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赏画 解忧疗病


  诗词的吟诵是与音乐相比邻的艺术,其节奏韵律缠绵徘徊,是最有韵律感的艺术之一。因此,日本有些医学家通过研究提出,吟诗如同健身体操。在吟诗诵词过程中,患者常可把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这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的“排遣”、“转移”和“超脱”,即是这个道理。

  清代清城子的《志异续编》中记载一医案:“白岩未公患气痛,每当疾发时取杜诗朗诵数首即止。”阳修的《东斋记》中记述:“每体之不康,则或取古人作文诵之,爱其博深宏大雄富伟丽之说,必芒平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当人们吟诵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那种雄视千古的磅礴气势,可以使人心潮澎湃,将无端的烦恼弃之脑后。读诵陆游晚年在家乡绍兴所写的若干首回顾战事忧国忧民的诗作,他的高尚情怀,会自然地感染人们忘掉个人忧患。所以苏轼有“诗词为醇酒,盎然熏四肢”之句,描述了吟诗时如饮醇酒佳酿,全身舒畅放松的状态。

  古典诗词字句工整,富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吟诗时,随着节律的起伏,声调的抑扬,人的心情会变得平和宁静,呼吸均匀和缓,身心得以放松。研究表明,反复吟诵诗词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液循环量和神经功能的调节也处于良好状态。诗词疗法的运用,让患者和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在诗词的审美鉴赏体验中,情感由消极向积极过渡。

  同样,观画也能调剂精神,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观画愉悦身心的例子甚多,宋代胡仔所作《苕溪渔隐葱话》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宋代著名词人秦少游在汝南时曾患肠胃病,久治不愈,心中烦闷,每况愈下。一日友人高符仲来看他,并拿出自己珍藏的一幅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的山水画《辋川图》对他说:“你要是常看此画,病定能自愈矣。”秦少游十分好奇,便让家人将此画挂于床边观之。每当他看到这幅山清水秀的辋川别墅图,读到画中题款的优美词句时,仿佛自己也进入了那迷人的画境,感到神清气爽,胃肠舒畅,精神也为之一振。时隔不久,“画中游”的秦少游的病竟然好了起来。其实,秦少游的病正是由于心情郁闷不快引起的,由于长期的心理负担,终至郁闷成疾。而当他陶醉于王维的名画之中时,得以舒发情怀,畅达心意,逐渐恢复了正常心态,躯体的症状也就随之消失。

  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从而调动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帮助缓解和治疗疾病。早在我国古典医学名著《内经》中就提出过“七情”内因发病观,即强调精神意识活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人体的免疫力和应激性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免疫力、应激性与全身功能状态、精神状态又有着密切联系。研究证实,不良情绪可对大脑皮层产生影响,引起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改变,从而诱发人体产生各种症候群。如精神紧张会使肾上腺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反复持久激亢的情绪也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有的大夫在治疗肿瘤患者时,也提倡将闲来种花养草、吟诗填词、怡情养性作为辅助治疗的措施,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目前,一些国家正在研究和开展诗词疗法。在俄罗斯等国,许多大夫已在临床采用让病人吟诗的办法作为治疗疾病的辅助手段。在意大利,由医学家和文学家合作成立了“诗词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功能的诗集供给不同心理障碍的患者选用。英国政府地方诊治机构及慈善机构也联合出资,拟在西约克郡的哈得兹菲尔特地区实行“诊治图书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