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山鸡的养殖方法:
育雏期饲养管理
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1)适时开水、开食山鸡苗应在出壳24小时内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
中最好加5%的葡萄糖或0、1%的高锰酸钾。开水后2小时开食,开食的饲料要求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适口性强而便于啄食的精料为宜,对不会饮水吃料的雏鸡应加强调教。育雏前几天喂食应注意少量多次,防止雏山鸡暴食暴饮,造成消化不良,0~2周每天喂6次,3~4周每天喂5次,5周以后每天喂4次,随日龄的增加,采食量递增,到接近成年体重时,采食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的控制适宜的育雏温度,1~3日龄34~35℃,4~7日龄32~33℃,2周龄28~31℃,3周龄24~27℃,4周龄22~23℃,5周龄后可脱温。给温总的原则是夜间比白天高,小群比大群高,具体还应做到“看鸡施温”,即根据雏山鸡的精神状态给予正确施温。温度适宜时,山鸡表现食欲较好,饮水适度,活泼好动,睡眠时均匀分散开来;温度过高时,山鸡表现为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量加大,食欲不好,有时见稀样粪便;温度过低时,山鸡行动迟缓,靠近热源,有时可见层层扎堆,相互挤压,在整个育雏期间应防止温度忽高忽低。相对湿度前期要求高,主要是为了防止雏山鸡脱水,后期要低一些,主要是为了防止球虫病等疾病发生,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3)密度随着鸡龄的增大密度逐渐减小,1~10日龄每平方米50~60只,11~30日龄20~30只,30日龄以上10~15只,另外还要保证山鸡有足够的采食位置和饮水位置。
(4)育雏室内环境的控制育雏室内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直接影响雏山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疾病、眼病等,在保证育雏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通风换气,总的原则是以人进入室内不感到有刺激眼、鼻和气闷为宜。
(5)合理的光照制度商品山鸡的生产对光照制度要求不严格,种用山鸡则必须制订合理的光照制度。在育雏阶段应遵循总的原则是: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采用弱光,避免强光,光照时间不能或长或短。1~3天24小时光照,4~7天20小时光照,第2周19小时光照,第3周转入自然光照。
(6)断喙为了防止山鸡啄癖的产生,往往要进行断喙。一般情况下要断喙2次,第1次在10日龄左右,第2次在10周龄左右,可用断喙器、电烙铁或剪刀灼烧后将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连断带烫,防止出血,断喙前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也可加一些镇静药,以减少应激。断喙时注意不要将舌头断去,种用公山鸡可不断喙或仅断喙尖,否则会影响配种。
(7)防病防疫开水时最好在饮水中加0、1%的高锰酸钾,以清理肠道。第3~7日龄饲料中加入防白痢的药物如痢特灵?0、04%?(注意添加量及拌匀),日喂2次,或在饮水中加入0、02%的痢特灵,连饮1周,8~14天防细菌性疾病和球虫病,15~20日龄在饲料中拌加土霉素0、05%,日喂2次,预防球虫。在14日龄和28日龄用新城疫系苗免疫接种。
(8)建立日常的管理制度每天的饲喂次数、饮水、打扫环境、记录工作都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每次进雏时要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采食量、粪便等,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对温度、湿度及通风情况要经常检查。每天清洗料槽、水槽1次,清理1次粪便。
育成期饲养管理
综述
山鸡的育成期是指5周龄以上的青年鸡,这一阶段是山鸡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
了保证山鸡的正常发育,培育合格的后备种山鸡,除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外,还应掌握如下要点:
及时转群
雉鸡饲养至6~8周龄时,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如作为种用还要在19~20周进行第2次转群,由育成舍转入产蛋舍。对于种用山鸡两次转群是整顿山鸡群的好机会,将体型外貌等有严重缺陷的山鸡淘汰作商品山鸡饲养。
密度
育成期密度过大,鸡群生长发育不整齐,往往还会发生啄羽。5~10周龄,以每平方米6~8只为宜,如果包括运动场,则每平方米3~4只,每群以300只为宜;11周龄以上,每平方米3~4只,包括运动场则每平方米1、5只,此时,可从羽毛上明显分出雌雄,应按雌雄及强弱分别组群,每群100~200只。
控制体重,防止过肥
确定留种用的育成山鸡,除在6~8周龄进行初选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如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标准;控制喂料量,增加粗纤维和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等。
繁殖期饲养管理
专门用于繁育的山鸡称种山鸡,种山鸡可分休产期和繁殖期。休产期又可分为繁殖准备期(1~3月份)、换羽期(8~9月份)、越冬期(10~12月份)。
1、繁殖准备期
重点做好种山鸡分群、整顿、免疫工作,选留体质健壮、发育整齐每100只左右编为一群,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加喂维生素、微量元素,适当补充钙、磷,网室换铺沙子。这一时期的防疫消毒工作也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气温回升,各种病菌容易繁殖,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消毒,注意疫苗的接种。
2、换羽期
产蛋结束后开始换羽,为了快速换羽,可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但要保证含硫氨基酸的供给,以使羽毛快速生长,在饲料中加1%生石膏可促进新羽生长。产蛋结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山鸡及繁殖性能和种用时间过长的山鸡。
3、越冬期
要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如是垫料平养要增加垫料的厚度,并及时更换垫料。饲喂量可适当加大,或在饲粮中添加高能量饲料从而提高饲料能量代谢能水平。根据山鸡产蛋率等成绩对种山鸡群进行调整,选出育种群、商品群和淘汰群。
产蛋期饲养管理
1、适时公母合群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一般公山鸡9~10月龄性成熟,母山鸡性成熟要迟1个月左右。山鸡进入繁殖期即要放对配种,合群配对的时间相对很重要,配对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气温、繁殖季节及饲粮营养水平,过早配对,影响种山鸡群的成活率,还会促使公山鸡早
衰,过晚会影响种蛋受精率和造成种蛋的浪费,配对时间一般以3月中旬前后为宜,但有的场也提到每年2月份放配。也可以通进试配方法确定适时合群时间,方法是先试放1~2只公山鸡入母山鸡群,观察母山鸡是否愿意交配,还可根据母山鸡的鸣唱、红脸或做窝等行为来掌握合群放配时间。山鸡群大小以100只左右为1群,公母比例以1∶5~6为宜。
2、及早确立和保护“王子鸡”的地位。公母山鸡合群后,公山鸡间出现强烈的争偶、斗架,胜利者即为“王子鸡”,这个过程也称为拔王过程,“王子鸡”确定后,整个鸡群就稳定下来。在拔王过程中尽可能人为的帮助确立“王子鸡”的地位,有利于稳群,减少死亡。公山鸡群位序列确定后不得随意放入新公山鸡,以维护“王子鸡”的地位,除非到繁殖后期,有部分公山鸡只是争斗而不交配或繁殖力下降,必须及时进行公山鸡轮换,对新公山鸡要加强人工保护。“王子鸡”在交配、采食等方面享有优先权,但有不让其它公山鸡交配的特点,所以应设置屏障遮住“王子鸡”的视线,使其它公山鸡有机会与母山鸡交配,这是提高群体受精率的重要措施,方法是按每100平方米放入3~4张石棉瓦横着竖在网室内,也可放树枝堆或设置假山。
3、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
繁殖期的山鸡要求营养丰富,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产蛋高峰期饲料中蛋白质要求达18%~20%,另外适当增加饲料中多维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4、保持良好稳定的环境条件
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时、定管理,出入山鸡舍动作要轻,经常检查修补网室,防止兽害骚扰鸡群,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5、勤捡蛋,减小蛋的破损公母山鸡都有吸蛋的恶习,破蛋率有时会很高,因此要勤捡蛋,特别是山鸡在午后产蛋较多,要定时收蛋,发现破蛋,应及时将蛋壳及内容物清除干净。还可在舍内、动动场上堆放树丫,下面垫一些干草,可大大减少蛋的破损率。初产山鸡有时会出现难产情况,要及时助产。
七彩山鸡
6、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山鸡产蛋率山鸡驯化时间不长,产蛋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3~8月为产蛋季节,其它月份停产,这对全年均衡供应山鸡的影响很大,或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措施,能使山鸡全年产蛋,提高产蛋率。在换羽期,调整日粮,降低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20%以下),代谢能10、46兆焦/公斤,限制采食量,尽快使其换羽。在原停产季节来到前加强饲喂,将饲粮中蛋白质水平调到25%左右,代谢能11、30%兆焦/公斤,在正常产蛋季节再适当降低蛋白质至22%左右,在饲粮中补加适量蛋氨酸、赖氨酸、多维、微量元素,增加饲喂次数,在产蛋期间不能减少光照时间,每日保持14小时左右光照。
冬季产蛋技术要领
野鸡的正常产蛋时期在2—8月份,其中产蛋高峰多集中在2—6月份,随着气温的上升,7—8月份虽未停止产蛋,但数量已急骤下降,况且种蛋受精率极低,也就是说在6月底就该改变饲养方式了。
一、光照程序。6月底时,首先进行公母分群,分别开始执行暗光期,把光照时间从6月份前产蛋时的17小时压缩到每天8小时,总共实施2个月到8月底结束;期间注意野鸡的防暑工作。
2个月后,开始执行新的光照程序,以每周增加1、5小时为宜,逐渐恢复到每天的17小时光照。特别注意的是公野鸡一定要与母野鸡同期实施暗光程序,否则公野鸡将无交尾的能力。
二、饲喂。执行暗光期时可饲喂市售种鸡产蛋前期料,外加玉米、高粱、稻谷、小麦等粗饲料,保证青绿饲料的供给。暗光期结束到产蛋之前,除饲喂种鸡前期料外还应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产蛋期饲喂市售种鸡产蛋料,适当增加如豆粕、鱼粉、骨粉、蛋氨酸、赖氨酸、复合多维等营养物质。同时,供应充足的细嫩青饲料,保证饮水卫生。
三、合群。暗光期一过即可公母合群,公母配比为1:4。
四、防疫。合群时全群注射新城疫]系疫苗,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安静,每周用“百毒杀”带鸡喷雾消毒1次。
五、保证舍温。冬天比较寒冷,要人为的为野鸡创造一个四季如春的产蛋环境,舍温以不低于10℃为宜。
通过以上措施,野鸡大约在10月底便可再次产蛋,每只野鸡年产蛋可多达180—200枚,种蛋受精率可达90%,这种反季节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野鸡的生产性能、
怎样让山鸡多产蛋
山鸡又名野鸡,雉鸡,是集肉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名贵珍禽,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如何提高山鸡的产蛋率呢?
一、搞好防疫。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圈舍清洁,除每天定时清扫外,每周用0、1%的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两次。消毒液可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微红色高锰酸钾水刷洗一次。在产蛋期主要疫病有白痢、大肠杆菌等,防治可用青霉素,价廉安全,使用方便。用一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供80只鸡防疫一次,方法是将青霉素兑入饮水中给鸡饮用即可,一般每周一次。
二、选育良种。山鸡产蛋率的高低,种鸡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体重1—1、5公斤,个体匀称,发育良好,性情温顺,活泼好动,冠色鲜红,眼大有神。公山鸡各部位匀称,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长而哄亮,羽毛丰满,姿态雄伟并具有较强的交配能力。
三、公母比例。公母搭配合理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延长产蛋期的重要措施。公鸡太多,一是浪费饲料,二是公鸡常为争夺配偶而殴斗负伤,母鸡也因难以接受频繁的交配而影响产蛋;公鸡太少会使种蛋受精率下降,一般公母比为1:3—1:4为宜。
四、科学配料。产蛋期间的山鸡,营养成分应全面,代谢能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齐全。此期间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0%、豆饼15%、麦麸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另加添加剂0、5%和在每百斤饲料里加蛋氨酸50克。产蛋两个月注射一次“产蛋综合下降疫苗”。
五、温度适宜。山鸡虽然在-20℃不会冻死,但温度低于5℃就影响产蛋和正常生长,为使山鸡多产蛋,提高效益,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加温措施,可用塑料大棚和煤火等,并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之间的关系。
六、饲养管理。定时供水供食,经常保持有清洁充足的饮水,并细心观察,发现疾病及时隔离给药治疗,要每天清扫圈舍尽量保持鸡舍干燥清洁。一般每平方米饲养不要超过5只,并按时补充光照,每天3—4小时,每平方米一般3—4瓦灯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