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想长寿,饮食有讲究


  根据老年人的这些特征,要想调整好老年人的饮食,让他们能充分摄入营养,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食物要杂,不要挑食。

  目前,我们对人体详细的营养素构成尚不很清楚,只有所有的营养素都能进入肝脏,由机体自身选择才能达到身体的需要。另一方面,目前还没有一种或几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为了使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满足人体的需要,惟一的办法就是每天都要吃谷类、肉类、蛋类、奶类、豆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菌藻类、干果、油类等多种食物,并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有的人吃饭时只吃几种自己愿意吃的食品,由于种类不多,势必造成某种或某几种营养素缺乏,导致营养不良而有害健康。

  (2)蔬果要新鲜。

  新鲜蔬果,尤其是有色的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新鲜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食欲。新鲜蔬果属碱性食物,能中和代谢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对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作用较大。而蔬果是有生命的,蔬果内部不停地在新陈代谢,其中的营养物质也在发生变化。所以,蔬果时间长了,即使保管良好,也难免损失其中的营养成分;若保管不好,发生霉烂,其中会产生很多毒素,因此不要吃摆放时间长的蔬果。

  (3)要多喝水,不要限喝水。

  人体的新陈代谢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当人体缺水时,首先引起新陈代谢障碍,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酸中毒。人到老年对口渴的感觉迟钝,轻度缺水常不感到口渴,所以在老人身边的人要常提醒老人喝水,促使老人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想到喝水。饮料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老年人除水肿、肾功能不全者外,都不要限喝水。有的老年人怕夜间上厕所,晚餐后就不喝水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限水除上述影响新陈代谢外,还可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升高诱发血栓形成而致残。

  (4)饮食量要少。

  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食量多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所以老年人饭量要少,吃七成饱就可以了。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从老年人的营养调查资料中发现,平时能适当限制每天总能量摄入的老年人,不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身体都较健康。老年人已缺乏消化潜能,所以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

  (5)食物要软,不要硬。

  人到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功能明显下降,较硬的食物不能嚼碎,甚至咽不下去,即使勉强咽下,也会给食道、胃、肠造成伤害,导致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只有质地细软的食物,如鱼肉、牛奶、鸡蛋、豆腐为最佳选择,并采用蒸、煮、炖、烩等烹调方法,适合老年人的消化吸收。

  (6)食物温度要温,不要烫与冷。

  由于老年人对温度的调节功能下降,对烫与冷的食物抵抗能力较差;而在消化道内,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的温度是在接近体温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给老年人的食物最佳温度应是40℃~50℃为好。临床研究证明,老年人吃烫的食物,不仅易诱发“餐后低血压”病,而且还易损伤口腔、食管和胃粘膜,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生冷的食物也是一样,由于食物生冷,导致消化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影响消化吸收。因此,老年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7)饮食速度要慢,不要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对食物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反应迟钝,如果不细嚼慢咽,快速进食时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易发生梗塞和发作等意外,尤其是在吃鱼或有碎骨的食物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易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老年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年人的食用。老年人吃鱼,首先要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进餐时不要说话,更不要谈笑;在吃鱼时也不要和主食同时吃,要先后分开,这样便于将鱼刺吐出。

  (8)饮食要清淡,不要多吃油和盐。

  因为老年人易患的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而这些疾病的基础是由高脂饮食和高盐饮食引起的。所以老年人的饮食要清淡,一般以素食为主,荤食以鱼为主。味觉减退的老年人,更喜欢吃味重的食品,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盐吃多了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吃油和盐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不能吃盐腌的食品,如腌肉、腊肉、酱肉、咸鱼、咸菜等。老年人一天摄入的总食盐量不能超过6克。油要以豆油、橄榄油、花生油、茶油、芝麻油以及鱼油为主,不要吃牛、羊、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