加运送途中的危险,否则,即失去了现场应急救援的意义。
病情严重者必须在运送前给予有效的医疗处置方可转送,如下情况:
(1)心跳、呼吸停止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后。
(2)深度昏迷者,清除口腔内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且予供氧后。
(3)肺水肿患者,采取消疱、高浓度吸氧、抗水利尿措施后。
(4)窒息者,去除窒息病因,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术后。
(5)休克者,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实施扩容升压后。
(6)化学灼伤者,清除化学污染物,大量流动水冲洗后。
(7)创伤者,实施止血、包扎、固定术后。
4.运送救护人员的要求
有组织的医疗救护行动是由专业人员实施的,从事故现场到院内救治均由专业人员提供连续性的、系统性的救治服务。作为中间环节——运送途中的救护无疑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运送救护过程中病情危急多变、多环境因素干扰,而使抢救工作呈现出复杂性,进而也对运送救护人员的素质与配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救护人员必须头脑清醒,判断准确,抓住重点,随时应变,同时必须具备运送救护的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要做到:
(1)熟悉所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性质、存在的主要伤害或致病因素及其所致伤病的特征。
(2)掌握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
(3)掌握体位选择及有关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和技术。
(4)掌握辅助呼吸与循环支持技术。
(5)掌握心电监护与除颤技术。
(6)救护人员自身适应交通运送工具的运动,应无眩晕或其他不适反应。
5.运送救护人员的配备
危险化学品事故尤其是大型社会灾害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运送救护工作,应在统一指挥下分组进行。每一运送救护小组至少应由一名资深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司机组成。指定医生全面指挥该小组的救护及运送工作,并负责与指挥中心及目的医院的通信联系。同时应结合危险化学品事故所致伤情、中毒与外伤并存的特点,安排专科医师护送。目前在我国对运送救护人员的配备还无明确规定,大多仍处于“随机自然配备”状态。但应明确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医学应急救护活动中,绝对禁止在无医疗力量支持下的单一运送。
6.抢救设备与装置
无论以何种交通工具实施运送救护,都需要配备功能齐全的医疗检查、处置器材和药品,并且要针对救援事故的特点作相应的配备。
7.医院的选择
在实施运送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运送的地点(医院),应根据病情和运送条件合理选择。
(1)就近入院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多以突发性、群体性为特点,因而,较多的伤员首先考虑送往最近的医院抢救,以争取时间,使最多的人获得最早、最大限度的生命支持。如果在选择医院中,舍近求远,一味追求高层次医院,将会使更多的伤员失去最佳获救机会,而人为导致抢救迟误或失败。
(2)选择专科医阮
事故现场一般病因较明确,不但外伤显而易见,且即使中毒的原因也是比较明确的。在伤员获得一般抢救后,应根据病情和附近医院的医疗技术特点,将伤员快速送到专科医院。如一氧化碳中毒危险者宜送往具备高压氧舱的医院。即使一般化学中毒也最好送往职业病防治院(所)为宜。总之,专科医院的选择旨在使伤员获得最为有效的医疗服务。
如果伤员已有明显的心血管系统障碍,包括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梗,或呼吸衰竭、昏迷时,如附近医院医疗水平受限,应在现场抢救的资深医师护送下,直接送往综合医院,并配合抢救,针对直接病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二)运送保障系统
现场应急救援活动中,时间就是生命。在现场初步处理和合理分检伤员后,要即刻组织实施运送计划。
保证运送迅速的三个重要条件是:交通工具、路线、通信。
有组织的应急救援系统,应选择最佳运送工具和路线,配备良好的通信联络设备,保障及时运送救护。
1.交通运送工具
(1)救护车
救护车在我国是运送急救伤员最常见、最多采用的交通工具。国家标准对救护车作了明确的定义,救护车是用来进行抢救和运送伤病员的专门车辆。并根据救护车的不同用途,把它分为四种类型:急救型救护车(简称急救车)、运送型救护车、专业型救护车和救护指挥车。
在我国,作为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应配备急救型救护车和救护指挥车,而省、市救援中心至少应配备急救型救护车。无论何种形式的救护车,在运送救援时均应配备通信联络装置(移动电话、寻呼机)。
实施运送救护时要根据条件合理调用车辆。对重伤员应在医务人员的救护下尽可能用急救型救护车运送。中度伤员可几个人合用一辆车,对轻伤员可征用公交车或卡车护送。
(2)救援飞机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尤其是大型或社会灾难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应用救护飞机进行空运救护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优点在于速度快、机动灵活、减少并发症。目前,空运救护在我国尚未普及,一般只有少数部队医院采用。当发生恶性、社会灾难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由政府紧急组织调用空运救护力量。
(3)救护艇
在海面、江河水域地区救护艇是急救运送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化工企业较密集的岛屿、水乡、渔镇地区应急救援中心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配备救护艇。
(4)其他工具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现场除以专业性运送救护工具运送伤员外,往往根据情况运用其他交通工具,包括各种汽车、人力车等。此时应注意由医务人员交待清楚运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运送路线
选择原则是走捷径平坦道路,尽量避免从繁华闹市区穿行。应急救援中心的抢救车辆在司机较为陌生的地区救援行驶,宜有当地抢救人员作为行车向导,以避免越急越乱,多走弯路。对于平坦道路的选择较捷径的选择更为重要,此点尤其在山间、乡镇地区必须特别注意。车辆的颠簸对伤员,尤其对躺卧位伤员是极为有害的,应注意在不平坦的路面行驶要适当减速。
3.通信联络
运送救护过程中的通信联络是整个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与目的地医院的联络和与现场抢救指挥中心的联系。运送途中向目的地医院报告需入院的伤员人数、病情状况,以便医院做好组织抢救小组、准备器械及药品等相应的院内抢救的准备工作。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途中伤员病情及与目的地医院的联系情况,请求指挥中心协调解决某些特殊问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这种移动通信还承担起抢救中心指挥护送人员在车内抢救处置病员的桥梁作用。装备精良的急救型救护工具内应配备高频无线电台,一般运送救护车也应至少配备移动电话或对讲机一部。务必保证通信设备畅通。
(三)运送医学急救要点
运送急救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医学抢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交通工具的使用是动态进程,使得这一抢救呈现出不同于现场和院内急救的特点:①环境条件对病情影响大;②病情变化判断难度大;③医疗设备资源有限。因此,运送途中,尤其远距离运送时护送人员必须了解基本抢救要点,重在呼吸、脉搏、血压、心电、生命体症的监护,而不是单纯的对症治疗。
1.运送工具的使用
(1)陆运救治的注意事项
①救护车转送时车速不宜过快,务求平稳,减少颠簸,以免加重病情。
②担架应固定可靠,以减少左右前后摇摆的影响,预防机械性损伤。车箱内和担架下可再放些铺垫物,以缓冲颠簸作用。
(2)空运救护的注意事项
①空运对伤员的影响较正常人明显,尤其机体创伤对强烈振动、噪声、环境的负荷和适应能力严重下降,可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循环障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调。
②低气压对五官创伤,尤其是中耳伤、气胸、腹部外伤影响大,由于飞行高度的增加使空气的压力减少,使空腔脏器膨胀体积增加。运送伤员一般高度不应超过3000m。
③尽管3000m以上飞行对缺氧是不明显的,但对失血性休克、呼吸困难、昏迷中毒等伤员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
④伤员对晕机的敏感性较正常人员为高。晕机症引起呕吐时,口腔不能及时张开,易造成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3)船舶、气艇运送救护的注意事项
①晕船呕吐对伤员,尤其中毒患者影响较大,尽量不使用船只远距离运送。?
②气艇运送颠簸振动大,务必要求平稳行驶。
2.运送技术处置与注意事项
(1)搬运技术
搬运患者时必须根据病情和各种具体环境情况而走。担架是搬运伤员最常用的工具。它使用方便安全,伤员在上面比较舒适。把伤员移上担架,头部向后,足部向前。在担架行走时,两人快慢要相同,平稳前进。向高处抬运时(如上台阶),抬前面的人手要放低,腿要弯曲着走;抬后面的人要搭在肩上。勿使担架两头高低相差太大。向低处抬时(如下台阶)和上台阶相反。担架两旁应有人看护,防止伤员翻落。
(2)注意体位
①外伤体位
颅脑伤病员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或舌根下坠阻塞气道。胸部伤病员应取坐位,这样有利于伤员呼吸。严重的腹部外伤用担架或木板抬运时应取卧位,屈曲下肢。脊柱脊髓伤者原则上要由2~4人一组进行搬运,首先将伤员的身体放成平直位置,用均衡的力量将伤员平卧或抬起,注意动作要一致。并在胸或腰部垫一高约1Ocm的垫子,以保持胸或腰部的过伸位。严禁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法。
②中毒体位
中毒者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比躺卧位更好,以便于患者呼吸及咳嗽。昏迷患者应平卧且头偏向一侧,并在头部及四肢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可将体温降至32℃左右,以延缓脑细胞死亡。在使用飞机运送起飞和降落时,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低平位,以保证脑血液供应。休克患者要将其双腿垫高,使之高于头部以保证回心血量。中毒性肺水肿、中毒性急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伤员务必采取半卧位,并限制活动,减少耗氧量。
(3)途中处置
运送途中既要巩固现场急救的效果,又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针对病情给予适当处置。除常规应用各种急救措施外下列问题要特别注意。
①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伤员,尤其中毒或灼伤患者在转送中注意保暖十分重要。
②烧伤在清创之后,可以采用包扎或暴露疗法,但凡属考虑转院者均应包扎。转送途中暴露创面将增加护理难度,增多感染机会。
③如酸碱灼伤患者在现场水冲洗时间少于30min,那么在转送途中应继续冲洗,尤其对碱灼伤患者更为重要。
④某些化学物质灼伤易合并中毒,必须给予高度注意。如小面积的铬酸盐(Cr+6)及苯酸溶液灼伤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氯乙酸溶液(晶体)灼伤后易引起吸收中毒而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传导系统改变而心脏骤停。氢氟酸灼伤面积达1%时要警惕大量氟吸收所致全身性氟中毒,防止低血钙发生。
⑤在运送因苯酚、黄磷(白磷)等脂溶性化学物灼伤的伤员时,应争分夺秒,继续用特殊清洗剂冲洗或外涂(50%~70%酒精、1%~2%硫酸铜等),再用水清洗,以争取尽快将皮肤污染物清除干净,以杜绝再吸收。
⑥运送黄磷(白磷)或含混有黄磷的无机磷灼伤者时,创面应湿包或用水浸泡,以阻止残留在创面上的黄磷颗粒遇空气燃烧,加重灼伤。创面使用油脂性外用药及油纱布敷料,以防磷吸收中毒。
⑦禁止使用有色素药物,如龙胆紫、红汞等,以免给判断灼伤(烧伤)深度和清创带来困难。
⑧运送电击伤伤员时,在运送前应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途中突然发生气道梗塞时可紧急做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插管术,严重电烧伤转运前应当留置导尿管,记录尿量以了解休克情况,应边运送边进行心脏复苏。
⑨眼外伤应在现场详细检查处置的基础上,运送途中根据情况处置。如有眼球穿通或破裂伤不能冲洗,不得施加包扎.不许使用眼膏;如有眼内容物脱离出时肯定有眼球破裂,应点消炎眼药水,双眼加眼垫运送。运送途中尽量不颠簸和防止挤压眼球。
⑩运送途中的抢救应自始至终进行,既不能因病情缓解而轻易停止继续采取措施(如呼吸停止伤员经采取人工呼吸等措施而初步恢复自主呼吸后),也不能擅自对经采取心肺复苏术后仍未复苏的伤员放弃抢救,必须给予伤员全程救护,为院内抢救创造一切机会与可能。
⑾运送中应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卡别在胸前或衣服的其他明显部位,注明姓名与初步诊断等,为院内抢救提供参考并节约时间。
⑿将现场采集的血、尿、呕吐物等样品随伤员一同送到医院,进一步化验分析,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⒀护送人员必须做好现场抢救、途中病情观察、处置与护理、通讯联络等记录,到达目的医院后应进行床边交班,移交运送医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