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乾州(乾县)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起源于明朝,是一种集舞蹈、鼓乐于一体的独特民间鼓舞,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表演,表演者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能变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

乾州蛟龙转鼓属大型民间广场鼓舞艺术,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表演形式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打,而不转舞;表演“转鼓”时,场面变形,指挥居中,号手站立两旁,多面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锣居中后排,钹分立左右两侧成月牙形。鼓手们边鼓边舞,举棰亮钹,东蹦西跳,左旋右转地变化“梅花形”、“一字形”、“月牙形”、“五角形”等鼓阵,令人眼花缭乱、目不睱接。

“蛟龙转鼓”共分三个乐章:首先长号引鸣,似虎吟虎啸,随之锣鼓、铙钹击奏,犹如蛟龙从水中腾空欲跃,称之为“蛟龙出海”或“蛟龙探头”。接着击鼓者以舞蹈动作敲着随之腾跃旋转,犹如“蛟龙翻腾”,故名“蛟龙翻背”,继而乐舞在铿铿锵锵的快节奏中随着马号的长啸结束,故称为“蛟龙摆尾”或“蛟龙入宫”。乐舞演奏可连续交替进行,其曲调变化有“风搅雪”、“长流水”、“十样锦”等,表演者在转鼓时跳跃的矫舞可谓舞步一绝,主要有平击鼓,高跳击鼓,鲤鱼翻身,凤凰单翅等舞蹈动作。

蛟龙转鼓的最大特征是:锣鼓声韵铿锵有力,表演场面气势磅礴,秦鼓风韵剽悍,既鼓之舞之,又足以蹈之,既可以聆听到震憾心弦的鼓乐声,又可以看到腾跃旋转、英姿飒爽的舞蹈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蛟龙转鼓除具有鼓舞的表演特点外,其鲜明特色突出在“跳”和“转”上,“人绕鼓转,鼓绕铙转”跳的动作又分为异地跳和原地跳;转的动作又分为自转和公转。鼓点仿佛骤雨急落,铙钹好像飞雪漫舞,节奏复杂汹涌澎湃,跳跃舞姿优美动人,已积淀凝结出中华文化艺术遗产特征,毋庸置疑。

蛟龙转鼓作为视听艺术具有显明的音乐美感,节奏欢快,悦耳动听,催人奋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青徕,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陶冶情趣、凝聚民心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舞蹈,从服饰到舞姿,它是中国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形式的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对研究中国鼓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具有独特价值。它是华夏五千年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已被分别编入《中国民舞集成·陕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和《中国民间文化》及《陕西省优秀民间文化名录》等丛书。是鼓乐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鼓出了秦人的精神风貌,舞出了中华民族之魂,对振兴中华民族和弘扬民族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艺术魅力亦与“安塞腰鼓”相媲美,有望成为国际性文化品牌。

乾州蛟龙转鼓,据史料记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属明代嘉靖年间的宫廷乐舞。保存600多年的《梁氏族谱》佐证,乾县王村镇梁氏世祖梁世明,在第七代出了一个在朝为宦官的梁忠,在朝廷的51年里梁忠学会了朝贺乐舞和转鼓艺术。公元1593年(神宗万历21年),年愈古稀,告老还乡,遂将鼓舞艺术带到民间,以王村镇为中心世代相传。因鼓壁周围饰有“蛟龙”图案,并以鼓作舞,鼓之舞之,故名为“蛟龙转鼓”。

蛟龙转鼓的乐器有鼓、锣、钹和二马号等,表演者头饰金冠,脸戴面具,身穿宫廷古装,足蹬马靴,雄姿英发,威风八面。表演起来气势磅礴,技艺精湛,催人奋进,耐人寻味,具有秦地之雄风,秦人之剽悍,秦韵之风采,倍受群众喜爱。先后在各类文化艺术节上,展示了矫健的身姿和强烈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