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赡养不可少


  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咨询室。这位老人神情倦怠,无精打采,头发有些凌乱,表情淡漠、言语不多。

  女儿倾诉说,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个人在北方工作、生活。前不久退休了,就来到广州与女儿一起居住。做女儿的心疼父亲孤单一人在外地辛苦了大半辈子,认为是该儿女们好好尽孝道,让老人享享清福的时候了。父亲住进女儿家后,女儿什么事情都不让父亲做,每天再忙再累,都先把父亲的生活打理好,甚至连洗衣服、整理床褥都由女儿代劳。刚开始大家还每周都陪父亲逛街上公园,现在父亲来3个多月了,最初的新鲜感已经没有了。而平时,由于自己和老公孩子每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家里就剩下父亲自己,家里住的又是无电梯的7楼。所以他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这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唉声叹气,不爱说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前几天他突然说让我们帮他找一份工作,否则他就要一个人再回北方去。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不是施舍物质,也不是施舍感情,目的是让父母快乐。对精神进行赡养才是最高境界的孝道,也是治疗老人“心病”最好的良药。这位父亲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完全是因为做儿女的只是一厢情愿的满足老人的物质生活,细致入微地照顾他的每个生活细节,然而却忽视了老人的心理需求一自我价值感的延续,使得老人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没用的“废人”,自责、空虚感、挫败感、或是身体不适也就随之而来了。另外,无论社会或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多么好的养老环境,如果老年人不调适自己的心理,不会养生,也不可能达到健康和长寿。如果老年人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心境,做到谈笑风生心胸阔,宽厚待人朋友多,苦中求乐能解脱.自然能够知足常乐笑呵呵。

  了解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发展过程和自我调节方法。

  进入老年,退出工作岗位后,相当一部分人会难于适应,他们体验到的是价值的丧失、失落感、无奈感、悲观等消极情感随之而来,对周围的人或事以及今后的生活产生抱怨和不满。这种弥散式的悲观消极情绪,自然也会影响到与周围人交往的方式、态度,进而影响到

  他们的人际和谐、自我评价等,不良的人际互动又反过来进一步的加剧了负面情绪。当这种坏情绪继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引发了心理问题,更有甚者,会发展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老年人在同样条件下,在积极情感、人际和谐、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自我评价和情绪稳定等心理健康层面上,男性的水平会普遍高于女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社会角色的需要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女性在退休后大多数在家中照料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或是帮忙照顾第三代。而男性很可能继续在外工作,或者参加一些社团的活动,相对来说社会交往的圈子比女性更宽广一些,从而人际适应方面要高于女性。因此,作为老年人,要想拥有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就应主动参与社交,多到老年人集中的地方活动,寻找和创造一个社交圈子,充实自己的生活。还可以经常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购物、养鸟、旅游、爬山、钓鱼、养花等,既锻炼了身体,还颐养了性情。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也为社会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做儿女的怎么做,才能真正仍老人过得舒心愉快呢?

  人际关系强调一种交换原则,当这种交换原则能够很好的维持的时候,双方关系是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老人们和儿女们生活在一起,同样遵循着人际互动的交换原则,如果自己不能为这个家、为孩子们做点事情的话,从心理上,他就会感到自己是给儿女家添麻烦,就会产生内疚、自责的情绪。所以当老人有愿望重新寻找一份工作时,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家人就应该积极的帮助寻找一份适合的差使。当然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老人们感到自己还可以发光发热,对儿女、对社会还是有价值的,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些。如果身体条件不是很好的话,那就让他们在家里做一些活计,比如做一些家务,搞搞卫生,照看一下孩子,甚至买菜煮饭等等一些琐事,适时表达我们的赞美和感谢,同样会让老人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负有怎样的责任呢?

  那边风靡全国的快男超女刚刚唱罢,这边各类大型选秀活动又热烈登场。相形之下,我们老年人的舞台又是何等冷清和落寞。我们的社会应该给予老人们更多的关注,不仅仅是表现在为老年人生活条件、出行安全等方面提供人文关怀,更多的应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比如:一是提供老年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通过职业培训等教育方式,重视老年人才的开发利用,鼓励部分老年人实现再就业。二是引导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通过老年大学、社区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培养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三是加强典型评选宣传,通过健康老年、爱心老人、巧手老人等评选活动,激发老年人生活热情,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四是积极扶持老年人公益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社区管理等公共事务,继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体现老年人特有的自我价值。