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渔鼓


渔鼓,又称道情,是一种说唱的艺术形式。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广西等地区。宋代已出现。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渔鼓有湖南的祁东渔鼓、湖北的沔阳渔鼓、安灰的界首渔鼓、广西的桂林渔鼓、江西的鄱阳渔鼓、山东的济宁渔鼓等。

鄱阳渔鼓,属江西道情的一个分支,是江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曲艺品种。鄱阳渔鼓发源于唐朝,成型于宋朝,流行于明朝。其腔调与我国古代唐诗的音律有关,是民间曲艺的一种形式,鄱阳渔鼓蕴涵着鄱阳人民审美情趣,凝聚了鄱阳民众长期传续下来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是古代鄱阳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文化财富,不仅表现为是鄱阳自我认定的凭证,也是鄱阳文脉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之一。

一方水土有了绚丽的表情,它的文明就越发显得精彩多样。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鄱阳渔鼓融鄱阳饶河戏、鄱阳民歌小调、鄱阳渔歌及鄱阳大鼓的音乐旋律为一体,形成了浓郁的鄱阳水乡韵味和优美的曲调,也有了“二下响”和“三下响”两个流派。有关专家称其为“江西曲艺一枝花”,被誉为一朵盛开于鄱阳湖上的民间文艺奇葩。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赣府厅发[2007]7号)精神,《鄱阳渔鼓》成功申报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文化厅确定为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漫长的岁月中,鄱阳渔鼓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改造,使其在文学、语言、音乐、说唱风格等方面,形成了独具鄱阳地方特色和鄱阳湖水乡风味的地方曲种。它不仅有丰富的传统唱本如《珍珠塔》、《麒麟豹》(《珍珠塔》续篇)、《乌金记》、《攀弓带》、《毛红退亲》、《渔网会母》、《蔡鸣凤辞店》等,而且拥有大量取村于鄱阳当地的故事和民间传说。如清道光年间发生在鄱阳县城茅园里的王莲英嫌贫爱富,毒死未婚女婿匡花苟《谋郎记》的故事,还有根据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所作的元杂剧《荐福碑》演绎而来的,又为鄱阳人民所熟悉的“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的故事(因荐福寺旧址在鄱阳县城,为县城“东湖十景”之一),以及鄱阳湖的美丽传说《江猪与白鳍》等。尤其是它的说唱语言又是以饶河戏的韵白为基础的地方官话和鄱阳方言。加上具有浓郁的鄱阳地方特色和水乡风味的优美唱腔,深受鄱阳人民的债爱。明、清两代随着水上交通和商业的繁荣,鄱阳渔鼓和各种民间曲艺活动频繁,尤以抗战时最盛。当时活跃在鄱阳县城的“小鸭子”、“闵妹”、“月月红”、“汪三禾”、“陶细妹”等民间曲艺演唱队伍就有十多个。每入黄昏,祠堂会馆,街市巷井,船头岸边渔鼓咚咚,小曲悠扬,民间艺人的活动随处可见,可谓是“黄昏入夜静,街市少行人。前厅渔鼓响,后院小曲声。河边唱《秋江》,船头《放风筝》”。其情景可见一斑。

“鄱阳渔鼓”入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鄱阳人民的无形文化遗产宝贵财富。作为沉积的文化遗产,它具有永久的价值。随着思想的解禁民众的民俗意识开始回归,各项民俗文化活动恢复和开展起来。她所呼唤的是人们对民间文学中贯穿的群体精神的保护。

鄱阳渔鼓传统曲目介绍

珍珠塔》又名《方卿戏姑》

官宦之子方卿因家道中落。去姑母家借银赶考,遭姑母奚落。表姐陈翠娥暗赠珍珠塔。方离姑家返里,姑父陈廉闻讯追赶,方不回转,陈以女翠娥许婚。方在返家途中珍珠塔被盗,冻饿雪地,为毕云显救回攻读。

后方卿中式封官,乔装到陈府。以唱道情讽刺姑母。姑母大怒,逼其退婚。待方说明真情,陈廉、翠娥皆喜,奉旨完婚,合家团圆。

《麒麟豹》、《珍珠塔》续篇

方卿为奸臣罗林陷害至死,夫人陈翠娥苦守坟庄,扶养子方俊、方侗和女儿方飞龙。方俊至襄阳岳父裘天相处借贷,裘欺贫赖婚,诬俊奸杀了环,押入监狱。方侗习武,在桃花洞降妖,得宝马麒麟豹。方飞龙因方俊离家后无消息,乃去襄阳寻兄,在茶花山杀败盗寇,占山为王。方侗为寻找兄妹。也去襄阳,途遇飞龙,兄妹劫狱,救出方俊,并率兵攻打京城,迫使皇帝将罗林定罪,方氏俱得封赠。

《荐福碑》 鄱阳渔鼓传统曲目介绍

根据元代马致远所作元杂剧本演绎而来。故事发生在江西鄱阳。写穷秀才张镐上京求名途经鄱阳得病,寄住鄱阳县城荐福寺内。寺中主持见张无钱进京,便到城里化缘买来纸墨,欲拓下荐福碑碑文供张沿途出售,助其进京。谁知午夜雷电交加,将荐福碑轰碎,后张镐几经颠沛,中了状元。鄱阳人说:“时来风送滕王阁(指王勃),运来雷轰荐福碑”。指的就是这个故事。

《江猪与白鳍》

由民间艺人根据鄱阳湖地区的一个传说发展而成。 鄱阳湖渔霸刘继祖之女刘巧芸,一日在绣楼绣花时,欲打喷嚏,久待而打不出,不防时喷嚏又脱鼻而出,刘巧芸戏耍地说了一句“该死的,等你你不来,不等你你冒出来”。刚好被刘继祖听见,刘即诬女儿是与情人约会,逼女交出此人,女儿被逼无奈,投鄱阳湖自尽。后被一商人救起,卖入扬州妓院为娼。数年后刘继祖去扬州经商,夜间去妓院寻欢,酒醉后进入了自己女儿的房间,并调戏自己的女儿。巧芸认出了父亲,趁父昏睡时修下血书,投江而死。刘醒后见血书,自愧无脸见人,追至江边亦投江自尽。后巧芸变为白鳍,成为美的化身,刘继祖变为江猪(江豚)因无脸见人,始终不露出面目。所以我们在鄱阳湖遇上了江猪时,只能见到背部而见不到头部。鄱阳渔鼓传统曲目介绍

《谋郎记》这是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发生在鄱阳县城的一个真实故事。江西鄱阳县城流水沟穷汉匡花苟,父母双亡,其未婚妻(童养媳)吴桂秀,住县城茅园里。桂秀母王莲英嫌匡家贫,逼女另嫁,趁端阳节匡花苟前来送节之机,王将马钱子、水银等毒药拌入点心之中,将匡花苟毒死,嫁祸于人。案发后,前两任县令未断明,至第三任县令吴廉才,经深入查访,并找到王莲英邻居王三槐作证,方断明此后,将王莲英处死。

鄱阳渔鼓传统曲目介绍   《二观音》

故事发生在清光绪年间江西鄱阳昌洲圩乡。鄱阳昌洲马伏徐家村民女二观音(因貌美得名),家道贫穷,乞讨为生,一日,她到邻村句湖王家讨饭,被王村族老板钝鸡公强奸,此事被马伏人抓获。马伏人要钝鸡公受罚,钝鸡公无奈,只得将王村的磨盘洲草坪赔给马伏人,并立据为凭。后王村人说马伏人霸占了王家草坪引起两姓纠纷。最后官司打到县衙,马伏人当堂现出字据,县官只好将磨盘洲草坪判与马伏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