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老人”怎样排解心理困扰?


  在生活中,不仅年迈的老人渴望关怀,那些50岁至60岁的“准老人”更需要理解和关怀。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人,在生理上,正好处于更年期,身体正经受由盛转衰的过程;在心理上,他们大都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正经受巨大的心理落差的考验,调整不好,很容易身心俱损。

  抑郁型:我真的老了吗?

  陶先生原是某事业单位的老总,为人正直,工作有能力,而且非常敬业。工作几十年,他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连女儿出嫁这样的大事,也都是由妻子一人操办的。

  今年二月,陶先生退休了。起初几天,他感到特别惬意,因为他自从走上领导岗位后,就没有过这样轻松的日子。但不到一周,就迅速被另一种恶劣心境给吞没了——孤独、寂寞、失落、伤感便一起向他袭来。

  “我真的老了吗?我今后真的就要这样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了吗?”陶先生经常在心里一遍遍地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开始变得郁郁寡欢,记忆力也大不如前,有几次甚至忘了自己已经退休,拿着公文包准备去上班。又过了没多久,陶先生开始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而且觉得特别烦躁,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动不动就会对家人发脾气。

  陶先生的妻子抱怨陶先生“有病”,陶先生的女儿也觉得父亲有点儿不对劲,以前一贯以理服人的老爷子现在经常说话抬杠,像是变了一个人。开始时,陶先生以为自己的心脏有问题,后来陶先生找到了心理大夫。经过检查,心理大夫觉得陶先生患的并非心脏病,而是心病——老年抑郁症。

  专家分析:

  不平衡、不适应是很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准老人”在刚退休时出现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对于忙惯了的工作狂,如果突然闲下来,生活就会顿时失去目标和意义,如自己平时又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情况就会更糟,不仅会让其晚年生活闷闷不乐,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疾病。

  陶先生有抑郁的表现,也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缘于他退休前一直身居要职,一时间无法适应退休后带来的落差。陶先生应该用平常心去看待这个人生的必经阶段,并且放下架子,和其他老人交朋友,培养种花养鸟等各种有益身心的兴趣,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这样才能走出抑郁的阴影。

  自我折磨型:一人退休全家受累

  吴女士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人事处处长,今年52岁。去年底,单位改制,动员50岁以上的女员工提前退休,吴女士第一个带头退了下来。

  吴女士的丈夫是本市一家着名企业的总工,收入颇丰,儿子也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按理说,无任何经济压力和家庭负担的吴女士退休后应该过得很轻松,很潇洒才是,但她偏偏整天喊累,而且还常常出现胸闷、头痛、心慌的症状。原来,吴女士的累是因为过于清闲,导致精神空虚进而胡思乱想造成的。吴女士自从退休后,就很少与外界往来,丈夫和儿子工作忙,根本没多少时间在家,而小区里为退休人员安排的一些活动,她又觉得层次太低,不愿参加,所以整天基本上是一个人打发日子。现在,她非常喜欢一个人胡思乱想,有时连自己也弄不清真假了。比如,丈夫下班晚回来一个小时,她马上会想到是不是车子出事了,或者被年轻的女同事给勾引了,搞得自己痛苦不堪;儿子出差比预期的时间晚回来一天,而且事先也告诉过她事情可能不一定办得很顺利,但她还是马上想到儿子坐的飞机是不是出事了或被坏人抢劫了,不辞辛苦地自我折磨着,直到把自己弄得惊恐万状。现在,吴女士不仅自己累,丈夫和儿子也被她搞得很累。

  专家分析:

  吴女士因清高而孤独的,因孤独而胡思乱想,继而陷入过度的猜疑和担忧是其突出的表现。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作需求、依存需求、支配需求,尊敬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的。对这样的“准老人”,社会和家庭应尽量提供一些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足够的尊重。认知治疗可帮助她意识到无端的猜疑与担忧是一种病态模式。

  疑病症:谁说我没有病?

  王女士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今年57岁,两年前退休。王女士在退休后的两年时间里,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诊所。在那里,她与老姐妹们交流“病情”。从诊所回到家里,与老姐妹在电话里谈的也是吃什么药、有了什么好转或者给对方介绍偏方。

  母亲的“病”这么严重,儿女们决定给老妈彻底检查一下。检查结果,王女士除了有点血脂偏高外,没有什么大病。对于这个结果儿女们很高兴,王女士却不信:别人都有病,我怎么能没病?一定是大夫水平太低,没检查出来。没办法,儿女们只好带她到另一家大诊所全面检查,结果相同,对此王女士仍有疑虑。现在,王女士又迷上了中医,隔三岔五地往家买中药,看病、买药、熬药几乎成了王女士退休生活的全部内容。

  专家分析:

  王女士得了典型的疑病症,表面上看,是她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完全失去安全感,所以根本置诊所的客观检查结果于不顾,坚持整天看病吃药。实际上王女士可能是无意识通过“扮演”病人的角色,来获得家人的关注,以继续保持自己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专家建议:给“准老人”更多的关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古就有人精辟地描述了多数老年人的心态。其实50~60岁的“准老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绝不亚于青少年。更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也很苛求,心理专家认为,要让“准老人”顺利地度过这人生的必经阶段,社会和家庭都应给予更多的关怀。

  社会:让“准老人”平稳着陆

  首先,社会应关注“准老人”的社会适应问题,可以考虑在他们正式离职前有1~3年的调整期,让他们的工作时间逐渐减少至隔日上班或只上半天班等。另外可以考虑举办退休前学习班,教他们如何安排闲暇时间,教他们怎么玩。在他们真正退休的那一天,最好能与社区办理移交手续,如同毕业分配去报到一样,社区应根据他们的基本特点安排其参加活动。

  子女:主动完成角色互换

  “准老人”的子女往往还羽翼未丰,其在社会、经济、家庭的地位还无法超越父辈,也不习惯由被领导者向领导者、受照顾者向照顾者的角色转换。在双方的角色互换的磨合过程中,子女应主动对“准老人”在生活上关心、感情上沟通,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配偶:尽好“老伴”的职责

  身为“准老人”的配偶,则应多肯定对方的优点,切忌指责对方的无能或总是唠叨以前怎样怎样地好,应仔细聆听对方的倾诉,要知道真正能做到互诉衷肠的夫妻双方的心理就容易平衡得多。

  本人:主动去适应角色改变

  “准老人”自身请勿反复自问:我是否老了?是否有价值?我是否真的老不中用了?我生活中还有什么希望?接纳自身的生理老化,也接受自身心理功能的部分改变,主动去适应角色的改变以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