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广播,播音员说:早上立秋冷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2014年8月6日早上一上班,我就翻看台历,原来是8月7日立秋,时间是22:02分。看后,倒吸一口凉气。这不正是晚上立秋吗!看来,今年秋天“热死牛”了。
我们老家有一个谚语:“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但什么是秋包伏?什么是伏包秋?一直搞不清楚。曾经问过不少人,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有人说:伏包秋就是伏天包涵在秋天里面;秋包伏则是秋天包涵在伏天里。绕来绕去,十分含糊,这不是等于没有说么?根本没法理解。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日历,8月7日立秋那天,是中伏第十天。之后就开始了末伏,末伏又是十天。说明立秋后还有十天时间是伏天。这是属于伏包秋还是秋包伏?从字面理解至少可以认为是秋包伏,那也验证了今年立秋后“热得哭”。
《人民日报》副刊上刊登李建永《“秋包伏”与“伏包秋”》读后,总算把这个问题基本弄清楚了。
谚云:“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那么,什么是伏呢?《历忌释》云:“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伏者何?以金气伏藏之日也”。“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其一讲的是伏的字面意义,即躲避酷暑找凉快之意;二是“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讲的是数伏的由来。据唐朝颜师古讲:“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什么叫“三庚”呢?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指遇上3个“庚”日。所谓“夏至三庚数伏”,是指从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数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每伏一般为10天,加起来共30天,称作“三伏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亦即有两个中伏,所以也叫“四伏天”。2010年立秋是8月7日,即农历六月二十七,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八“庚辰日”(8月8日),从这一天开始入末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是农历七月初九“庚寅日”(8月18日),此日出伏,也就是数伏结束。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俗谚云:“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所谓“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由于末伏规定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里,因而只有立秋逢庚日才叫“伏包秋”;一般情况都是末伏在立秋之后,俗称“秋包伏”。由于末伏共有10日,也就是说,“伏包秋”在立秋后只有10日是伏天,亦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热得时间较短,所以说“伏包秋,凉悠悠”;而“秋包伏”在立秋后尚有十多天甚至十八九天在伏里,热得时间自然就长,所以说“秋包伏,热得哭”。但今年立秋次日就是末伏的第一天,从立秋到8月18日出伏,总共只有12天,虽说是“秋包伏”,但由于“包”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今年秋天虽然可能会偏热一些,但不至于过分炎热,而且热的时间亦不会太长。照此推算,如果立秋后第8天才轮到庚日,那就应了“立秋傲热十八天”之俗谚,只能“热得哭”。
对伏包秋和秋包伏的时间界限,也还有另一说法,如认为秋包伏是指三伏天在立秋节内结束,即在立秋之后的15天内结束,即为“秋包伏”;伏包秋是指三伏天若超过立秋节,即在处暑节中结束,则为“伏包秋”。或者说,立秋后的第三伏,若在立秋之后的15天内结束,即为“秋包伏”;若超过立秋之后15天才结束,则为“伏包秋”。
此外,立秋这一天还有顺秋,反秋之说。所谓顺秋,是指秋天应该凉爽,下雨能有效的消去部分暑气,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因此立秋这天下雨才叫顺秋,顺秋的年份秋季一般都较为凉爽,所谓反秋,是指立秋这一天是晴天不下雨时,天气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炎热,俗称“反秋”。反秋往往给人们带来火红的太阳,使夏日的余威在秋日里继续释放,在这样的日子里,除了夜间能退凉,比酷热的夏夜使人稍感凉爽外,白天的太阳几乎与夏日不相上下,所以又叫“秋老虎”。
还有认为立秋分早晚的。早晨立秋,天气比较凉爽;晚上立秋,天气比较闷热。俗话说:“早起秋,凉悠悠;晚起秋,热愁愁。”又说:“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今年从二伏开始,与往年比较,总的不算太热,是否应了上述谚语呢?
其实,“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顺秋凉、反秋热”、“早起秋,凉悠悠;晚起秋,热愁愁”、“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这些说法,从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看并太不可靠。天文专家也表示,每年的伏天的长短,只是日期的一种安排,与气候变化没有太大的关系。“伏天短了,炎热的天数也会缩短”的说法也是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从我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我倒认为伏天的凉热,可能更多地与降雨量和降雨次数的多少关系更大。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俗谚云:“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所谓“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由于末伏规定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里,因而只有立秋逢庚日才叫“伏包秋”;一般情况都是末伏在立秋之后,俗称“秋包伏”。由于末伏共有10日,也就是说,“伏包秋”在立秋后只有10日是伏天,亦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热得时间较短,所以说“伏包秋,凉悠悠”;而“秋包伏”在立秋后尚有十多天甚至十八九天在伏里,热得时间自然就长,所以说“秋包伏,热得哭”。但今年立秋次日就是末伏的第一天,从立秋到8月18日出伏,总共只有12天,虽说是“秋包伏”,但由于“包”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今年秋天虽然可能会偏热一些,但不至于过分炎热,而且热的时间亦不会太长。照此推算,如果立秋后第8天才轮到庚日,那就应了“立秋傲热十八天”之俗谚,只能“热得哭”。
对伏包秋和秋包伏的时间界限,也还有另一说法,如认为秋包伏是指三伏天在立秋节内结束,即在立秋之后的15天内结束,即为“秋包伏”;伏包秋是指三伏天若超过立秋节,即在处暑节中结束,则为“伏包秋”。或者说,立秋后的第三伏,若在立秋之后的15天内结束,即为“秋包伏”;若超过立秋之后15天才结束,则为“伏包秋”。
此外,立秋这一天还有顺秋,反秋之说。所谓顺秋,是指秋天应该凉爽,下雨能有效的消去部分暑气,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因此立秋这天下雨才叫顺秋,顺秋的年份秋季一般都较为凉爽,所谓反秋,是指立秋这一天是晴天不下雨时,天气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炎热,俗称“反秋”。反秋往往给人们带来火红的太阳,使夏日的余威在秋日里继续释放,在这样的日子里,除了夜间能退凉,比酷热的夏夜使人稍感凉爽外,白天的太阳几乎与夏日不相上下,所以又叫“秋老虎”。
还有认为立秋分早晚的。早晨立秋,天气比较凉爽;晚上立秋,天气比较闷热。俗话说:“早起秋,凉悠悠;晚起秋,热愁愁。”又说:“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今年从二伏开始,与往年比较,总的不算太热,是否应了上述谚语呢?
其实,“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顺秋凉、反秋热”、“早起秋,凉悠悠;晚起秋,热愁愁”、“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这些说法,从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看并太不可靠。天文专家也表示,每年的伏天的长短,只是日期的一种安排,与气候变化没有太大的关系。“伏天短了,炎热的天数也会缩短”的说法也是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从我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我倒认为伏天的凉热,可能更多地与降雨量和降雨次数的多少关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