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是我国铜鼓最多的地方,解放以来,文物机构陆续收藏的铜鼓达五百多个,其中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铜鼓有三百二十多个。广西境内铜鼓最多的是北流县,现存铜鼓二十四个,上调自治区十个。
铜鼓,是我国西南部少数民族铸造的,始于汉朝至唐朝年间。
据一九三五年编修的《北流县志》记载: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二月,石一里庞坡上里许,溪边水潦冲击,见铜鼓一。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四月初二,卞一里乡民掘地种竹,挖获铜鼓一。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扶来里大伦山崩,出铜鼓一。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小一里村人挖土得铜鼓一;小二里冲头村附近村中一泥穴出铜鼓一。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罗卞区仁德乡寨月坡村民扩辟旧宅地堂角,挖出铜鼓一。
解放前北流县留存下来的铜鼓十个。解放后又出土铜鼓二十多次。如一九八三年一月,平政乡六沙村群众打屋地,挖出一个铜鼓;五月,石窝乡煌炉村农民除木茹草又挖出一个铜鼓。一九八四年六月,白马乡白马村石龙堂村民梁瑞年的妻子牧牛,在橡胶树带地上突然发现绿锈斑驳的铜片,忙叫丈夫扛锄来,挖出的是一个大铜鼓。
北流附近各县也不断有铜鼓出土。如万历戍午年(公元1618年)端阳,桂平白石山有人动土无意中挖出一个铜鼓。同一天,有人在浔江撒网打鱼,捞起一个大铜鼓。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天,又有渔人在浔江从前获铜鼓的地方撒网打鱼竟又捞起一个铜鼓。因此,浔江这个地方称为“铜鼓滩”其他各县也有因出土的铜鼓而命名的如容县的铜鼓村,博白的铜鼓潭,贵县的铜鼓岭,北流的铜鼓寺,等等。
对现存的铜鼓,中外学者研究之后使之分型别类。如明清两代学者把铜鼓分为“伏波鼓”、“诸葛鼓”两种,认为大的是“伏波鼓”,小的是“诸葛鼓”。德国学者迈尔和夫瓦,1898年把五十二个铜鼓分为六类;奥地利学者黑格1902年将一百六十五个铜鼓分成四个主要类型和三个过渡类型。我国学者仿照他们把铜鼓分为甲、乙、丙三式,或甲、乙、丙、丁四式。但都不够科学,不够准确的。现在广西学者经过反复考察研究,明确地把铜鼓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类型。滇系以云南石寨山出土的铜鼓为代表。一九五四年三月,云南博物馆发掘石寨山古墓,第一次经我国考古工作者亲手掘出铜鼓一个,铜形的贮贝器两个。嗣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五七年一月,对石寨山第二次发掘,发现土坑墓二十座,出土铜鼓十五个,钢鼓形贮贝器四个,第六号墓的漆棺底部发现一颗“滇王之印”。据(《汉书·西南夷传》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赐滇王当羌“滇王之印,复长其民”。证实这些铜鼓是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器物。滇系铜鼓最东散布到广西贵县。
一九五五年修筑黎湛铁路,路基穿过贵县贵城镇,从一座晚期西汉墓中清出一大批铜器,其中有一个残破铜鼓,与石寨山的相似。粤系铜鼓以北流出士的为代表,叫北流型〈甲型〉,以灵山出土为代表的叫灵山型<乙型>。北流型铜鼓的特征是体积大而浑厚,鼓面大于鼓胸,有的边缘下折“垂檐”,胸部略直,胸的最大径偏下,腰呈反弧形收缩,胸腰间斜度平缓,只有一道凹分界,多为圆茎环状耳。纹饰以三道弦纹组成晕圈,鼓面晕圈宽而疏朗,鼓身晕圈窄而密集。太阳纹一般是八芒,晕圈内以云雷纹为主体。所以有人又称为云雷纹铜鼓。有的还饰有梭形纹、水波纹、方格纹、帝纹、钱纹、四瓣花纹等,均细致而少变化。还有鼓面立体青蛙瘦小,蛙体无纹饰,一般为四只。灵山型铜鼓则体型凝重,形象精巧,耳为带状扁形,鼓面正体蛙常是六只,皆三足,背有划纹和圆涡纹,多为二弦分晕,鼓面和鼓身各有三道比较宽的主要晕圈,装饰有骑士纹、兽纹、鹭鸟纹等。此外,也有云雷纹、水波纹、席纹、钱纹、四瓣花纹的。花纹比北流型繁缛。
北流型铜鼓最大的特点是体形大,鼓面大于鼓身。滇系铜鼓则鼓面小于鼓身,体形也比较小,鼓面没有超过一百厘米的。北流型最大的铜鼓是六靖乡水冲庵的一个大铜鼓,现陈列在自治区博物馆,这个铜鼓鼓面为一百六十六厘米,重六百斤,高六十七点五厘米,是两千年前铸造的。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铜鼓,号称“铜鼓之王”。此外上海博物馆藏铜鼓,鼓面直径一百四十五厘米;广州博物馆藏铜鼓,鼓面一百三十八厘米;桂平麻垌小学藏铜鼓,鼓面一百三十七点八厘米;浙江博物馆藏铜鼓,鼓面一百三十四厘米;德国柏林博物馆藏铜鼓,鼓面一百二十七厘米。以上铜鼓均出自两广。此外,鼓面直径在一百一十厘米至一百二十三厘米之间的大铜鼓国内还有十多个,都是出自广西的北流、陆川、桂平、平南、容县、博白和广东高州,一律都是北流型的。
北流和其毗邻各县之所以古铜鼓分布密集,这于北流县规模很大的铜石岭冶铜遗址有关。铜石岭,位于北流县城东北约十公里处的民安圩附近;圭江自南面而北绕过山前。这座名山巍峨壮观,石皆紫铜色,山顶平宽,有四季不涸水池,传说西汉初年南越王赵佗“于此山七炼铜”,唐代削平萧粱之后,这里设置“铜州”。当地群众都晓得铜石岭是古代开采铜矿和炼铜之地,山上黄土层中至今仍可见到蓝色的孔雀石和烧结了的铜矿渣。一九六六年广西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找到了古代的矿井、炼炉和排水沟、灰坑,拣获了当时的矿石、炼渣、铜锭和风管。这是研究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地区采矿、冶炼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虽然尚未找到铸造铜鼓的直接证据,但附近各地铜鼓之密集肯定与这个冶铜遗址有密切关系。
北流铜鼓经考古者探索研究,得知云雷纹象征圣人恩泽;太阳纹象征对太阳的崇拜和信仰,也是对铜鼓占有者自身的神化;饰青蛙、蟾蜍代表月亮,与饰太阳的中心相对应,蟾蜍繁殖力强,象征“子孙繁衍”。
铜鼓的作用一是作为乐器,用以作舞蹈伴奏。明代汪广洋《岭南杂咏》诗曰:“村团社日喜晴和,铜鼓齐敲唱海歌;都道一年生计足,五收蚕茧两收禾。”至今广西壮族男女青年仍有聚集在村郊山头敲打铜鼓轻歌曼舞,谈情说爱的,二是作赛神用。古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医疗技术落后,迷信鬼神,常敲打铜鼓请神送鬼,进行祈年缓灾的宗教活动。唐朝许浑《送客南归》诗写道:“绿水暖春苹,湘潭万里春;瓦樽留海客,铜鼓赛江神……”;三是用于打仗。古时西南部少数民族遇到战争都用铜鼓召集部众,统一号令。战争中双方拼死争夺铜鼓,铜鼓的得失,成为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志。夺得了铜鼓便等于夺得敌方的旗帜。《明史·刘显传》中记载道: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四川巡抚曾省吾派刘显剿叙州〈今四川宜宾附近>九丝山的“都掌蛮”,攻克六十余个山寨,俘获头领三十六个,俘斩四千六百人,拓地四百里,得诸葛铜鼓九十三个。这次战事后,“都掌蛮”酋长阿大对其他损失表示不要紧,唯对丢失铜鼓最痛心疾首。他哭诉着说:鼓声为上,一个铜鼓可易牛千头,次者也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现丢失了铜鼓,再无法号召部众,一切都完了!可见铜鼓之重要。平时,西南部少数民族还用铜鼓传递信息,遇到失火、死人都用特定鼓点把消息通知亲人和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