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习水平和水平目标 |
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所划分的水平等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共设立了六个学习水平,每个学习水平都设立了明确的水平目标,并根据水平目标来确定每个学习水平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建议。
一、为什么要划分学习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中小学的12个年级划分为6个学习水平,主要是为了在一定的阶段内,更好地加大教材内容的弹性。如水平三包括初中3个年级,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情况,把水平三的学习内容合理地安排在初中一、二、三年级中,这有利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此,划分学习水平为地方、学校、体育教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留下了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这样既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又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划分学习水平的依据
课程标准将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六个学习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学习水平设置了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小学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课程标准在各个领域设立水平六,作为高中学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换言之,水平六是为了满足体育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其他学段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目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展性学习目标。
学习水平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划分的。7~8岁与11~12岁的儿童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差异很大,部分11~12岁的女生已进入生长发育高峰期,9~10岁的儿童则处于两者的衔接期,13~15岁的男女生都已进入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大部分16~18岁的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接近或基本完成,其身心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五级学习水平的划分既有利于学生在各个阶段学习的内容有机衔接,也有利于学校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开展教学。
划分学习水平是有益处的。首先,各地、各校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安排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课程标准设置了水平一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但并未规定学生是在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各个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宜的教学时间、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课程学习的评定内容,从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其次,学习水平的划分有利于调动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课程标准鼓励条件较好的学校和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在达到某一水平目标的前提下,将高一级的水平目标作为本学习阶段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是按照各个年级分别设置教学目标、规定教学内容和时数比例、制订评定标准的,这给体育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做法未充分考虑各地、各校的差异,要求所有的学校“齐步走”是不切合实际的,加上对各年级的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这种统一性使各地、各校失去调节和灵活的余地,从而给学校的体育教学造成了不便。此外,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是与每个年级一一对应的,很难区分相近年龄的学生在身心发展特征方面有什么差异,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再者,由于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按照年级来设置学习目标、规定学习内容,则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了”,另一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三、水平目标的划分
课程标准又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了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而不是规定。这就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这也说明,不管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就行,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也是对此一个很好的说明。现就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领域水平四一个目标做出说明。
水平四
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
·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
·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
·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
·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
·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从这一例子中可以发现,教学内容的建议给教师和学生的选择余地是很大的。如“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这说明,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手球等等中的任何一两项进行教学。而且,一项运动中究竟教、学什么技战术,也有教师和学生来定。这样做的好处正是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的差异和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