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东名人故居:吴治汉故居


桂东县新坊乡龙溪村新排组有一浩大的清代古宅,即保家卫国的清代提督(相当于今省军区司令员)吴治汉的故居,是迄今有130年历史的古民居建筑。

吴治汉(1837—1912),原名治宦,字仕君,号云台。桂东县新坊乡龙溪村人。吴治汉小时家境贫寒,为改变贫穷,咸丰四年(1854),他投入广东武童军营。威丰六年(1856),曾国荃在长沙募勇组建吉字营,吴治汉由广东军营投入吉字营。不久,曾国藩的湘军奉朝廷旨意,进剿太平军。吴治汉随曾国荃吉字营开赴江西,为曾国藩助战。在攻打太平军占领的安福县城时,他不畏强敌,冲锋陷阵,英勇战斗。此次战役,他右手负伤,蒙赏蓝翎。以后的几年,他随曾国荃的吉字营挥师东进,攻克万安、吉安、安庆……直到同治三年(1864),攻陷太平军的天京(今南京)。每次战斗,他猛冲猛打,不怕死。先后左脚被炮弹打伤,左眼弹片炸伤,颈上刺伤。每次屡屡立功。职务从千把总(武官,七品)、守备(正五品)、都司(正四品)、参将(正三品)、副将(从二品)、总兵(正二品)、擢升至提督(从一品)。朝廷赏赐“达勇巴图鲁”(满语,勇士的意思)称号,诰封建威将军,三代享受一品封典。头顶戴双眼花翎。此后,他统领贞武营、陆字营马队、武毅军等营。同治十一年(1872),委任署理甘肃安西副将兼都统。光绪元年(1875),奉札解脱军装。光绪七年(1881),衣锦还乡。

吴治汉回到家乡,在家乡新排组建造了气派的宅院。请来数名广东石匠,凿打了三对石狮,并建有一尊化字塔。为村中修路和修缮吴氏祠堂。捐赠田亩60担,作为祭祖和吴氏后代读书费用。

当屋宇建成之时,也就是光绪十年(1884),法军侵占越南,骚扰我国西南边境,中法战争爆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利益,吴治汉再度从军,被朝廷委以中国军方的管事前正营,赴越南作战。1885年,他率军攻克法军占领的谅山、文渊、长庆等州府,挫败了法军侵略者嚣张气焰。得到朝廷的赏赞。

中法战争后,他被派赴广东任职,先后在环州、广州、高州、雷州任过参将、广东省水师中的提标左营游击、总镇、副将等职,直到1911年告老还乡。在广东任职期,一片赞誉声,军民书有:“爱同冬日,慈仁慧爱”、“年老功高,勋望可钦”、“和若春风,恭敬严明”等内容的牌匾。回乡次年病逝,葬新坊乡,享年75岁。他一辈子历经了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5位皇帝执政时代。

时光已远去了,坐北朝南的故居在叙述着往昔的辉煌:宅院,硬山顶土木结构,青瓦盖就。前后三栋相连,三进六厢四合院式。占地面积约15亩。前栋前面辟有“广场”,可供晒谷和休闲。广场两边建有“龙虎门”。后栋与中栋之间,有一布满苔藓的空旷天井,呈长方形。天井中置一约米深的圆形“荷花池”。中后两栋门窗朝向天井,有游廊相环。此外,还有杂屋三廊,作舂米、厕所、牛栏和堆放杂物。整个古宅有正屋41间,杂屋16间。

从古宅后面的山坡往下鸟瞰,整个古宅被一2米高几百米长蛇似的干打垒围墙圈起来,像一个大庄园。在大庄园内,有田有土,可耕田种菜栽花植树。

土改时,吴治汉故居住进了方、郭、扶等姓氏的村民,包括吴姓在内共有一二十户人家。大跃进时,作了梨树下、鹅形排、新排三个生产队的分配站。又办过大食堂。古宅墙边曾建有比烤烟房稍高的一座炮楼,楼上四边设有小窗孔,便于窥视外敌和打枪防御。坍塌于上个世纪70年代。

点缀故居的有:吴治汉请人凿打雕刻的三对石狮和一尊化字塔。每对石狮口含石珠,毛发曲卷,对视相戏,活泼可爱。化字塔呢?是一楼阁式建筑,外形象座宝塔,平面呈八角形,建筑材料为麻青花岗石。化字塔通高268 cm,直径142 cm。共三层。第一层和第三层有不同的浮雕图案。第二层正面开有炉口,用以焚化字纸。顶层上有短檐翘角。塔刹置石刻葫芦宝瓶。

吴治汉故居体现了清代江南官宦宅第在农村的特色,具有历史、艺术研究和旅游参观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