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概述


应急救援的概念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化学危险物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和对事故单位以及事故单位周围危害区域的社会救援。其中工程救援和医学救援是应急救援中最主要的二项基本救援任务。
1.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其中预防工作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除了平时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外,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做到预有准备,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及时实施救援。化学事故所具有的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途径多,作用范围广的特点,也决定了救援行动必须达到迅速、准确和有效,因此,救援工作只能实行统一指挥下的分级负责制,以区域为主,并根据事故的发展情况,采取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事故单位及地区的优势和作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又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靠某一个部门是很难完成的,必须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统一的救援指挥部,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救灾、公安、消防、化工、环保、卫生、劳动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损失。
2.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2.1控制危险源
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堵源,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2.2抢救受害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2.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由于化学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2.5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估算出事故的危害波及范围和 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3.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按事故波及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可采取三种不同的救援形式。
3.1事故单位自救 事故单位自救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这是因为事故单位最了解事故的现场情况,即使事故危害已经扩大到事故单位以外区域,事故单位仍须全力组织自救,特别是尽快控制危险源。
3.2对事故单位的社会救援 对事故单位的社会救援主要是指重大或灾害性化学事故,事故危害虽然局限于事故单位内,但危害程度较大或危害范围已经影响周围邻近地区,依靠本单位以及消防部门的力量不能控制事故或不能及时消除事故后果而组织的社会救援。
3.3对事故单位以外危害区域的社会救援 主要是对灾害性化学事故而言,指事故危害超出本事故单位区域,其危害程度较大或事故危害跨区、县或需要各救援力量协同作战而组织的社会救援。
4.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4.1危险性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处在一个高度的危险环境中,特别是事故原因不明,危险源尚未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随时可能造成新的人员伤害。这就要求救援人员树立临危不惧,勇于作战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4.2复杂性 化学事故的复杂性表现在事故原因的复杂性,救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救援工作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这就为实施救援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救援工作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避免蛮干和防止人海战术。在救援过程中发扬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根据事故原因、环境、气象因素和自身技术、装备条件,科学地实施救援。
4.3突发性 化学事故的突发性使应急救援工作面临任务重,工作突击性强。面对条件差,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要求救援人员发扬不怕苦和连续作战的精神。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二、应急救援的组织准备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平时充分做好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才能保证事故发生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救援准备工作,主要抓好组织机构、人员、装备三落实,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使救援的各项工作达到规范化管理。
1.救援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目前在我国设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机构的城市还不多。上海市人民政府于 1991 年7 5 日颁布命令,明确上海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由市和区、县抗灾救灾委员会领导,日常工作由市和区、县民防办公室负责,组建起化学事故应急救专家委员会和救援专业队伍,实行24 小时的昼夜值勤制度。为做好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国家化学工业部和经济贸易委员会正式组建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按区域组建起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承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机构的设置与主要职责如下。
1.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组织和指挥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平时应组织编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和救援专业队伍的组织、训练与演练;开展对群众进行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的装备、器材物品、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对化学事故进行调查,核发事故通报。
1.2应急救援专家委员会(组)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对化学事故危害进行预测,为救援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案。平时应做好调查与研究,当好领导参谋。) 1.3应急救护站(队)在事故发生后,尽快赶赴事故地点,设立现场医疗急救站,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及时向医院转送。对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以及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医学咨询。平时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急救准备。
1.4应急救援专业队 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各救援队伍应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侦检队应尽快地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检测化学危险物品的性质及危害程度。工程救援队应尽快堵源,做好毒物的清消工作,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凡涉及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均应建立本单位的救援组织机构,明确救援执行部门和专用电话,制定救援协作网,疏通纵横关系,以提高应急救援行动中协同作战的效能,便于做好事故自救。在没有设置应急救援机构的区域,一旦发生事故,当地主要领导应组织公安、消防、卫生、环保、交通等部门成立紧急救援指挥部实施救援。

2.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为有序实施事故救援,应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网络体系应包括事故救援的指挥体系,各救援部门的通讯网络,以及与上级救援部门的联系网络。除此之外,还应与本区域的公安、消防、卫生、环保、交通等部门建立起协调关系,以便协同作战。另外,建立毒物资料库或信息网,以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专家联络网。对救援行动中可能涉及的毒物,应建立起资料信息库,内容包括: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物数据、泄漏物清消方法、消防措施、中毒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卫生标准及注意事项等。或者与国内有关毒物咨询中心建立起固定的联系,便于救援时咨询。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或专家联系名单,是为了在救援过程中及时得到技术指导。
3.救援工作规范
制定救援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管理,是提高救援队伍战斗力的制度保证。应根据承担的任务和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或规范,如:救援工作程序,各救援岗位职责和任务,值班纪律和交接班规定,救援装备调动与保管规定,以及奖惩规定等,实行救援工作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
4.宣传与教育
做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宣传与教育工作,让群众懂得发生事故时,如何做好自救与互救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平时应利用各种形式,如黑板报、广播、电视、宣传小册子等,向群众广泛开展应急救援的宣传和教育。对接触化学危险物品的人员举办安全操作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提高群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共同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的基本装备
救援装备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保证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各救援部门都应制定救援装备的配备标准。平时做好装备的保管工作,保证装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一旦发生化学事故就能立即投入应用。
1.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原则
救援装备的配备应根据各自承担的救援任务和救援要求选配。选择装备要从实用性、功能性、耐用性和安全性,以及客观条件上配置。
2.基本救援装备的分类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救援装备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装备和专用救援装备。基本装备,一般指救援工作所需的通讯装备、交通工具、照明装备和防护装备等。
2.1通讯装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通讯工具。
目前,我国救灾所用的通讯装备一般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在救援工作
中,常采用无线和有线两套装置配合使用。电话是有线通讯中常用的工具,由于使用方便,拨打迅速,在社会救援中已成为常用的工具。在无线通讯装备中,使用较多的是800 兆频段的移动集群通讯系统。由于该系统是集九十年代无线传输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方式的现代无线通讯系统,具有迅速、准确、安全的优点,并可构成多层次的专用指挥调度网。在机型上有手机型、车载型和固定机型,有利救援工作的指挥调度,已被作为应急救援的主要通讯手段。无线寻呼机也称BP 机,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联系工具。由于其体积小,使用方便,呼叫迅速,价格较廉,已作为救援人员的应急寻呼工具。在近距离的通讯联系中,也可使用对讲机。另外,传真机的应用缩短了空间的距离,使救援工作所需要的有关资料及时传送到事故现场。
2.2交通工具良好的交通工具是实施快速救援的可靠保证。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常用飞机和汽车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国外,直升飞机和救援专用汽车已成为应急救援中心的常规运输工具,在救援行动中配合使用,提高了救援行动的快速机动能力。目前,我国的救援队伍主要以汽车为交通工具,在远距离的救援行动中,借助民航和铁路运输。
2.3照明装置化学事故现场情况较为复杂,在实施救援时需有良好的照明。因此,需对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照明工具,有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照明装置的种类较多,在配备照明工具时除了应考虑照明的亮度外,还应根据化学事故现场的特点,注意其安全性能。工程救援所用的电筒应选择防爆型电筒。
2.4防护装备有效地保护自己,才能取得救援工作的成效。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对各类救援人员均需配备个人用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可分为防毒面罩和防护服。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救援人员多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常用的有MF-12 型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可选用82 型透气式防毒服,并与防毒手套和防毒靴等配套使用。其目的是在执行救援任务中,防止风向的突然变化或穿越污染区域时的应急自我保护。对于工程、消防和侦检等进入污染区域的救援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目前,常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服应能防酸碱。专用装备,主要指各专业救援队伍所用的专用工具(物品)。各专业救援队在救援装备的配备上,除了本着实用、耐用和安全的原则
外,还应及时总结经验,自己动手研制一些简易可行的救援工具。特别在工程救援方面,一些简易可行的救援工具,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较好效果。如:上海天原化工厂在积累了多年救援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液氯钢瓶堵漏专用工具和管道堵漏装置,经多次堵漏抢险,有效地制止了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的扩散蔓延。
侦检装备,应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现多采用检测管和专用气体检测仪,优点是快速、安全、操作容易、携带方便,缺点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外采用专用监测车,车上除配有取样器、监测仪器外,还装备了计算机处理系统,能及时对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就地实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出毒物和毒物的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医疗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的选配应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配置。急救药品,特别是特殊解毒药品的配备,应根据当地化学毒物的种类备好一定的数量。为便于紧急调用,需编制化学事故医疗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配备标准,以便按标准合理配置。世界卫生组织为对付灾害之后的卫生需要,编制了紧急卫生材料包标准,由二种药物清单(A 和B 清单)以及一种临床设备清单(C 清单)组成,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其中:A 清单包含25 种简单药物,供辅助医务人员和受过极少训练的卫生人员对症治疗用。B 清单提供
31 种药物,供医生或高级卫生人员人使用,C 清单是设备部分。包中还有一本使用说明书,现已被各 国当局、捐助政府和救援组织所采纳。我国各地的医疗急救中心,以及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也根据承担的任务,编制和配备相应的现场医疗急救装备,对于顺利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

3.救援装备的保管和使用
做好救援装备的保管工作,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是平时救援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救援部门都应制定救援装备的保管、使用制度和规定,指定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做好救援装备的四、应急救援预案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化学危险源而制定的一项应急反应计划。由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不仅受到化学危险物品的性质、事故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等因素的影响,还与现场的气象、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救援工作必须要预有准备。特别是在平时要认真研制对策,预先制定在各种状态下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救援。
3.1制定预案的目的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化学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3.2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
3.2.1科学性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制定预案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和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应急反应方案,使预案真正具有科 学性。
3.2.2实用性 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当地的客观情况,具有适用性、实用性,便于操作,起到预有准备的效果。
3.2.3权威性救援工作是一项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性工作,所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性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制定后的应急救援预案还应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保证预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保障。
3.3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步骤
3.3.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第一步。在制定预案之前,需对预案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特点;社会公用设施及救援能力与资源现状等。(2)危险源评估在制定预案之前,应组织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对化学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估,以确定危险源目标,探讨救援对策,为制定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3.3.2分析总结对调查得来的各种资料,组织专人进行分类汇总,做好调查分析和总结,为制定预案做好资料准备。
3.4编制预案视救援目标的种类和危险度,结合本地区的救援能力,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3.5科学评估编制的预案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修改完善后,报上级领导审定。
3.6审核实施预案经上级领导审核批准后,正式颁布实施。
4.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
预案可分为国家或区域性的救援预案,以及单位(企业)预案。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①基本情况;②危险目标;③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④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⑤报警信号;⑥化学事故应急处置方案;⑦有关规定和要求等。应急救援预案的书写应简明扼要,附有预案的各项平面图和救援程序图。
四、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
应急救援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或提高应急救援技能;演习是指按一定程式所开展的救援模拟演练。目的是为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训练或演习应成为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
1.应急救援训练
1.1训练指导思想
应急救援训练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针对突发性化学事故与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从化学危险物品的特征及现有装备的实际出发,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不断提高队伍的救援能力和综合素质。
1.2训练的基本任务训练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1.3训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和自选课目训练四类。
1.3.1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救援队伍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是确保完成各种救援任务的前提基础。基础训练主要指队列训练、 体能训练、防护装备和通讯设备的使用训练等内容。训练的目的是救援人员具备良好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通讯设备的使用等。
1.3.2专业训练。专业技术关系到救援队伍的实战水平,是顺利执行救援任务的关键,也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常识、堵源技术、抢运和清消,以及现场急救等技术。通过训练使救援队伍具备一定的救援专业技术,有效地发挥救援作用。
1.3.3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救援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救援队伍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战术训练可分为班(组)战术训练和分队战术训练。通过训练,使各级指挥员和救援人员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1.3.4自选课目训练。自选课目训练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开展如防化气象、侦检技术、综合演练等项目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救援队伍的救援水平。在开展训练课目时,专职性救援队伍应以社会性救援需要为目标确定训练课目;而单位的兼职救援队应以本单位救援需要,兼顾社会救援的需要确定训练课目。
1.4训练的方法和时间救援队伍的训练可采取自训与互训相结合;岗位训练与脱产训练相结合;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在时间安排上应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为保证训练有术,在训练前应制定训练计划,训练中应组织考核、验收和评比。
2.应急救援演习
应急救援演习是为了提高救援队伍间的协同救援水平和实战能力,检验救援体系的应急的应、救援综合能力和救援工作运作状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高救援的实战水平。
2.1演习分类演习可分为室内演习和现场演习两类。
2.1.1室内演习。又称组织指挥演习。主要检验指挥部门与各救援部门之间的指挥通讯联络体系,保证组织指挥的畅通。
2.1.2现场演习。即假设性的实战模拟演习,其中又可根据任务、要求和规模分为单项演习、多项演习和全面综合性演习。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搞好单项演练,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多项或全面综合演习。
a.单项演习。单项演习是针对完成应急救援任务中的某一单科项目而设置的演练,如应急反应能力的演练、救援通讯联络的演练、工程抢险项目的演练、现场救护演练、侦检演练等。单项演习属于局部性的演习,也是综合性演习的基础。
b.多项演习。多项演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项组合演练,其目的是将各单项救援科目有机结合,增加项目间的协调性和配合性。通常多项演习要在单项演练完成后进行。
c.综合演习。综合演习是最高一级的演习。其目的是训练和检验各救援组织间的协调行动和综合救援能力。
2.2演习的准备与基本要求为了达到演习的预期效果,在演习前应认真做好演习的准备工作。特别是综合演习,由于涉及多项科目和各救援队伍的协同演练,更应做好周密计划和准备。演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①制定演习计划;②编制演习方案;③做好演习前的动员;④开展分项演练;⑤实施综合预演。在每一次的项演练和综合预演后,均应根据演练的实况开展讲评,做好总结工作,并根据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演习方案,以保证演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