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红包tb红包

惠州剪纸的民俗文化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分布广泛,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惠州剪纸有着南派剪纸的柔美清秀、图案精巧、技法写实、以刻为主,以剪为辅,剪刻结合的表现风格。吸收了国画和版画的表现手法,设计疏密有致,刀工细致入微,画面丰富饱满。品种多样,表现丰富,用途广泛。在工艺手法上,有剪、刻、凿、印、写、衬、染等;色彩上有单色、套色、写色、印色等;主要分为民俗类、装饰类、稿模类等。既传承了中国剪纸艺术深厚文化积淀,又突出了惠州文化独特的民俗民间特色,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和丰富想象力。

一、民俗文化的载体

惠州剪纸是惠州民俗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民俗文化中最普遍、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文化之一。传统的惠州剪纸大多依附于民俗、宗教活动,主要用于祭祀、祈福和辟邪等民俗事项,服务于婚嫁、生育、祝寿、丧葬等人生礼俗和各种岁时节令的民俗活动,是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反映民俗信仰

惠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惠州文化。人们的宗教信仰,除传统的佛教、道教外,还有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传统的剪纸题材有:五子弥勒、如意弥勒、观音坐莲、观音送子、麒麟献瑞、八仙过海、福禄寿、钟馗捉鬼、和合二仙、门神、财神、关公等,体现惠州人对神灵的崇拜。

寓意吉祥喜庆

惠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包容了本土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闽南文化。人们日常交谈的常用的语言有普通话、惠州话、客家话、广东话、福佬话,还有独特的舍话和军声,造就了惠州的独特的语言环境。惠州剪纸常运用谐音,寄寓、典故和成语,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祝福。如:石榴、莲蓬寓意多子多福,鸳鸯、蝴蝶和并蒂莲寓意夫妻恩爱,喜鹊梅花寓意报喜,大象寓意万象更新,莲花和鲤鱼寓意连年有余,牡丹花、白头翁寓意一生富贵,金鱼、荷塘寓意金玉满堂、香蕉、柚子寓意招财进宝、金鸡寓意孩子乖乖成长等寓意吉祥的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对未来美好的祈盼。

叙述民间故事

惠州是岭南文化的窗口,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在惠州文化中都能体现。拥有惠州特色的“四东文化”,即东江惠州民俗文化、东坡寓惠文化、东征与东纵革命文化、东樵宗教文化四种文化亮点。惠州剪纸叙述着历史故事、戏曲传说、神话故事和宗教神怪等反映民众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认识。主要有:田忌赛马、苏武牧羊、七女湖起义、东坡与朝云、葛洪鲍姑、弄玉吹箫、麻姑献寿、牛郎织女、天仙配、木兰从军等。

惠州剪纸的题材多以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神佛仙道、纳福驱邪为题,以约定俗成的纹样符号为象征意义,围绕着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民俗生活和民间信仰活动形式,形成具有文化普遍性的剪纸艺术。反映了惠州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和精神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审美观念。承载着惠州人的憧憬,映射出创作者和使用者的思想情感,用自然界中现有的形象来表达自身的愿望,把美好的憧憬寄情于剪纸,是自然物象与人相朦胧的结合,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哲学韵味。

二、在民俗文化上的应用

惠州剪纸传承悠久,扎根于民众,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并保持原有的民俗文化功能。

用于祭祀的剪纸

以剪纸和其他类别的民间艺术共同参与了祭祀活动,完成祭祀活动所需的一系列民俗仪式,最后达到祭祀活动主题精神群体认同和心理满足。

在各种醮会、庙会,人们都会剪一些寓意吉祥的福、禄、寿、祥等纹饰,黏贴于三牲或五牲、瓜果、酒礼上,用于装饰祭品。还会舞动纸马、纸龙,纸香伞、纸旗幡等祈求神灵庇佑的活动,表演完毕后,这些纸祭品还要和纸钱、保带一起焚化,有表示驱邪避灾,趋吉避凶、祈求福寿康宁;也有表示供奉神明,祈求神明保佑、纳福纳吉的意思。

在丧葬、祭祖等礼俗中,需要焚化许多的纸扎品。清明祭祖时需要焚化一些阴宅、纸人、纸衣服、纸鞋帽、纸金山、纸银山、纸金桥、纸银桥等纸扎品。这些纸扎品都需要剪纸来装饰,用不同的材质、颜色剪出各种装饰纹样黏贴在纸扎品上。还要焚化一些刻有如意吉祥、福禄寿等寓意吉祥的五色保带和放溪钱。

这一类剪纸表达人们的主观意愿,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摆脱苦难,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体现惠州人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拜,反映人们质朴的民俗情感,同时也带着迷信的色彩。

用于祈福的剪纸

祈福剪纸主要是在年节、婚嫁、寿庆、新张等喜庆活动中用于祈福纳吉。惠州的祈福民俗已经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在各种节庆贺婚嫁仪式都需要大量的剪纸。

春节每家每户都会贴春联、门神、窗花、门钱等,还会重新装饰灶君、土地等神位的装饰,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万象更新的愿望。窗花常以吉庆有余、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为主体,门钱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剪纸,天头大,下摆锯齿状,刻有金钱纹,黏贴于门楣上,表示祈福求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又能美化家居、美化生活。

上灯是惠州普遍的民俗活动之一,灯与丁谐音,上灯就是在上一年生了男孩的家庭都要到祠堂里挂上一盏花灯。上灯活动十分隆重,吃过上灯酒,男孩才算正式加入宗族,名字才会被写在族谱上。各村的上灯时间都不同,一般都在正月,花灯上都要贴上寓意吉祥的剪纸,使其更加绚丽多彩。

婚嫁习俗是最受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是惠州婚俗中不可缺少的饰品。如双喜字贴于新房、婚车和新娘的嫁妆上。是民众向往、追求、歌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是寓意吉祥、幸福美满的真实写照。

用于稿模的剪纸

稿模剪纸使用性强,多用于布料印染纹样、刺绣纹样、木雕与石雕图案纹样、陶瓷施釉纹样等手工制作。这一类剪纸一般都是单色剪纸,内容多是花卉、鸟兽、龙凤等图案为主,也有故事人物等。是剪纸在服饰、木雕、石雕、陶瓷上的运用和延伸。

用于观赏的剪纸

观赏性剪纸是在窗花的基础上提升而来,单纯的具有审美价值。惠州剪纸吸收了国画和版画的表现手法,构图严谨、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刀工精细、线条流畅、刚柔兼济,作品多富故事性,讲究传神与情趣。吸收了国画的装裱艺术,挂于室内观赏。

三、体现审美意境

惠州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传统工艺美术被完好的传承下来。在民俗作用之外,显示了民俗文化背景和审美特性。不管是什么种类的剪纸,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注入了人的审美情感。好的艺术形式要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的提升艺术品位和价值。在发展的道路上,艺术的革新是有必要的,但对于传统的艺术来讲,题材、手法可以改变,但制作工艺不能改,乡土气息不能改。机器刻纸、印刷品等批量生产的都属不传统剪纸,已失去剪纸原有的魅力。

惠州剪纸具有剪不断的结构、线条流畅、色彩明快,带着浓厚的欢庆吉祥的色彩,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惠州剪纸作品的创作不受透视关系的限制,讲究随心所欲和谐自然,凭借剪纸人的自身感受和经验,发自内心的创作,不考虑远近、虚实关系,不同的作品反映了不同剪纸人眼中的世界。惠州剪纸与惠州民俗文化密不可分,美离不开历史积淀,也离不开使用功能,审美标准和功能标准是联系在一起的,是民俗文化与美术的结合体。

惠州剪纸是我国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是惠州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最基本的审美观和精神品质,是具有强感染力的本土艺术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剪纸不仅是美术作品,在各种节庆和人生礼仪中承载着人们的寄托,已积淀了深厚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