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小吃也是品种繁多、花样百出。若硬是要作个比较,可以说仅次于四川的成都。下面我仅举出十种名小吃:
一、早堂面
早堂面是荆州沙市流行的一种汤面。以清晨供应为主,所以叫早堂面。用鳝鱼,母鸡,猪肉及各种佐料烹制成的燥子,偶尔放些炸制的小猪肉丸子。并用鸡、猪骨、鳝鱼骨头熬制原汤做成。面条柔软有韧性,鳝鱼酥香,鸡肉鲜嫩,瘦肉醇香,汤汁中有鸡、鱼、肉味。许多荆州人都将早堂面作为自己的早餐。
二、热干面
沙市过早,乃至湖北过早都不能不提热干面。热干面讲究武汉正宗,沙市风味。热干面把快的特点发扬至极。过热水,加甜酱或辣酱,撒葱花就端给你,即时就吃。热,不比冷面包;干,不同汤水面。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白领阶层,忙碌的人们总是选择他。
三、米元子(是用大家吃的米磨制而成)
主要是吃味,要味好,就要佐料全,有虾米、紫菜等12种佐料,一碗米元子里竟要放12种佐料,味道想不鲜不行。单说这虾米就不简单,要选择2厘米长、当年新晒制并且晒得特别干的虾米,才能在发挥特殊鲜味的同时不被泡软。不过,光味道好可不行,还要有嫩滑的米元子来配合。早点师傅说,要做出好的米元子,一定要特别细心,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先选上好的新米做原料,再将米磨成细腻的米浆,加入增加粘稠度的辅助原料后,就该加热了,米浆成了糊状后,再做成一个个圆圆的米元子。
四、包面
这种东西在北京叫馄饨,在上海叫云吞,在成都叫抄手,在荆州,此物叫包面。薄薄的面包上薄薄的馅,故曰其名。因为薄,入口即化,配合虾米和紫菜的汤,何其爽。因为面中透出红肉,足见工艺细腻。
五、豆腐脑
北方豆腐脑是打卤的,加韭菜花和辣椒油,味咸。沙市豆腐脑白白净净,像面镜子,加糖,味甜。两者天壤之别,最似处应该就是都沾着油条吃了。不过沙市豆腐脑不仅只青睐油条一种,她包容了油箱、油饼,糍粑、糯米基等这么多的油炸货。
六、 糯米包油条
简直就是天才的发明,不让汉堡,赛过热狗。小作台,方寸间,糯米饭、油条段、各种罐头里的海带丝、咸鱼丝、萝卜丝、土豆丝、榨菜丝、牛肉丝、火腿肠……相辅相成,浑然天成。个中滋味,也许只有寒冬腊月单手骑车上学的年轻学子们最懂了吧。
七、欢喜坨
其它城市也有类似欢喜坨的麻团。可麻团腹中实,欢喜坨腹中空。沙市的欢喜坨刚出油时鼓鼓当当,吃在嘴里就被压得瘪瘪巴巴,化在嘴里淡淡甜甜,就像做了次被迫的笑一样。欢喜坨不仅美味,更是可爱啊。
八、锅盔
一种烤制的面食(公安县的三宝之一)。一个废旧油桶,揭去上盖,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空间,再配上一块案板,这就可以开张了。制作锅盔一般是两个人,一人称白案,负责在案板上揉面,不断将一团团发酵的面在手中搓弄,直到觉得满意后,再放在一旁醒着;另一个则可叫成红案,根据顾客的需要,甜就加糖,咸则加盐,甚至还可以加辣椒,油重油轻,细听尊便。得到完整的吩咐,才将醒好的面团三下两下,抻宽拉长,有时成海棠叶状,有时成鞋底样,最后再摇动一铁皮盒子,盒子的底部被凿成了筛状的孔,盒子里面装着芝麻,多几下少几下,都可随意。这一切在三两分钟完成,红案师傅便将面食迅速贴进了炉膛里。这时候,人们才注意到炉膛里还燃着一盆熊熊的火,或者是木炭,或者是无烟煤,这是烤制锅盔的唯一能源。
九、豆皮子
湖北有豆皮,那是武汉老通城的“三鲜豆皮”。用面粉、糯米,还有香菇、瘦肉甚至火腿,上下相裹,在平底锅里煎得两年面焦黄。而公安县的“豆皮子”,却和这武汉豆皮截然不同。公安豆皮子,是一种可以和面条一样煮着吃的方便食品。在乡下,农人用大米、绿豆,还有面粉,最好是荞麦,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石磨现场磨成浆,再立即放到锅里,一阵大火过后,米浆成了一张面皮。面皮摊凉,再由妇人快刀,将其切成细条,尔后晒干,这就成了公安的特产豆皮子。公安人对事物的称呼,往往加一“子”的后缀,其意思就大不一样。比如公安人说“媳妇”,那是指“儿媳”;而“媳妇子”则是指自己的妻子,有如湖南人的“堂客”,陕西人的“婆姨”一样。
十、牛肉米粉
牛肉米粉与早堂面一样,喜欢味重品味重的荆州人一般会选择牛肉米粉,酸辣的更是让人一想就忍不住吞口水。沙市最有名气的牛肉米粉馆在黄家塘,其牛肉米粉的所加的汤内有20多种中药和佐料,还有牛骨头,所以熬出来的汤那么鲜,他们的牛肉码也是经过精心卤制而成,用了18种佐料,经过4个小时的卤制而成。
此外荆州还有“油货”。它是油炸食品的统称。在荆州油货系列有:油箱、油条、糯米饺、藕饺子、油糍粑等。另外还有:米酒汤丸、锅贴饺、锅贴豆皮、烤红薯等也是外地难以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